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快速進步,讓人們的出行方式變得越來越多,以前在國內出行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今天即便是跨國旅行,也都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加上如今的電子信息設備高度發達,我們可以坐在電腦前觀看視頻,就能直觀的了解到大洋彼岸的生活狀態,而中西方的文化傳統一直有著巨大差異,有些地方讓人甚至直呼「受不了」。
例如社交禮儀包含親吻,還有女性在大街上行走不穿內衣,甚至不用結婚女性就生孩子之類的事情,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今天就進行一個深度的解析。
首先,歐美國家一直以開放思想而著名,他們都喜歡追求個性美,加上很多歐美國家地廣人稀,造就了他們崇尚自然的狀態,所以可以沒有任何負擔的追求個性。
今天我們就從簡單的社交禮儀入手,在貫穿整個中西方的特點,做一個概括的盤點,在下不才若有錯誤,敬請指出。
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我們的東方國家,每一個文明國度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交禮儀。
在我們眼中的外國人十分開放,甚至第一次見面就來一次深吻,其實這是錯誤的,正常情況下除了情侶,一般見面的禮儀都是互相親吻臉頰,一般並不會嘴對嘴親吻,而且分不同的種族和地域,每個都有自己不同的禮儀方式。
例如北美和西歐這兩個地方,一般見面就喜歡親吻臉龐,用來表示感情的親近,但是一般情況下只有男和女,還有女和女會使用此禮儀。其中浪漫國度法國會吻兩邊臉,而英國和北美就喜歡吻一邊臉,只有少數國家才會左右左問吻三遍,例如比利時。
而吻嘴的時候一般都是要好的朋友或者家人,並且都是蜻蜓點水,絕不會是溼吻和熱吻。在西方國家中,親吻臉頰作為見面禮可能更像習慣,如果見面比較多可能會用擁抱替代,而這些其實都是社交禮儀的方式,只要是互相之間感覺舒服就可以。
而我國一直以來的思想不盡相同,見面的禮儀一般都是擁抱和握手,正常情況下親吻的禮儀絕對用上,否則女孩可能會告你騷擾。
但是因為文化方式的不同,在國外確是一種常見的禮儀,所以親吻社交確實是真的,而目前按我們的文化自然是接受不了,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西方女性上街是否會穿內衣?
答案是一大部分女性都不會穿,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懷疑,她們竟然會不穿胸罩上街,甚至好萊塢明星林德賽羅韓,小甜甜布蘭妮、希爾頓、傑西卡、辛普森、米莎巴頓等等,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也喜歡「真空」上陣。
其實女性朋友應該知道,不穿胸罩的感覺是很放鬆的,加上西方國家本就崇尚自然,還有就是她們可能會帶有乳貼,並且根據科學數據表明,不穿胸罩還可以降低得乳癌率,所以不穿胸罩確實是很多西方女性的選擇。
西方女性不穿胸罩上街,一方面是因為文化開放,一方面確實有科學依據更健康。
而且在夏天如果不穿胸罩的話,比穿上要清爽自由很多,而且很多西方人認為不需要胸罩撐衣服的話,好多衣服會更好看,如果戴上胸罩看起來反而更土氣。
而這只是西方的文化習慣而已,絕不是性暗示之類的,我國女性一直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女孩不穿胸罩上街自然是絕無可能。
西方未婚生子的情況確實有很多,並且非婚生子的比例能達到一半以上。
根據了解,法國十年以前非婚生子就達到了59%,在如今的非婚生子機率估計會更高,這主要是文化、法律不同導致的原因。
比如在法國禁止父親單方面親子鑑定,如果認領了孩子的監護權,之後就一定要堅持到18歲,即使是中途發現孩子非親生,也不能擅自放棄監護權,甚至男人單獨方面做親子鑑定都要坐牢,還要罰款,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是無辜的,這一點作者也是深度認同,孩子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國很多父親發現孩子不是親生的,便決定放棄養育,要知道兒子是無辜的,無論成年人如何做決定,還是要儘量的照顧到孩子的成長。比如近日報導的新聞,父親發現孩子不是親生,隨即便放棄養育孩子,並且和妻子解除關係,而鏡頭裡無辜的孩子只能無助的哭泣,承認的錯誤確實不應該強加在孩子身上。
但是國內這種情況比較少,未婚生子情況也比較少。而國外的機率卻一直比較高,可能是因為國外人習慣四處留情,最後造成未婚生子,而國內未婚生子機率還是比較低的,一般都是先結婚後生子。
老外確實比我們更加的開放,文化的差異也確實讓很多國人無法接受,甚至直呼,「受不了」。
開放、自由並非是好事,並不必羨慕,比如今年疫情來臨,米國至今依舊環繞在疫情的陰影下,始終沒有有效的控制疫情。而我國且在很快的時間內控制住,並且安全、快速的開始全面復工停產,反觀米國依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甚至引發社會動亂。
很多國人憧憬國外的世界,喜歡自由和個性美,這並沒有錯。
錯就錯在認為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認為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要知道國外的風景,也許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
歐美的知性和自由就像潘多拉魔盒,不說其他,僅在疫情期間,多少人都開始從外國湧入國內,就能看出其中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