記者從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獲悉,截至3月22日,華強北街道市場、企業復工率達到4個100%:43家各類賣場復工率100%;553家「四上」企業復工率100%;44家總部企業復工率100%;持牌金融機構復工率100%。各項復工數據喜人:轄區各類賣場復工商戶達2.8萬戶,涉及從業人員6萬人;企業總體復工數達2.4萬家,復工率98%,復工總人數15萬人;「三小場所」共1896家,復工率87%;華強北商業步行街逐步恢復活力,主街日均人流量超10萬人,商圈日均人流量達20萬人。
圖為賽格電子市場商戶正在為客戶介紹產品。文陽洋攝
華強北商圈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佔地1.45平方公裡,實有企業約2.5萬家,個體工商戶2萬餘戶,從業人員近23萬人,是全國最大的電子商品交易市場,為珠三角大量以生產電子產品為主的中小企業及市場最急需的測溫槍及醫療設備生產商提供原材料。
圖為華強北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楊華蘭(左一)為商戶送上防疫物資。文陽洋攝
據華強北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楊華蘭介紹,為及時幫助華強北專業市場的復工復產,華強北街道黨工委一方面認真覆行領導責任,特別是抓落實的職責,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通過凝聚「三方力量」,將市、區、街道人員整合,集中精兵強將進行「飽和攻堅」;另一方面通過統籌部署,建立了工作專班制、政企聯絡制、督查問責制等「三種機制」;同時著力推進精準服務,落實轄區企業聯繫到位、優惠政策宣講到位以及困難和需求收集到位的「三個到位」。
為共渡「戰疫」難關,華強北街道還按照分區分級的防控要求,大膽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進「帳篷交易」「專家問診」「一場一策」 「切實惠企」等。值得關注的是,華強北通過率先開啟創新式室外帳篷交易模式,在主街設置180頂帳篷,建立起物流收發貨區、非接觸物品銷售區、防疫消毒區、生活供需品領取區等區域,將「一米櫃檯」搬上主街,實現非接觸式戶外交易,有效減少狹窄空間人員過度聚集。各大賣場正式復工前,已有1.5餘萬戶商戶在帳篷底下完成了交易出貨。
在產品供給方面,華強北已基本恢復常態。據賽格電子市場分公司總經理顧猛介紹,在市、區、街道的幫助下,目前賽格市場的復工商家數量正穩步上升,已基本達到了80%的復工率。人流量也每天在上升。根據相關政策,目前針對商戶兩個月的租金減免政策已基本落實到位。就賽格集團而言,集團本部員工70人,復工率100%;下屬企業34家,復工33家,復工復產比例97.1%;下屬企業員工3222人,復工2925人,復工比例91%。
在產品供給方面,顧猛告訴記者,平臺復工後,對上下遊產業鏈有積極影響,實際上是幫助整個產業鏈恢復生產,形成良性循環。賽格市場商戶深圳市裕福達創意儀器儀表商行饒美濃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在賽格市場的幫助下,例如測溫槍等產品已從年初一就已開始陸續往外發貨。目前除國內市場外,海外訂單也大幅增長。
深圳中電智方舟運營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昕洋則表示,智方舟項目聚焦集成電路與傳感器兩大領域以及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汽車、機器人四大應用場景,致力於打造最具產業價值的加速器。目前境內企業已全部復工了。華強北是電子元器件的物流、採購中心。隨著華強北復工率的不斷提高,初創企業尤其是硬體企業的產品開發的時效性不斷得以提高,產品發貨也越來越及時了。疫情期間,平臺也積極組織開發防疫相關產品,如依靠語音識別技術開發了一套語音識別的模組,目前該產品樣機已經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