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by-倉央嘉措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讀過倉央嘉措的詩句,他的詩句可謂是道出來了無數人男女的心聲,他的詩句那麼經典、那麼豪邁、那麼蒼涼,每每讀到他的詩句,心頭泛苦,淚眼迷離。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 (第六世達賴喇嘛)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藏傳佛教格魯派大活佛,法名洛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僧,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傑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康熙四十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有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
對於倉央嘉措的愛情,也是有著各種的說法,據說倉央嘉措年少的時候在自己的家鄉有一位青梅竹馬的情人,兩個人放牧、遊玩等等。
最後由於倉央嘉措被選為第六世達賴喇嘛,他出身紅教家庭,紅教教規並不禁止僧侶娶妻生子,而黃教則嚴禁僧侶接近女色,更不能結婚成家。所以他只能與他的青梅竹分開。當然,分開的原因也有很多傳說,誰又能真正知道呢?
地理位置: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區西北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拉薩市城關區北京中路35號。
入選理由:布達拉,是梵語中觀音地「普陀洛迦」的音譯,意思是「佛教聖地普陀山」,布達拉宮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也是地球上海波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
最佳旅行時間:5-10月
旅行指數:★★★★★
門票:200元
從什麼時候起,西藏在地球的變遷中成了那離天最近,也是最高遠的地方?這使它擁有了最酷烈的氣候,最具有特色的土地,最長的日照時間,所有的一切帶給人神聖、虔敬、澄澈無邊的感覺,仿佛是所有的夢想開始於結束的所在。它的人們,於是有了最虔敬的宗教,最粗放的性格,最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當所有這些匯聚在一起的時候,它便有了與外面世界截然不同的寬闊魅力。而布達拉宮,就是它的心臟,在無盡地向人們訴說著它雪域高原的千年心聲。
布達拉宮按照紅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梯次修到山頂,海拔為3763.5米,主樓高115.7米,其中紅宮外顯13曾,宮內實具9層之高,東西白宮最高處7層。布達拉宮東西長360多米,南北寬270米,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木,建築群佔地36萬平方米。整個宮殿建築為土木石木結構,是由多層的矩形平面毗連而成,層次錯落,彎彎曲曲,平面組合十分複雜,其建築結構充分體現了邸宅與碉堡香結合的藏族建築傳統風格。宮殿的外部顏色是明亮的白、黃、紅三色,與佛教傳統密切相關。白色象徵恬靜、和平、黃色則是象徵圓滿、齊備、紅色象徵著威嚴、力量。
布達拉宮不僅是藏式建築工藝的典範,同時還是藏族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的寶庫。
當你走進布達拉宮,幽深的廊道,錯落有致的殿堂,金光四溢的靈塔,數不盡的珍寶、佛像、看不完的壁畫、唐卡........仿佛走進了西藏的千年歷史長河中。體驗藏族建築的獨特意境,欣賞璀璨絢美的藝術珍品,諦聽慈愛的祝禱與唱頌,感悟精神世界裡的純潔與寧靜,這一刻西藏千年的歷史,似乎全部濃縮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