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墾旅遊集團蓮花山文化景區:
礦坑披「綠裝」 景區添新景
■ 記者 夏貞吉 通訊員 胡建南
「拼臺步、秀才藝、賞美景、拍大片……」12月19日,2020世界旅遊文化小姐大賽中國賽區36強參賽者來到海南蓮花山氡泉森林養生文化景區(以下簡稱「蓮花山文化景區」)進行戶外拍攝和比拼競賽。活動現場一片熱鬧和歡樂的景象,讓該景區保潔員陳勇感觸頗多。
他告訴記者,看到世界級的比賽在此舉行,一群美麗使者為蓮花山文化景區宣傳,家鄉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很高興。這都是海墾旅遊集團生態修復廢棄礦山、打造文旅農融合景區帶來的成果。
陳勇的家,就在蓮花山文化景區附近。多年來,他與家人、鄰居切身體會到了山體破壞帶來的危害。他回憶道,由於當地石灰石資源豐富,原藍洋農場靠山吃山,從上世紀70年代初至2012年期間,粗放經營,過度開採石灰礦給山體留下了6個大小不一的「傷疤」。「破碎、裸露的山體失去了綠樹的保護後,在暴雨來襲時,經常發生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而且炸石場方圓5公裡的行人和居戶,均有被飛石擊中的風險,對當地居民生活影響極大。」陳勇說。
蓮花山文化景區一景。海墾旅遊集團供圖
「十三五」期間,海南農墾堅持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綠色發展貫穿到項目規劃、開發、管理、服務全過程。海墾旅遊集團自成立以來,科學編制了《蓮花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建設規劃》和《蓮花山生態保護規劃》,把蓮花山破碎山體修復納入規劃中,採取生態景觀修復的方式,打造特色景觀。
然而,在景區建設初期,需要徵用附近職工群眾的土地,陳勇一開始牴觸情緒大,是「刺頭」之一。「當時,我對國家政策不理解,也沒想到景區會發展成這樣。」陳勇說,以前自己經常外出打散工,算是「困難戶」。如今,景區給他安排了保潔員的工作,工資穩定還能在家門口就業,非常滿意了。
像陳勇這樣,當地不少職工群眾切實享受到蓮花山文化景區的發展紅利。自該景區今年1月試營業以來,已經陸續安排就業人員69人,其中有24名是昔日在外打工,如今返鄉工作的職工子女。「我在深圳打工多年,孩子交給在農場的父母帶著,他們年紀漸大也需要人照顧。如今,返鄉回景區工作,一家人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非常幸福。」蓮花山文化景區職工王秀說。
昔日廢棄礦山,今朝旅遊景區。生態環境的改變,帶來的是發展的勃勃生機。「只有『旅遊+文化+綠水青山』才能實現『金山銀山』。」海墾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乘著海南加快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公司將努力打造蓮花山文化景區,以超常規舉措布局,創新發展旅遊新業態,實現海墾旅遊產業的提檔升級。
聲明: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責任編輯 | 盧雅楠
值班主任 | 倪德馨
【來源:海南農墾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