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茶馬古道驛站中的百年老店,雖黑瓦老舍,卻傳承古老的工藝

2020-10-12 十合霖

當代人提起「茶馬古道」首先就會想到與雲南有著莫大的關係,現在以茶馬古道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點出現在雲南許多地方,的確!這條古道就是由古老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而形成的,源於唐代雲南大理一帶的滇商,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國際貿易通道,也是一條文化走廊,在明清時期處於鼎盛時代,歷史記載雲南的茶馬古道不是只有一條,而是一個龐大的貿易通道,匯聚在雲南的許多地方,在馬幫進行爬山涉水行走千裡時,在不同地點都會設有驛站,供人馬休息,這些驛站猶如現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不僅有客棧,還有一些茶館和餐館,時至今日已無法體會當時的盛況,但能從如今保留較完整的茶馬古道驛站目睹當年滇商行商路上的實況,在如今雲南保山地區的板橋古鎮中還留有原始的驛站狀況,街道上保留著幾家數百年歷史的商號依然還在營業,現在還能體會到一份情懷,一份傳承歷史文化的手工藝!

如今雲南境內的多條「茶馬古道」已重度開發成旅遊的景點,有些更是面目全非的將原有的遺蹟都替換,保山板橋古鎮雖然沒有像其他古鎮一樣被商業化,這裡還是比較完整的保留住一些遺蹟,如這條用石子拼滿的馬路,非常的具有歷史價值,街道中還保留和傳承著數百年的傳統工藝,「板橋百年老茶館」依然還保留著木牆黑瓦的房子,黑瓦上長著稀疏的小草,走進茶館內沒有地板,是那被人踩了多少年的黑泥土,門角一口煮茶用大土灶,牆上掛滿了上世紀初前來喝茶的照片,照片中有抗戰時期滇西戰場的美軍將士前來喝茶的狀況,現在這裡的茶水依然保留著原始的手工煮茶方法,按人次收費,一人兩元,清淡的茶水口感怡人!

「桂香樓」和「芝蘭軒」都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了,都是製作一些美味的糕點,面對面的存在這條古道上猶如姐妹花,味道各有不同,「桂香樓」的老闆祖上是南京應天府遷至保山的,已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如今除了需要在電箱中烘烤,其他所有製作工序都還沿用著用手工完成,香甜可口,但祖傳秘方流傳的一百多種做法卻失傳了一大半,留下三十多種做法,用的最多的也就十多種。與「桂香樓」面對面的便是「芝蘭軒」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獨特的配方和做法,非常美味,在古代還依靠馬幫運出去銷售。如今這兩家傳統工藝的糕點店已雙雙被納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列中!

烏銅走銀」是雲南特有的古老工藝,在板橋古鎮的古道上保留著這家工藝店如今還營業著,據說這家店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已經傳承了好幾代,做工極為精美,先是在烏銅上雕刻精美的花紋和圖案,然後將融化成液體的銀水或金水流入到圖案的紋理中,形成了黑銀色或黑金色的工藝品,古色古香頗具古典美感!

這是一家上世紀傳承下來的茶館,與「板橋百年茶館」相同用著古法的泡茶手法,每天許多年長者都來這裡喝茶談話,依稀聽到喝茶的老人講過往的事,以前這條古道天未亮就能聽到馬幫行走的鈴聲,趕集和擺攤的人陸續穿梭著,此情此景還是挺讓老年人懷念的!

茶馬古道是滇西古老的國際貿易通道,傳承著千年滇商文化,盛於明清,在古道中保留著古老的商號和作坊,還原了古道的商業文化,具有較高的古滇商研究價值,並傳承古老的手工藝!為古老的滇文化注入豐富的元素!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重要驛站,徒步遊的「加油站」,還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那柯裡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這裡具有濃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和馬幫文化。那柯裡茶馬古道驛站驛站山清水秀、風景優美,至今還保存有茶馬古道上重要的歷史遺蹟,茶馬古道上,石頭在來來往往的腳步中,變得圓滑。
  • 走進雲南普洱磨黑古鎮,體驗茶馬古道驛站,觀麗人故居思美好影像
    在未通高速公路之前,磨黑距離思茅不到100公裡,在近500公裡的行程中很難被我們選作歇息地驛站; G8511昆明磨高速公路開通之後,在磨黑設有一個出口,我們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去磨黑看看。因為,從昆明車行到此時,距離思茅已不太遠,一鼓作氣開到終點是我們經常的選擇。
  • 千年古鎮竟如此荒廢,因諸葛亮南徵命名,是南方絲綢之路重要驛站
    ,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就已然存在了,當時這片地區屬於「古哀牢國」,保山市就是「古哀牢國」的國都,但「板橋鎮」的名字卻來自於三國時期,當時諸葛亮陳兵永昌城下,在渡東河時在河上架起木橋並鋪蓋木板,「板橋」由此而來,而如今這座古鎮隨著歷史的演變自然的發展著,沒有刻意地去改造這座古鎮,街道中的古老的建築依舊是百年之前建好的,甚至有很多黃泥黑瓦的老房,黑瓦上都長滿了草,依舊很原始的保存著,看上去有些荒廢!
  • 2000年前這裡以「雲南」作地名,是茶馬古道上最大的驛站
    到達雲南驛,紅色的牧馬人在古老的牌坊下面顯得格外耀眼。雲南驛古鎮原是茶馬古道上最大的驛站,也是最早並且一直叫雲南的地方,被稱為雲南之源。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它位於滇西,屬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雲南驛鎮管轄,是通往大理、麗江、香格裡拉、保山、瑞麗以及西藏、緬甸和印度的交通要道。
  • 走進雲南普洱磨黑古鎮,體驗茶馬古道驛站,觀麗人故居思美好影像
    在未通高速公路之前,磨黑距離思茅不到100公裡,在近500公裡的行程中很難被我們選作歇息的驛站;G8511昆明磨高速公路開通之後,在磨黑設有一個出口,我們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去磨黑看看。因為,從昆明車行到此時,距離思茅已不太遠,一鼓作氣開到終點是我們經常的選擇。
  • 永不沉寂的茶馬古道
    永不沉寂的茶馬古道作者/婁炳成棧道與索橋握手,高山和白雲擁吻,馬群的隊伍裡響鼻陣陣;潮溼的空氣中,溢滿了沁人心脾的茶香。這條茶馬古道是隴南聯繫西北絲綢之路和西南茶馬古道的重要馱運樞紐,起步點就在康縣的窯坪。康縣歷史上有三個有名的驛站,一個是蘭皋驛,在康縣東北七十五公裡處的大南峪;一個是平洛驛,在康縣西北三十五公裡處的平洛鎮;另一個是將利驛,在今成縣鐔河鄉將利村。康縣毗鄰陝西、四川,自古是連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
  • 茶馬古道上保存最為完好的重要驛站,那柯裡
    那柯裡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現存較為完好的古驛站之一,至今還有當年馬幫用過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另一種說法:過去,無論從磨黑孔雀坪下來走夷方與茶馬驛站一徑之隔,是普洱學院·那柯裡絕版木刻教學實踐基地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古鎮至思茅、倚邦綿延數百公裡的崇山峻岭中用青石板鋪成的茶馬古道,記錄了古鎮當年的曾經輝煌。古鎮至今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築特色,古色古香,古寨門、古寺廟、古商鋪、古戲臺、古巷道,古老的紅砂石板茶馬古道。這裡的藍天沒有一點瑕疵,有大朵大朵的白雲,這裡的湖水碧綠,這裡的山峰連綿不斷。由於沒有過度開發,這裡的一切都保留著始質樸的美。
  • 原生態 老工藝 高品質 好味道—記安化縣茶馬古道茶業有限公司
    安化縣茶馬古道茶業有限公司位於千年茶馬古道入口安化縣馬路口鎮雲臺山下,也是雲臺大葉種茶發源地,緊鄰六步溪國家級原始次森林。公司創始人鄧冠軍董事長傳承世代做茶經驗,致力於製作黑茶、紅茶傳統工藝的挖掘和安化黑茶這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與保護。
  • 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在雅安上演
    10月28日晚上,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雅安市委宣傳部、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四川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在雅安文化藝術中心上演。演出現場,不僅有背夫、馬幫、各族人民,還有百年老店、集市等,舞臺上這條「鮮活」的古道一下將觀眾帶回了20世紀40年代……故事發生在雅安至康定這段險峻艱辛的茶馬古道之上,以川藏茶馬古道上特有的「背夫」為創作原型,以20世紀40年代的抗戰歷史為時代背景,講述了背夫們用生命守護這條古道的感人故事。
  • 趣說雅州⑨|茶馬古道紫石關 古老茶炕藏記憶
    位於天全縣喇叭河鎮的紫石關,因「山石皆赤」而得名,群山相擁,生活恬靜。紫石關村不是一個普通的村落,過去,這裡是茶馬古道上供背夫們歇息、食宿的一個重要驛站。「一根拐子二尺長,背起茶包進康藏。」紫石關村保存著天全茶馬古道紫石關城遺址,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茶馬文化]普洱茶:茶馬古道,古道茶香
    節選精讀古道茶香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是中國的國飲,上自帝王貴胄、文人名士,下至販夫走卒,無不飲茶。茶早就成為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馬古道以茶樹的發源地雲南西雙版納、四川雅安為起點,茶葉理所當然是古道上最重要的貨物。
  • 失落的茶馬古道
    而雲南淵遠的歷史和文化長河中,茶馬古道又是不得不提的濃重一筆。很多外地的朋友,來到雲南,不免疑惑,為何每到一個地方,不論東西南北,都會提到茶馬古道,這些或新、或舊的古道遺蹟,孰真孰假?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甚至到達歐洲……時至今日,茶馬古道的繁華已經逐漸消逝在現代文明的洪流之中,但是,曾經的古道卻做為歷史的見證,保留了下來,而雲南,便是現今茶馬古道遺留最多,受茶馬文化影響最深的地區,至今仍有少數落後山區沿襲著馬幫運輸的古老方式。
  • 幽幽古道,茶葉飄香,追尋歷史的見證與感受馬幫的底蘊,茶馬古道
    探尋茶的源頭,歷來眾說紛雲,普遍的認為是茶樹起源於中的的雲南,四川一帶。源於中國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學的專著也是來自中國,唐代的陸羽所著《茶經》。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唐朝的時候,茶葉的生產,已經比較發達,飲茶之風已經十分盛行。並且在十七世紀的時候,茶被帶進歐洲,隨後傳遍世界。
  • 原生態 老工藝 高品質 好味道—記安化縣茶馬古道茶業有限公司
    安化縣茶馬古道茶業有限公司位於千年茶馬古道入口安化縣馬路口鎮雲臺山下,也是雲臺大葉種茶發源地,緊鄰六步溪國家級原始次森林。公司創始人鄧冠軍董事長傳承世代做茶經驗,致力於製作黑茶、紅茶傳統工藝的挖掘和安化黑茶這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與保護。榮獲第二屆武陵山茶王擂臺賽金獎公司坐落在群山懷抱之中,氣勢磅礴的雲臺山引領眾山之首,翹望六步溪原始森林綠海茫茫。
  • 雅安天全:茶馬古道紫石關古老茶炕藏記憶
    在古代,這裡馬蹄聲聲,商旅不絕,茶馬古道逶迤遠去。位於天全縣喇叭河鎮的紫石關,因「山石皆赤」而得名,群山相擁,生活恬靜。紫石關村不是一個普通的村落,過去,這裡是茶馬古道上供背夫們歇息、食宿的一個重要驛站。「一根拐子二尺長,背起茶包進康藏。」紫石關村保存著天全茶馬古道紫石關城遺址,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沙溪古鎮: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大理的風光是一幅「風花雪月」的圖畫,你可以洱海泛舟,感悟天地之蒼茫;拜訪聖地雞足山,聆聽梵音低吟,看佛光普照;在石寶山石窟中,尋找凝固的歷史;大理的旅遊資源可以說是很豐富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沙溪古鎮。
  • 茶馬古道上的千年繁榮,沙溪古鎮
    在雲南,就有這麼一個邊陲小鎮,至今未被現代文明所侵擾,至今在茶馬古道上,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這座小鎮,就是雲南的沙溪古鎮。茶馬古道的商賈、馬幫、土著們聚集一堂,人聲鼎沸。直到現在,每周五的趕集日依舊是當地人最熱鬧的時刻。四方街兩旁外牆剝落的土塊,狹窄深邃的胡同,紅砂石板橋的古道,隱約,可以看出曾經茶馬古道的繁榮。
  • 普洱茶的故鄉,中緬邊境上的馬幫故事,茶馬古道從這裡走來
    茶馬古道,源遠流長,興盛於唐宋明清時期。這是二戰中後期最繁榮的時期。中緬邊境有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莊園。古街、古道、古驛站無聲地訴說著過去馬幫的故事。這是雲南省勐海市的大邑莊園。茶馬古道從這裡到遠方。茶馬古道一直神秘莫測。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風光和最神秘的文化旅遊線路。
  • 茶馬古道今猶在 雅安藏茶譜新篇
    川藏茶馬古道上的馬幫  4月的漢源飛越嶺上,山花爛漫,一條林區公路向山下沿山蜿蜒而去。伴隨著新修林區公路的是古老的川藏茶馬古道官道大路。古傳茶馬之司,其來久矣。由洪武中命蜀藏收巴茶,西番商人以馬易之。茶四十斤易馬一匹。中國頗獲其利,後私茶出境,馬價遂高,乃差行人禁約,又委官巡視,日久法馳人玩。朝廷雖禁而權私主之,致令商旅滿關,茶船遍河,每茶百斤私稅銀二錢或金五分,流弊遂不堪言矣。」   雅安茶源源不斷地輸入藏區,而茶馬古道的官道上,則每天絡繹不絕地往來著不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