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臨黃海,南接南通,這裡是位於長江三角洲北翼的鹽城。它是繁華的大都市,高樓林立,有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絡。它還是華東風情小鎮,全境皆平原地貌,河流眾多,擁有江蘇省一半以上海岸線。就如同它獨特的地理環境,作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鹽城美食也有著「陽春白雪」的大家風範和「下裡巴人」的小家情趣。 鹽城雞蛋餅 鹽城雞蛋餅,是我們鹽城特色小吃中的新銳,經早餐大媽們的改良,結合當地人的口味,已形成鹽城獨有。 薄薄的麵皮,一側蘸著香油烤,是酥脆,一側打上雞蛋,加上蔥花,是鮮鹹。這樣一份簡單的雞蛋餅,能在哲學的王國裡稱帝,雞柳、五花肉、魷魚、火腿腸、豆腐、蔬菜……你所有能想像的東西,都包容在這看似簡單的雞蛋餅裡。若加上葷菜,酥脆麵皮咬開是細嫩肉味;加上蔬菜,清甜口感舒緩著麵粉的乾澀;加上油炸食品,一個字,就是香! 鹽城人的早餐只要有雞蛋餅就行,吃上十天都不帶重樣的,許多大學生在外對鹽城印象最深的就是鹽城雞蛋餅,被在外遊子譽為「家的味道」。
藕粉圓子 建湖藕粉圓子是鹽城市著名的漢族特色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湯圓以糯米粉做原料,多種果料混合製成。一口咬上去,糯米的彈牙爽口和果料的清甜滋潤,刺激著大腦的多巴胺,產生一種愉悅幸福的感覺。 老鹽城人真是美食的行家,飯後來一份這樣的中式甜點,既能解油膩還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無怪乎,時至今日,在鹽城許多地方,建湖藕粉圓子還是當家菜品之一。
東臺魚湯麵 相傳乾隆年間,東臺有一家開麵館的老闆,一天晚上,他在街上發現了一家新來的賣麵條的小攤子,便去買了一碗。端在手上,只見麵湯濃厚雪白。一會兒工夫,碗面上就結了一層薄膜。他嘗了一口,又鮮又香,比自己店裡的不知強多少倍。老闆心裡一動,便向攤主細細盤問。原來,那攤主竟是來自皇宮的御廚。由於有一次沒有把湯燒好,就被逐出了皇宮,無奈之下只能挑個小攤,四處流浪,聊以餬口。老闆聽說後,心想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於是連忙將攤主請到店中,由他掌廚。 從此,這店裡的麵條,全是用的那御膳廚師親手調製的魚湯,嘗過的顧客讚不絕口。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四鄉八鎮,遠近聞名,「魚湯麵」就此成為東臺享有盛名的特產。 民間常有「吃碗魚湯麵,賽過老壽星」之說。東臺魚湯麵湯白汁濃,滴點成珠,清爽可口,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能潤脾健胃,補虛療腸,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膳食養生,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
玉帶糕 清乾隆年間,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寧縣令以糕點進貢皇帝,乾隆吃後,讚不絕口,賜名「玉帶糕」。這用精緻糯米粉做出來的大糕,已有400多年歷史,糕片白如雪,柔如雲,薄如紙,甜如蜜;卷得起,放得開,上口香甜、滋潤細軟、營養豐富、老幼皆宜。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我們鹽城人的喜愛。
大縱湖醉蟹 有詩句稱頌:「菊黃桂子飄香早,淮揚競誇湖蟹好。」詩中那產湖蟹的湖蕩就是大縱湖。大縱湖的螃蟹在1910年國際南洋勸業會上被評為一等獎。大縱湖面寬、水深,螃蟹個大、膘肥,一般三四隻一斤。大者重達半斤,只只青背白肚、黃毛金鉤。 我們傳統鹽城人的做法是用優質麯酒、米酒、淮鹽、花椒、大料浸泡湖蟹,蟹肉吸收了酒的清香、甘甜,吃起來既保留了蟹肉原本的細嫩,又能嘗到米酒的餘香。剝開蟹殼,金燦燦的蟹黃有嬰兒小拳頭那麼大,鮮鹹的口感在舌尖跳躍,真不知是蟹醉了,還是人醉了。
四鰓鱸魚 最後一道,我推薦四鰓鱸魚,它位列「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首,有著「江南第一名魚」的美稱,目前產地只有鹽城的響水灌河和上海松江。 四鰓鱸魚終生吃活蝦長大,因此,體內所含蛋白質比黃鱔、牛肉更豐富,胺基酸、維生素也比其他肉食品要高得多。 品嘗四鰓鱸魚後的味覺記憶是,肥嫩鮮美,回味無窮。這道菜,我自己也做,不需太多佐料,用小火慢慢熬,煮出來的湯汁呈乳白色,濃稠粘唇,清香可口。盛盤後魚肉像蒜瓣,少刺無腥。 鹽城,它既能滿足老饕們席間推杯換盞的雅致,也能滿足吃貨們街上邊逛邊吃的熱鬧。包容萬象,是鹽城美食的特點,也是這座美好城市的風骨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