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查獲的添加了「他達拉非」的食品。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一罐看似普通的蜂蜜飲料,成本僅0.35元,但售價可以翻20倍,達到8元;一顆外觀像巧克力球、成本僅幾元錢的糖果,根據「猛、威猛、生猛」等所謂不同的「效果」,賣到了60元~200元……
這些食品為何有如此暴利?因為它們都添加了同一種物質「他達拉非」。該物質俗稱「偉哥」,可用於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但它也是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學原料物質。
新聞發布會現場 湖南省公安廳 供圖
3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湖南省公安廳召開的「5·26」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湖南慈利縣公安局偵破了該起部督特大案件,並從原料生產到銷售的犯罪網絡,實現了全環節、全鏈條的摧毀。
據通報,專案組搗毀非法生產、銷售窩點16個,涉案公司與企業17家,扣押國家明令禁止的「他達拉非」原料藥130公斤、其他原料藥中間體300公斤,繳獲各類產品200餘萬份。查扣添加了上述原料的生產成品品種涉及各個領域且數量巨大:同樂瑪卡腦3萬餘包,「威果」、「堅粒每」壓片糖果30萬粒,蜂蜜飲料和咖啡飲料10萬餘罐,男士蜂蜜6000餘瓶,其它壓片糖果食品近80萬粒,涉案金額上億元。
藥店的秘密
慈利縣副縣長、公安局長屈輝介紹說,案件的線索最早來源於2017年5月26日張家界食藥監管理局的一次例行檢查。該市食藥監局在檢查「張家界採芝堂」大藥房時,發現其銷售的保健食品「同樂瑪卡腦」可疑,遂帶回去做進一步檢測。結果發現,該保健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學原料藥「他達拉非」(俗稱「偉哥」)。
張家界市公安局接到市食藥監局移交的該線索後,於當天對該案進行立案偵查,並成立以副市長、公安局長謝振華為總指揮,分管副局長孫澤和慈利縣副縣長、公安局長屈輝任副總指揮(兼任專案組長)的「5.26」專案指揮部,將案件指定管轄到慈利縣公安局具體偵辦。
2018年4月13日,慈利縣公安局正式就該案進行偵辦,民警發現該類案件不僅在慈利縣無辦理先例,甚至在整個張家界市也無經驗可循。就證據的嚴謹度而言,由食藥局扣押的20盒「同樂瑪卡腦」咖啡由於不是公安機關直接從涉案的生產廠家或者涉案人手中扣押送檢的,無法作為直接證據使用。
同時,因為被查,「同樂瑪卡腦」在張家界的產品全部下架。專案組民警面臨著要從其他渠道查實「同樂瑪卡腦」以及其生產銷售的具體涉案情況、以及將涉案物品重新送檢的困境。
面對這看似有點「小」而又難辦的案件,民警沒有輕易放棄。「同樂瑪卡腦」產品標示總經銷為「深圳市同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企業為「梧州市健民保健飲料廠」。專案組民警遂前往兩家公司所在的廣東深圳龍崗和廣西梧州調查取證。
然而,由於張家界藥店被查已經打草驚蛇。兩家公司狡猾地更換了公司地址,甚至涉案的6名嫌疑人的住址也都更換了。專案組民警隨後通過外圍走訪和分析研判,摸清深圳同樂公司的運營模式、產品生產、銷售網絡以及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和分工情況。
2018年5月22日,專案組民警在湖南永州扣押了深圳同樂公司發給銷售代理蔣某燕的四個批次131盒的「同樂瑪卡腦」。經抽樣送檢,上述食品中均添加有他達拉非、氨基他達拉非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化學原料藥。
電工師傅化身「清華教授」
外圍證據層層固定後,2018年7月-9月,專案組分別在深圳龍崗、湖北武漢抓獲「5.26」案犯罪嫌疑人陳某輝、汪某、李某、汪某林、吳某灝、王某銘、張某敏、鍾某、祝某、黃某梅、鄧某乾等11人。
專案組還搗毀深圳同樂、武漢福霖、梧州健民、桂林友盛等生產、加工、銷售窩點4個,查獲非法添加「他達拉非」成分的「同樂瑪卡腦」產品3萬餘包、包裝盒2000餘個、加工設備和會計帳目若干、他達拉非原料26.5公斤、檸檬酸等其他各類原料藥10餘公斤,涉案價值1000餘萬元人民幣。
這些企業,將「他達拉非」非法添加到咖啡、壓片糖果、人參精元片、蜂蜜飲料、男士蜂蜜等食品中,流入市場,銷售數額巨大。
專案組查明,自2015年10月開始,犯罪嫌疑人陳某輝、汪某夥同李某等人通過在產品「瑪卡腦」中添加他達拉非來達到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獲取經濟利益。
具體由犯罪嫌疑人李某(同樂公司研發總監)負責提供配方並尋找合作生產廠家(梧州健民保健飲料廠、桂林友盛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再由深圳同樂生物科技公司進行二次包裝和銷售,採取傳統的省市縣代理商方式和網絡平臺、淘寶、微信線上銷售等模式流入到全國。
深圳同樂一案人員到案後,根據被抓獲人員的供述和對扣押物品的梳理,專案組成員發現,同樂公司核心人物、研發總監李某,竟然被號稱為「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80多歲的老專家」。專案組查實,李某實際上是一個60多歲、只有高中學歷、退休前在某工廠做「電工」的電工師傅。
而李某提供的「同樂瑪卡腦咖啡」的配方,也是從百度上下載,通過同樂公司一幹嫌疑人用自己做「小白鼠」不斷親身試驗「療效」調整而來。
那麼,李某用於添加在食品中的「他達拉非」化學原料又從何而來?專案組民警深挖發現,該原料系其通過網際網路,從一名自稱「王」姓男子手中購得。
專案組民警進一步摸排比對發現,該「王」姓男子真實身份為武漢福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祝某,其於2016年元月以來,長期通過微信、QQ、淘寶網絡平臺大肆銷售他達拉非、西地那非等化學原料藥,銷售範圍涉及廣東、上海、湖南、湖北、新疆、內蒙古等十餘個省市,量大面廣。祝某等人銷售給深圳市同樂、廣州盛喬健康有限等12家保健品、食品生產企業的「他達拉非」,達1005公斤。
根據公安部打擊食藥環犯罪「打源頭、端窩點、斷網絡、斬鏈條」的總體部署,專案組成員決定爭取更高層面支持,進一部深挖徹查。
皮包公司的真相
經過艱辛努力,專案組查到了武漢福霖公司及祝某等人銷售「他達拉非」的上遊——濟南川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
「這些生產企業,明面上是註冊在濟南的公司,但你跑過去,看不到真實的情況,因為他們是在江蘇徐州一個廢棄的工廠內生產。」專案組民警塗紹吾說。
專案組最終摧毀了源頭生產企業濟南鴻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在江蘇的生產窩點,抓獲含企業法人杜某麗在內的5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他達拉非」生產原料及成品共計200多公斤,並進一步深挖到該源頭企業更多的銷售線條,為下一步全國發起集群戰役創造了更多條件。
專案組民警還介紹,「大部分的涉案企業都是皮包公司。山東辰熙公司,濟南川城公司,濟南海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遠程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盛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可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臺外茹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諾伊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瑤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利健濟世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公司看起來正規,但其工商登記等信息都是假的,註冊地址是已經拆遷的房子,法定代表人叫別人當,有事自己好脫身。我們從這些公司抓獲的涉案人員有26人。」
澎湃新聞通過天眼查發現,上述不少企業均為註冊資本100萬元的公司,有的為正常存續或在業狀態。比如濟南鴻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濟南海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杜某麗,後者曾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為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屈輝介紹,該案目前已查明涉案他達拉非4000公斤(按下遊企業生產每份食品添加0.5毫克「他達拉非」計算,可生產80億份含有他達拉非的有毒有害食品),涉案價值上億元,抓獲並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4人。
最終,專案組搗毀非法生產、銷售窩點16個,涉案公司與企業17家,扣押國家明令禁止的「他達拉非」原料藥130公斤、其他原料藥中間體300公斤,繳獲各類產品200餘萬份。查扣添加了上述原料的生產成品品種涉及各個領域且數量巨大:同樂瑪卡腦3萬餘包,「威果」、「堅粒每」壓片糖果30萬粒,蜂蜜飲料和咖啡飲料10萬餘罐,男士蜂蜜6000餘瓶,其它壓片糖果食品近80萬粒,涉案金額上億元。
2019年1月25日,「5·26」專案作為公安部重點掛牌督辦的案件,在央視財經頻道的節目中由公安部三局張佐良副局長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