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格鬥為主題的精品健身房正在不斷湧現。b-monster成立於2016年,隸屬於日本MC集團,是一個精品格鬥團課的健身俱樂部品牌。在日本開了6家分店後,其中國首店已於3個月前在上海落地。
MC集團以女性的美與健身為定位,目前旗下運營著4個品牌。除b-monster之外,還有女性專業脫毛連鎖機構銀座Calla、微整形品牌ALETHEIA以及睫毛嫁接品牌 Calla EYES。
銀座Calla是MC集團的起家品牌,並於2011年進入了中國,在上海擁有11家分店,再加上上海城市文化與東京比較相似,b-monster也選擇了將首店開在上海。目前,銀座Calla與b-monster處於合併運作的狀態,兩個品牌的員工有所交叉。
拳擊與夜店風如何結合?黑暗的空間加上現場DJ混合的大音量動感音樂,主打暗黑夜店風的b-monster希望會員能在徹底放鬆的環境中,快速燃脂並發洩情緒。據其中國區總經理靳丹介紹,一節課大概能消耗1000卡路裡。
「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爆發時猙獰的表情」,26歲的小財這樣向懶熊體育解釋她對b-monster黑暗訓練環境的喜愛。
b-monster日本部分門店還引入了全息投影裝置,為課程帶來城市夜空和海底世界等幾十種燈光變化,這也是讓會員更有沉浸感,更加放鬆的一種手段。
在產品方面,b-monster不設私教服務,只提供團課,55分鐘的課程包括10分鐘動作說明、10分鐘高強度循環訓練、10分鐘空擊拳法練習以及25分鐘的實靶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b-monster將教練稱為Performer,也就是表演者。除專業拳手出身外,他們還可能是歌手、舞者或DJ。靳丹甚至表示,在日本,有的教練可能白天在b-monster上課,晚上就去開自己的演唱會了。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教室中間一個長方形的黑色舞臺,粉色或綠色發色的教練在燈光中跳躍,發出歡呼的口號,耳邊則是BIGBANG的音樂,這確實很像韓國偶像組合的演唱會現場。
而與之對應的是,b-monster的教練培訓內容除了拳擊,還包括形態、儀容儀表、走路姿態和說話聲音。「就像打造一個網紅」,靳丹說。目前,b-monster上海店已經有7名Performer。
靳丹也坦言,b-monster並不是多麼專業的拳館,娛樂性會更加重要,所以在教練的選擇中,顏值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雖然並不主打專業,但b-monster也在提升運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做著嘗試。除了拳館常規的沙袋和水袋之外,他們推出了Box master,一種定點靶位的拳擊裝置,主要針對新客,目標感更強,更容易跟上動作,並能降低受傷風險。
在售價方面,b-monster一節團課定價為298元,可以按次數購買,也可以按時限購買,如月卡和季卡,並且時限卡並不限於本人使用。
「考慮到需求不同,提供兩種付費方式更加人性化」。靳丹這樣解釋他們的收費制度。
目前,b-monster工作日排課7節,周末排課9節,經過3個月的運營,目前會員數在600人左右,男女比例在3:7左右。其中,女性大多為20-30歲的白領。關注時尚,重視妝容,對自己要求比較高,是靳丹對她們的觀察。
此外,b-monster的裝修也很有特色,從日本店的羅馬宮殿風到馬戲團風,再到上海店的異夢洞天,都在營造時尚潮流的氛圍,上海店內走廊懸掛著價值數十萬的畫作。
地鐵投放和網紅合作是b-monster打響知名度的主要方式。
正式開業之前,b-monster在鄰近的龍華中路地鐵站投放了互動裝置、地貼和燈箱,幾乎佔滿了整個地鐵站。「周圍的人基本都知道了我們」,其市場總監smile這樣總結地鐵推廣的效果。
而在線上,除了微信朋友圈廣告投放,b-monster非常重視與小紅書以及微博微信達人的合作,邀請了100多位網紅參加開業儀式,在上海的潮流生活領域獲得了不錯的推廣效果。據smile透露,前期推廣的支出在200萬左右。
中國女性對格鬥的興趣日益高漲,良好的塑性效果可能是直接原因。在b-monster訓練了40天的小師就表示,之前跑步遇到了瓶頸,減去了小肚腩但很難看到馬甲線,拳擊在這方面的效果就更加明顯。
好玩也是人們選擇b-monster的原因之一。「健身房的私教課比較無聊,在這訓練感覺很酷很燃」,26歲的小財目前保持著一周在b-monster訓練5次左右的頻率。
對於b-monster這類時尚潮館來說,由於滿足的更多是社交和健身需求,其幾乎不與傳統拳館形成競爭,而是處在更大的健身團課市場中,面臨單車、划船等單品類精品工作室或超級猩猩綜合團課品牌的競爭。
於是客戶留存成了重點,畢竟類似快銷品的團課消費者更加喜新厭舊。打造潮流品牌和網紅教練,以及不斷更新音樂是b-monster的一些應對策略。
靳丹就表示,目前b-monster日本店鋪的課程非常難約,不少需要提前一個月,TOP5級別的教練需要提前的天數會更多。
在音樂方面,正值麥可·傑克遜誕辰60周年,b-monster日本不少店鋪推出了專屬音樂,不僅帶來了新鮮感,也滿足了一些粉絲的需求。
b-monster也面臨教練培訓的問題,雖然更低的格鬥專業素質要求放大了其選擇範圍,但其對於節奏感以及顏值的要求則在另一方面提高了門檻。
「健身教練出身的往往節奏感很差。節奏感很好的體能又跟不上」,靳丹說起來也有點無奈,目前上海店還是健身出身的教練更多,而在日本,歌手和舞者出身的會更多,也存在兼職的情況,整體來說要更加開放。
同時,將中國教練送到日本進行4個月左右的專業培訓,成本也並不低,如何選擇合適的人?如何留下合適的人?這也是b-monster中國店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b-monster的中國第二家店也已經正在籌備中。在經營模式上,MC集團一直堅持直營,穩紮穩打也體現了日本企業的風格,其銀座Calla品牌運營了25年才有了56家店。「運營和管理一定要跟上」,靳丹強調,而b-monster的目標是在3年內開出20-30家店。
格鬥在中國女性中的流行:被燈光、掌聲和粉絲圍繞的熱血少女
五年內建500家拳擊健身房,梅威瑟要把品牌推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