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不一的食肉動物,外表看似呆萌,實則是一個食腦狂熱者!

2020-12-14 子棲音樂秀

表裡不一的食肉動物,外表看似呆萌,實則是一個食腦狂熱者!

說起自然界的食肉動物,大家最能想到的,肯定就是那些面目猙獰,兇神惡煞的猛獸了。食肉動物大多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有較大的體型,鋒利的爪子以及恐怖的牙齒。

在大家心目中,食肉動物一直是和可愛掛不上鉤的。哪怕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小貓小狗,當它們發起毛來,還是讓人不由地心生膽怯。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一種十分特殊的食肉動物。它沒有令人生畏的外表,甚至人們看到它的第一眼,還覺得非常呆萌,因為它的樣子就像我們平常看到的毛絨玩具一樣,非常可愛。

但是,外表看似呆萌的它,卻是自然界中除了名殘忍的食腦狂熱者!

這種動物就是伶鼬了,說起這種生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印象。它的外表,看起來就和我們所熟知的黃鼠狼有點像。只不過,伶鼬的體型可要比黃鼠狼小太多了。伶鼬不是黃鼠狼,它與黃鼠狼最大的區別就是,黃鼠狼的全身都是棕黃色,而伶鼬卻只有頭背部是棕黃色,它的其餘地方都是白色的。

這種呆萌的食肉動物可是臭名昭著,它也是地球上最小的食肉哺乳動物。一隻伶鼬只有十幾釐米長,看起來就像一隻小貓一樣。但是它卻是小型動物的致命殺手。伶鼬最愛吃的食物就是小雞小鴨。許多養過小雞小鴨的人,肯定都遇到過這種動物。半夜裡,它會偷偷地潛入你家的院子裡,把小雞小鴨給咬死,然後吸吮掉腦子就跑了。

所以,大家第二天一大早,就會看到非常恐怖的一幕,幾十隻小雞小鴨倒在院子裡,它們沒有了腦袋,只剩下一副軀殼。當時還有不少的農村人以為這是招惹了鬼神,於是紛紛請法師來做法。其實,那就是伶鼬惹的禍而已!

當然,除了小雞小鴨子,伶鼬對鳥兒也是情有獨鍾。伶鼬很陰險,大鳥兒不好捕捉,它就專門會挑樹上的那些雛鳥或者鳥蛋下手,每年死在伶鼬口中的雛鳥就有不少。而那些早起晚歸,給孩子們找蟲子吃的鳥媽媽,當回巢後,看到自己的孩子只剩下一副軀殼的時候,心裡有多難受,大家可以想像的吧!

然而,伶鼬最愛的食物還是嚙齒類動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鼠類。像老鼠一類的動物,伶鼬可是愛不釋手了。據說,伶鼬每年就可以吃掉3500多隻老鼠,也就是說,它一天就能吃10隻老鼠。要知道,伶鼬也就比老鼠大一點點,一天吃10隻老鼠,就相當於自身體積的幾倍,不可以不說這種動物不兇猛哇!

伶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食腦狂熱者,除了小雞小鴨之外,它最喜歡吃的就是老鼠的頭了。由於伶鼬的新陳代謝非常快,這就導致它每天都需要吃掉比它自身重量多出好幾倍的食物。

而伶鼬也是捕鼠小能手,它經常會守在老鼠的洞口,只要有老鼠一出沒,它就會突然而出,直接將老鼠給扒走,然後躲到一旁啃掉老鼠的頭,將腦髓吸乾,然後就走了。如果你有幸能夠找到伶鼬的巢穴,肯定會看到在它洞穴中堆積著的老鼠屍體的。

伶鼬不僅兇狠,而且十分機靈,它的身體有不同顏色的毛髮,每到夏天,伶鼬就會換上一層咖啡色的毛髮,它會蟄伏在巖石和灌木林裡,隱匿行蹤。而到了冬季,伶鼬就會換上一層雪白色的毛皮,和雪景相互融合。這就像變色龍一般,能夠融情於景,蟄伏在環境之中,等待著獵物的上鉤。

正因為伶鼬有如此多的能力,才使得它更加適應於陰暗的環境以及獲得更多的食物。不得不說,伶鼬真是一位隱藏能力極強的捕獵高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食肉動物選擇捕獵食草動物,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什麼食性的動物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都是肉,這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通常只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儘管體型有很大優勢的食肉動物,也很少出於食物的目的去捕獵其他食肉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原因。食肉動物為什麼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 全球十大最呆萌動物 萌出新高度
    全球十大最呆萌動物萌出新高度地球上的動物種類數不勝數,它們的樣子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威武霸氣,有的呆萌可愛。以下,就是最可愛的幾隻萌物。嘻嘻,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耳廓狐最小的狐屬動物耳廓狐是夜行型沙漠狐。
  • 它是頭最大的鳥,外表很呆萌,卻喜歡吃鱷魚
    然而在尼羅河上遊或東非熱帶人跡罕至的湖泊、沼澤地帶上,讓人們敬畏三分的鱷魚有著一個怪異的天敵,這個天敵是一種鳥,主要以魚類、水蛇、蝸牛等為食,時而它們憑著高超的捕食方法,將身體隱藏在與身體高度相當的水面或茂密的水草叢中,等待捕捉幼年鱷魚。
  • 陰陽師最表裡不一的幾個式神 表面光鮮亮麗 實則傳記異常黑暗
    陰陽師中每一位式神都有屬於自己特色的獨立傳記,它們豐富了式神的設定還有背景故事,讓玩家對於式神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知,每一位式神的傳記都不盡相同,而有些式神可以說正因為傳記的功勞而讓她們如此的表裡不一,看起來形象光鮮亮麗,實際傳記中的她們則異常黑暗,來看看是哪幾位式神吧。
  • 外表可愛性格呆萌,是最古老的貓科動物之一,卻一直抗拒被人飼養
    提到貓和動物,大家想的是什麼呢?是家裡可愛的小貓咪,還是動物園裡兇猛強悍的獅子老虎?其實貓科動物不僅有他們,還有許多別的分支,就比如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貓科動物之一,兔猻。兔猻長得圓滾滾的,外表很像一隻肥貓,它們的叫聲和家貓無異,主要生活在亞洲中部,比如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地,還有印度北部和俄羅斯的南部地區,而就是這樣一隻外表呆萌的小胖貓,卻被動物園呼籲「千萬不要飼養」。
  • 丟盡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為何成了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水獺、大熊貓、大鵝軟萌又可愛?實際上它們超兇的!
    審核專家:冉浩知名科普作家在自然界中,不管什麼樣的動物都有它們獨特的生存本領。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呆萌可愛或者平平無奇的動物,也可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些外表軟萌或平平,但戰鬥力爆表的動物們吧!
  • 動漫中「表裡不一」的角色,無論正派還是反派皆在其中!
    當然了,對於「表裡不一」這一詞語而言,因為本身是為貶義,很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所喜歡的角色是有如此屬性的人。殊不知,「腹黑」一詞的原型就是「表裡不一」,只是作為動漫萌屬性的「腹黑」不一定是指內心奸猾狡詐,也有些許正面含義。相比較而言的「表裡不一」就要純粹許多,對於很多動漫作品而言,擁有這樣屬性的角色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皆在其中。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然而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動物似乎天生就不受人類待見,比如:獅子、老虎、狼等,這些食肉動物不知何故,很少進入到人類的菜單中,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人類的食物首先我們要說一個前提,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並不包括海洋生物以及鳥類,而是指哺乳動物們。
  • 可愛的動物有很多,但為什麼只有熊貓是國寶呢?
    即使人工飼養的情況下,幼崽的飼養依然是一個技術活。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將人工飼養的幼崽成活率提升到93%左右。 除了繁衍困難,大熊貓的食譜也很成問題。 明明是肉食性動物,卻偏偏吃起竹子 大熊貓只吃鮮嫩的竹子,這一度導致旅居國外的大熊貓飼養成本巨高。
  • 為什麼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更喜好食草動物的肉,原來是這樣!
    為什麼寧願吃豬肉,也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原來是因為這樣!人類是一種高智慧型生物,相比於其他生物而言。人類就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而地球則是孕育出了人類,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不為過。有人會問人類到底是如何而來的?
  • 食草動物看到食肉動物,為何不反抗而是逃跑?看看美國黃石公園!
    食草動物看到食肉動物,為何不反抗而是逃跑?看看美國黃石公園!自然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只有你足夠強大,才可以在惡劣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否則你面臨的只能是淘汰,這就是達爾文曾經說到過的優勝劣汰,在動物當中分為食肉性動物和食草性動物,食肉動物體型非常的強大,並且異常兇猛,而食草性動物體型相對比較小,性格也會更溫順一些,這些食肉動物是以食草動物為食的,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在看到食肉動物之後,食草動物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逃跑
  •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類不是不吃,而是主動選擇少吃或者不吃,其次除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外,還有雜食性動物。好了,那為什麼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 呆萌呆萌的動物,好像尖嘴巴的可達鴨,傻鳥藍腳鰹
    談起可達鴨這隻淡黃色的家鴨大家呢也不生疏了,實際上這隻家鴨的原型是鴨嘴獸,小短手扁嘴唇的品牌形象也是十分的討人喜歡的,由於下意識的頭疼神色常常處在滯銷品情況,因此也別稱為傻家鴨,今日大家說起的便是另一種很像可達鴨的飛禽,萌呆萌呆的動物,仿佛尖嘴唇的可達鴨,笨鳥藍腳鰹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為什麼我們通常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不好吃嗎?
    人類為何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呢?原始人類是以農耕發展而來,在農耕文明中,食肉動物的很大一部分都屬於野獸類,比如說獅子、老虎、獵豹之類的,它們都具有非常強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需要人類進行有組織的狩獵活動才能得到,並且有很高的風險。
  • 看似外表光鮮亮麗的教師職業,實則內裡焦頭爛額,有著操不完的心
    那老師到底有沒有我們外表看的那麼光鮮亮麗呢?作為一位從事這個教師職業有四五年經驗的老師就來跟大家嘮嘮嗑吧,我總結了老師的兩點難處:一、看似時間短、悠閒,實則對學生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工作。對於一個班而言,班主任是領導者,各科任老師就是輔佐者,而學生就是居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所以,作為班主任,要做到人才最大化,做到每個人都願意為這個集體去付出努力,去拼搏。
  • 食肉動物為什麼很少吃食肉動物?是因為肉不好吃嗎?
    但是大家也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仔細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肉不好吃嗎?對於這個問題,為了可以更好地闡述,我們來拿兩個最典型的生物舉個例子,那就是獅子和鬣狗,獅子和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最常見的兩種群居肉食動物,在各類紀錄片中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朋友們也會發現,獅子和鬣狗經常會打架,而雄獅有時候會直接咬死鬣狗中的頭領,但是卻不會吃掉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 長相蠢萌實則兇殘的動物,是天使與魔鬼的化身
    事實上,在動物界裡長相兇狠但實則蠢萌的動物多不勝數。今天,皮皮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少見的物種。1、兔猻(sūn,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怎麼讀)第一次看到兔猻的照片,感覺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物種。它的牙齒鋒利,一副時刻要把對方吃掉的樣子。儘管兔猻的外形與家貓類似,不過它卻能適應寒冷貧瘠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