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馬其頓旅遊,感受巴爾幹歷史

2021-02-11 知聞何處

前言:

2018年6月17日,希臘和馬其頓就馬其頓國名達成協議,馬其頓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結束了兩國20多年來的爭議。有感於此,把半年前寫的文章在微信公帳號上發布一下。

去馬其頓旅遊,值得一去嗎?

非常值得一去。 在馬其頓,除了能夠感受自然風光外,最重要的還能感受古老的文化和歷史,以及巴爾幹半島諸多紛繁複雜的問題。

我是在2008年去的馬其頓,呆了有大約一周左右,當時是去躲籤。我的土耳其因公護照一個月期限到期了,按規定必須要離境後再重新入境一次,從而再次獲得一個月的停留期。 這些都是中國公司在國際化早期不太合規的做法。馬其頓共和國剛好也是因公護照免籤,所以成為了我們躲籤的目的地之一,其他目的地還有北賽普勒斯,塞爾維亞,亞美尼亞等。

 

馬其頓的首都斯科普裡,英文Skopje,我很喜歡這個單詞。十年前的斯科普裡就跟國內的一個10年前的小縣城差不多(現在國內的小縣城都是高樓大廈了,現代化得很)。斯科普裡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明,這裡先後存在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時期的古希臘文明,拜佔庭帝國時期的拜佔庭文明,以及奧斯曼土耳其時期的伊斯蘭文明。 城市裡各個時期的教堂和清真寺交相輝映。眾多的雕塑點綴著斯科普裡。斯科普裡最高的地方是沃德諾山,山上矗立著高66米的太平盛世十字架,是全世界最大的十字架,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雕塑。據說沃德諾山最吸引人的不是這個十字架,而是這裡是男女幽會的好地方,據說山上到處都是用過的保險套。斯科普裡的人們真得很懂得享受人生。

 

周末的時候,我們去了馬其頓著名的Ohrid小城。 Ohrid小城位於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交界處。一路上,我們穿過馬其頓西部的阿族聚居區。 令人詫異的是,路兩邊的民宅,懸掛的都是阿爾巴尼亞國旗,而不是馬其頓國旗。馬其頓民族問題的嚴峻形勢可想而知。在馬其頓,斯拉夫人的馬其頓族只佔到60%多,而阿爾巴尼亞族佔25%以上。最核心的問題是阿族信仰伊斯蘭教,馬其頓族信仰東正教,文明的衝突加上民族的矛盾,很難調和。受科索沃問題的影響,馬其頓的阿族人要求馬其頓政府採取聯邦制,並確認阿族為主體民族,想跟馬其頓族平起平坐,並最終複製科索沃的模式,從馬其頓分裂出去。可憐的馬其頓,她將來的分裂註定無法避免。

 

Ohrid是馬其頓的自然與文化遺產。說她是自然遺產,是因為這裡有著名的Ohrid湖。 Ohrid湖是個構造湖,湖水深200多米,是巴爾幹地區最古老以及最深的湖。 據說湖裡的生物跟5000萬年前一樣。說她是文化遺產,是因為這座小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Ohrid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的古希臘時期。拜佔庭時期,Ohrid是地區經濟文化中心以及東正教主教中心。在11世紀初,Ohrid成為馬其頓中世紀最偉大的統治者——塞繆爾王國的首都,當時堅固的城堡至今仍完好保存。Ohrid共有365座教堂/修道院,被譽為每天一座教堂,全部興建於拜佔庭時期。

 

半城山水半城湖,徜徉在Ohrid小城的街道上,漫步在Ohrid湖邊,划行在湖中,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凝視著古老的教堂、城堡以及年代久遠的湖水,Ohrid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偉大的拜佔庭文明在這裡留下了不朽的痕跡。

 

從Ohrid湖對岸遠眺Ohrid小城

Achim在Ohrid湖中

Ohrid山坡上的教堂

Ohrid湖邊的教堂

Ohrid小城古老的街道

如今的Ohrid湖,被一分為二,三分之二屬於馬其頓,三分之一屬於阿爾巴尼亞。在巴爾幹這個撕裂的地方,一切都是分裂的,連這個幾千萬年的湖也逃不脫被分裂的命運。馬其頓也好,阿爾巴尼亞也好,他們都是被撕裂的土地。1912年阿爾巴尼亞獨立時,北部的科索沃,南部的北伊庇魯斯被歐洲列強分別劃歸塞爾維亞和希臘,科索沃問題由此種下。同樣,古老的馬其頓地區在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及1913年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被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瓜分。現在的馬其頓共和國,只是曾經的屬於塞爾維亞的馬其頓部分。為此希臘跟馬其頓爆發了國名之爭以及國旗之爭,最終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國旗也放棄了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時期的16芒星旗幟,改為8芒星。

 

巴爾幹的撕裂既是幾大文明碰撞撕裂的結果,也是歐洲列強人為撕裂的結果。自基督教大分裂以後,巴爾幹半島就成了天主教和東正教交匯碰撞爭奪的地帶,巴爾幹的民族由此被撕裂,著名的就是同為南斯拉夫人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信仰天主教,而塞爾維亞信仰東正教。而古老的阿爾巴尼亞人也分開信仰了天主教和東正教。在奧斯曼土耳其滅亡拜佔庭後,伊斯蘭教裹挾著巨大的武力而來,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沿著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撕裂地帶,傳播開來。阿族人皈依了,部分塞爾維亞人也皈依了,成了波赫穆斯林。大量的希臘人,保加利亞人也皈依了,成了土耳其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土耳其著名的國父凱末爾其實是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後代。文明的碰撞,撕裂了一個又一個的民族,種上了衝突的種子。而西方列強在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過程中,對民族國家隨意組合,埋下了巨大的仇恨。撕裂的巴爾幹因此成為了世界火藥桶,並點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是一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在這裡一遍又一遍的碾壓、蹂躪,在留下多樣性的同時,更多留下的是創傷。只有這片沉重的土地,幾千年來注視著發生的一切,而依然保持著肥沃,哺育著她的人民。這裡盛產葡萄酒,雖然沒有其他地方的有名,但卻非常美味,而且便宜。我離境的時候,帶了一瓶回國,5歐元,已經是當地非常貴的了。

 

馬其頓,一個值得感受歷史的地方。

相關焦點

  • 馬其頓,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
    北馬其頓共和國,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而古代馬其頓地區包括北馬其頓和希臘北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東馬其頓-色雷斯三個大區。北馬其頓共和國,簡稱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
  • 巴爾幹地區的可憐鄰家小妹妹馬其頓,有多少人認識?
    馬其頓地圖馬其頓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面積25713平方公裡,是個多山的內陸國家。雄偉的山峰、秀麗的湖泊和飛騰的瀑布是馬其頓共和國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旅行、滑雪、遊泳等戶外活動,以及沿途豐富的文化景觀都能為旅途增添諸多樂趣。人跡罕至的東正教修道院、古老的清真寺也是旅途中點綴的風景,你還可以徜徉於琳琅滿目的東方集市。
  • 節日丨北馬其頓:從地跨歐亞非帝國到巴爾幹半島上的「彈丸之地」
    「彈丸之地」,兩千年的歷史為這裡留下了非常多的痕跡,甚至對當今巴爾幹地區的政治仍有著深遠的影響。保加利亞帝國的沙皇塞穆爾甚至將首都遷至馬其頓地區的奧赫裡德,至此,馬其頓地區成為保加利亞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段歷史直接影響了馬其頓地區的民族組成、宗教語言和文化。直至20世紀二戰之前,馬其頓地區的斯拉夫居民仍使用保加利亞語,認同保加利亞民族身份。
  • 波子遊歐洲,小眾的旅遊國度,信仰而陽光的馬其頓
    波子遊歐洲,帶大家去遊覽不一樣的歐洲風採。這些年來,波子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去歐洲旅遊,因為歐洲有著一種神秘、歷史、文化、藝術的感覺,帶有著濃厚的西方色彩,是很多人都很想要去體驗和感受的。不過也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遊人,波子發現大家對於景美人少的旅遊城市會更感興趣,畢竟旅遊觀感會更好,至少在拍照的時候不需要跟旁邊的人說「麻煩讓一讓吧」。而歐洲的巴爾幹半島,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景美人少的旅遊目的地,前幾期波子也帶大家去了解了很多阿爾幹半島的小眾旅遊國度,那麼今天繼續為大家奉上的是同屬於巴爾幹半島,相比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更小眾的馬其頓。
  • 巴爾幹半島旅行見聞
    接下來就講一講巴爾幹半島複雜的歷史。我把它分為奧斯曼帝國之前的歷史和奧斯曼帝國之後的歷史。古希臘文明於公元前9到8世界在巴爾幹半島南部產生,對整個歐洲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將把這些感受記錄下來。杜布羅夫尼克恐怕是歐洲目前最熱門的城市了,King's landing權力的遊戲取景地,加上克羅埃西亞的世界盃效益,我是8月底去的,城牆上人山人海,猶如國慶節的長城,物價貴的離譜快趕超北歐,服務也不見得多好,青旅一床位35歐,上個城牆也要20歐,雖然古城的巨大城牆和紅瓦房屋保存完好,不過實在太商業化,哥感受不到克羅埃西亞傳統氣氛,趕快打個卡就走人。
  • 歷史舊債:保加利亞為何不同意馬其頓加入歐盟?
    01 馬其頓的蛻變對於馬其頓這個稱號,大部分的第一印象都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建立起的那個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馬其頓帝國。不過,當時亞歷山大發家的馬其頓王國,跟現在的北馬其頓共和國不存在任何民族與歷史的繼承關係,國土範圍也差異巨大。
  • 去巴爾幹感受別樣東歐
    從2017年1月開始,塞爾維亞、黑山和波赫分別對中國公民推出免籤或者團隊免籤的政策, 使得巴爾幹地區的這三個鄰國的連線產品成為歐洲熱門線路。2019年,塞爾維亞、黑山和波赫將在中國開展更多的推廣活動,推出適合中國遊客的特色產品,也讓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前往這三個國家旅遊。
  • 巨星閃耀馬其頓—馬其頓旅遊見聞(3)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24)王走天下 巨星閃耀馬其頓 —馬其頓旅遊見聞(3) 我們登上古城堡,俯瞰古城堡叫斯科普裡城堡,也叫加雷城堡,這座古堡在馬其頓歷史上的兩次大地震中損毀慘重,現在除一部分是古老的城牆古堡與城市
  • 巴爾幹半島神秘境地
    歷史悠久的巴爾幹半島為古希臘文化的發祥地,2000多年來歷經羅馬、拜佔庭、奧斯曼土耳其等帝國統治,多元化名族融合構建了豐富人文底蘊。古老的歷史城鎮、樸實的斯拉夫名族和靜謐的山中小鎮,描繪出巴爾幹半島的神秘風採。
  • 新城老城隔河望—馬其頓旅遊見聞(2)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23)王走天下 新城老城隔河望 —馬其頓旅遊見聞(2) 馬其頓人口中大部分是斯拉夫人,五分之二是斯科普裡有2500年歷史,過去的老城是在河北岸,南岸是新城。腓力二世,在他的統治下馬其頓實行了政治和經濟改革,迅速強大起來,幾乎整個巴爾幹和希臘地區都承認了馬其頓帝國的宗主地位。
  • 到巴爾幹旅遊,去感受體驗君臨城的懷抱
    巴爾幹半島這是一片未被國人所熟知的土地,聽起來有些許神秘。站在城牆上俯瞰舊城和波光粼粼的亞得裡亞海,感受王國首都的氣勢。還有克羅埃西亞的斯普利特,「龍母」丹妮莉絲在彌林城的宮殿就是在它的戴克里先宮拍攝的,恢弘而華麗,值得一看。穿行在隱秘而糾葛的歷史中亞得裡亞海沿岸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
  • 馬其頓旅遊指南
  • 馬其頓的奇幻之旅
    雄偉的山峰、秀麗的湖泊和飛騰的瀑布是馬其頓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東正教修道院、古老的清真寺以及沿途豐富的文化景觀都能為旅途增添諸多樂趣。你還可以徜徉於琳琅滿目的東方集市。 地處巴爾幹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門戶,一直為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的馬其頓。古代馬其頓帝國在此興起,其後先後隸屬於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1913年巴爾幹戰爭後分屬於南斯拉夫、希臘和保加利亞三國。
  • 在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它既有著地中海風情,也有千年文明
    歡迎來到百家號《愛拍原創呀》,今天我們講的是:在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它既有著地中海風情,也有千年文明如果要說起地中海風情的旅行,人們大多時候都會將目的地定在希臘,但是這次我更想給你介紹另一座地中海小國,它不缺乏山河湖泊,同時更有這幾種文化的匯合
  • 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學者們通常將巴爾幹半島視為一個地區,首選的可替代術語為『東南歐』。巴爾幹半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保加利亞、科索沃、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和北馬其頓的所有領土,包括克羅埃西亞、希臘、義大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和土耳其的部分領土。
  • 【旅遊資訊】明年就可以組團去馬其頓了,看看有哪些好玩的?
    近日從國家旅遊局獲悉,國務院已經批准開放馬其頓為中國出境旅遊目的地,中馬《關於中國旅遊團隊赴馬其頓共和國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已經籤署,並完成了中國旅遊團隊赴馬其頓旅遊的前期準備
  • 北馬其頓 | 地中海旁的奇幻小國
    北馬其頓是歐洲最「低調」的國家之一,兼具巴爾幹風情和地中海特色。
  • 去馬其頓旅遊,申請馬其頓旅遊籤證,需要注意的這幾樣事情
    而現在要講的就是馬其頓,在馬其頓有著美麗的風景和美食,去馬其頓旅遊一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到馬其頓旅遊,首都肯定是要先去的,每個國家的首都都有不同的色彩。馬其頓的首都斯科普裡有著現代文化氣息和歷史文化氣息的結合,雖然斯科普裡是個現代化的都市,有著高樓大廈。但在斯科普裡也有著數不清的雕塑、橋梁、博物館和其他古老的建築物,十分值得我們用照相機拍下來保存起來。
  • 古老奧湖古城堡—馬其頓旅遊見聞(1)
    閒來無事到處走之匆匆一瞥巴爾幹(22)王走天下 古老奧湖古城堡 —馬其頓旅遊見聞 從地拉那出發去馬其頓的奧赫裡德市,車程約三個小時,早上走中午即到達奧赫裡德湖。馬其頓旅遊主要是奧赫裡德市和奧赫裡德湖以及首都斯科普裡。
  • 民族與宗教,文明與戰爭.一文讀懂歐洲火藥桶巴爾幹的歷史(一)
    巴爾幹半島南部誕生的的古希臘文明,為後續羅馬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歐洲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對人類的發展的影響延續至今。今天我就借到前南斯拉夫旅行的機會簡單寫下巴爾幹地區的歷史。巴爾幹南部先後經歷了愛琴海克裡特文明時期,希波戰爭(希臘與波斯),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與斯巴達戰爭),亞歷山大馬其頓王國統治時期等。馬其頓王國被羅馬帝國滅亡後,巴爾幹半島先後被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