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11日電 (記者 曹玲娟)2020世界人工智慧安全高端對話7月1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在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此次高端對話以線上線下、視頻直播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當前,人工智慧正處在技術孕育突破、場景深度應用、產業加速變革的活躍期。上海把人工智慧置於戰略發展優先位置,促進其更好地與產業轉型、創造美好生活、優化城市治理緊密結合,加快建設「上海高地」。此次高端對話通過高級別研討形式,匯聚國內外政府決策者、學界專家和業界精英,共話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深入研討人工智慧安全的戰略、技術與產業圖景,護航在線新經濟健康發展。
在領導致辭環節,原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表示,當前信息技術的創新性發展正在形成全球信息化發展的第二個拐點,即信息化轉向以智能化為中心,構造一個人工智慧驅動的世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強調,如何沉著應對挑戰、深入把握創新機遇,提升國際話語權、引領世界人工智慧安全發展方向,是當前中國人工智慧安全發展的重中之重。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惠麗談到,城市生活有多豐富,城市治理就有多複雜。保障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安全應用是現代化城市治理工程的關鍵所在。上海市委網信辦總工程師楊海軍認為,必須全面認識人工智慧安全問題,統籌協調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的關係,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頭雁」效應,引導人工智慧安全、健康發展。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平指出,人工智慧技術是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和重要引擎,賦能在線新經濟、數字新基建發展,但人工智慧的「雙刃劍」影響日益顯現。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總經理李佳談到,人工智慧技術為應對安全問題提供了得力助手,與此同時,人們關注的技術倫理也給技術應用帶來啟發。
論壇現場,中國科學院何積豐院士、上海市委網信辦總工程師楊海軍、上海市經信委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劉山泉、觀安信息首席專家張照龍共同啟動了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平臺。該平臺在上海市人工智慧產業安全專家諮詢委員會指導下,由觀安信息牽頭,針對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中的數據安全實現多層級、多維度風險評估,為企業對人工智慧系統開展自評以及第三方測評機構針對人工智慧項目開展風險評估提供技術、工具和平臺。
此外,高端對話延續往屆論壇特色研究成果,由賽博研究院和觀安信息聯合發布了《人工智慧數據安全治理報告》。報告旨在數字新基建、數據新要素、在線新經濟背景下,構建包括治理思路、治理原則和治理路徑的綜合性人工智慧數據安全治理框架。
在此抗擊新冠疫情中,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在疫情聯防聯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賽博研究院和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聯合研究編著了《人工智慧時代公共安全風險治理》最新圖書。全書探討了人工智慧在公共安全風險治理中的創新應用,提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變革,提升公共安全風險治理水平的前瞻性策略和路徑。
隨後,上海市經信委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處處長劉山泉、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王曉妹、上海市委黨校城市社會研究所所長馬西恆、上海社會科學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主任惠志斌、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網絡治理研究專家趙玉現就「人工智慧時代公共安全風險治理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做了圓桌分享。
人工智慧安全注入數字經濟新動力。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闡述了人工智慧與人類社會的共生關係以及智能製造中的人工智慧體系。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數據安全、算法安全等安全風險做了全面的評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強調「新基建」要重視信息技術體系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數據安全保障人工智慧新發展。觀安信息首席技術官胡紹勇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發展與數據安全更加深度地交織融合,數據安全問題已然成為人工智慧突破關鍵轉軌期所必須解決的重要制約瓶頸。安恆信息首席科學家劉博指出,數字經濟時代,網安煙囪式建設依然普遍,保障數據安全成為重中之重。
智能時代開啟公共安全新治理。聯合國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中心主任伊萊克利.貝里斯提出應該開放和共享人工智慧案例和數據,提高技術透明度。騰訊雲政務行業技術總監李曉輝介紹了健康碼作為科技賦能公共安全治理的典型應用的啟發意義。德國波恩大學教授梅飛則追問了智能時代下技術對社會的治理與個人自主性影響的新議題。
作為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主題論壇,安全高端對話以「在線經濟,安全賦能」為主題,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主辦,賽博研究院承辦,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上海觀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社會科學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協辦,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豐畇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