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投資在一級半市場的活躍使得各大券商投行部在推介定向增發項目時都把其當作VIP客戶
3月25日,力源液壓(600766.SH)增發成功,其中江蘇瑞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10.5元獲配1600萬股。4月9日該股股價漲至19.82元,短短10個交易日內,瑞華紙面獲利1.49億!
耐人尋味的是,這樣的資本神話經常在這家公司上演。
「張建斌是市場頂尖高手。」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對理財周報記者說。這位優秀的投資總監極少贊人。
「漲停板敢死隊的鼻祖,成名甚至早於寧波敢死隊。」華儀電氣(600290,股吧)(600290.SH)的一位高層稱。
一級半市場頂級高手
作為瑞華投資的董事長,張建斌一直扮演著神秘而低調的角色。
百度一下「張建斌+瑞華」,網上出現的資料只有「張建斌早年從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炒股起家,據稱是漲停板敢死隊的鼻祖,如今已是江蘇資本市場首屈一指的大鱷」。
理財周報近距離接觸瑞華投資高層獲悉,張建斌是國內最早的一批PE探索者,也發跡於瑞華投資。
2003年,瑞華投資斥資1500萬元溢價增資華昌化工(002274.SZ),佔其9.36%的股權;2007年5月,瑞華投資出資8217萬元,購得金風科技(002202,股吧)(002202.SZ)0.83%的股權。目前,華昌化工和金風科技(002202,股吧)均已成功上市,兩項投資勘稱瑞華投資在一級市場上的經典之作。
作為風電行業的龍頭,2007年12月上市的金風科技創下了2007年開盤市盈率之最。而在華昌化工的投資上,瑞華投資也賺得盆滿缽滿。「以華昌化工2009年4月9日(24.63元)的收盤價計算,瑞華的投資收益已超過25倍。」4月9日,瑞華投資總經理王澤源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但張健斌給人更深印象的,是其在一級半市場(或稱法人股定向增發市場)的成功財技。這也是讓瑞華投資與其他私募股權基金區別開來的最大特點。
「在G股(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股票)改革之前,我們投資了大量的上市公司法人股。」王澤源稱。
2006年,國內新發行的法規催生了定向增發市場,瑞華投資開始重金積極介入。公開資料顯示,瑞華迄今已累計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項目28個,累計市值近30億元。其中,新中基(000972,股吧)、華魯恆升(600426,股吧)、中鐵二局(600528,股吧)等都獲得了200%以上的投資收益。近期,瑞華投資又重金介入華儀電氣(600290,股吧)(600290.SH)、晉西車軸(600495,股吧)(600495.SH)和力源液壓(600765.SH)等上市公司的增發。
「我們比較看好風電,也比較擅長。」當理財周報記者問及其為何投資華儀電氣時,王澤源如此解釋,「華儀電氣是風電相關產業,瑞華有豐富的風電行業投資經驗,我們認為新能源中最成熟、最先爆發收益的子行業就是風電。
「而力源液壓屬軍工概念,產業整合空間大,未來長線看好。晉西車軸(600495,股吧)歸屬鐵路相關產業,是4萬億概念裡面成長周期更長久、穩定、相對壟斷的子行業,瑞華也比較看好。」王澤源表示。
瑞華投資在一級半市場的活躍,使得各大券商投行部在推介定向增發項目時都把其作為VIP客戶對待,接待券商保薦人和上市公司高管的主動上門路演也成了瑞華的常事。
信託躋身企業年金市場
定向增發投資的經驗和豐厚的投資回報,為瑞華的風投和直投業務提供了強大的後續資金支持。
相較而言,張建斌可能對二級市場的投資管理更為在意。瑞華投資從2005年開始發行信託計劃,是國內最早一批發行私募信託計劃的私募機構之一,這也成為目前張建斌斬獲收益的另一重要渠道。
通常來說,限於50個投資者股票信託計劃單體發行規模一般就是幾千萬,但瑞華自2008年以來發行的所有信託計劃單體規模全部超過一億元,最大的信託計劃達超2億元。近期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總行一次性代理瑞華發行3個信託計劃總規模達到3.6億元,創下二級市場私募信託計劃發行的一個新紀錄。
「近期剛剛發行完畢的華寶大藏金6號信託計劃,有個大企業年金投了5000萬。」王澤源對記者說。但是他沒有透露投資者的身份。瑞華成為國內唯一獲得企業年金投資的二級市場私募信託計劃,的確令其感到振奮。
「這相當於和各大基金公司一起躋身於企業年金市場。」王澤源說。
「我們很特殊」
「怎麼會把瑞華搞得這麼大?」記者問。瑞華投資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澤源對這個問題似乎感到很難回答,「我們的公司很特殊吧」。
因為特殊,他很難用三言兩語對記者解釋清楚。因為特殊,張建斌和他的公司異常的低調。
通過和瑞華的高層溝通,記者發現瑞華的投資理念確實和很多的公募和私募都不一樣。「瑞華的投研團隊很大,很多行業都比較擅長。」王澤源稱,「但又不似很多公募基金有著非常複雜的投資模型。」
「有些基金看重一個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會拿上一兩年。我們不是這樣。」王澤源坦言,「我們的換手率很高。」 王澤源舉例說,一個股票從50元漲到150元的話,他們只要賺到其中10塊錢的差價就好。穩妥而不貪婪。
「我們的經濟和老外的不同。這次金融海嘯中,一些國家的金融體系受重創,但我們的基金公司、券商、私募和信託都活得好好的,錢都還在。」王澤源的話簡單而又鋒利。
所以,在很多公募基金看不清2009年的市場走勢時,瑞華的投資團隊則感覺市場機會無限。
「我們是在藍籌股裡面做波段滾動操作,高度重視風險迴避和短期確定性收益」。這是瑞華在二級市場上的邏輯之一。但是這種看似小散的操作常常會給市場帶來極大的號召力。
同時,與很多的陽光私募相比,瑞華因為管理規模龐大,也不能僅僅局限於二級市場的投資,所以也不能簡單地將其歸在私募一列。
價值投資基礎上的趨勢交易——瑞華投資公司網站上的這句話,或許可以定義他們的獨特。
【作者:王小靜 來源:
理財周報】 (責任編輯: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