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主要精力用於詩歌創作,「是有意要做詩人,對作詞心存鄙視』。詞雖數量不多,不乏佳作。陸遊才氣超然,詞的主要內容書寫愛國情懷,抒發壯志未酬之幽憤,其詞境將理想化成夢境、而與現實的悲涼構成對比。
陸遊詞選讀32首
◎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裡,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集評]
卓人月云:「(「安得』二句)想頭愈奇愈新。」(《古今詞統》卷七)
俞陛云云:「長亭把酒,自古傷離。身是行人,誰能堪此!下闋言居者、行者,同是江水量愁。鐵鎖橫江,本以斷東下之師,今以斷愁來之路。句新與情摯兼之,與永叔之陌上尋人倩他燕子,玉田之相思一點寄與孤鴻,皆詞人幽邃之思。」(《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浣沙溪 和無咎韻
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閒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客中無伴怕君行。
[集評]
俞陛云云:「首二句秀婉有致。『夕陽』句於閒處寫情,意境併到。忙日』、『新愁』二句真率有唐人詩格。結句乃客中送客,人人意中所難堪者作者獨能道出之,殆無咎將有遠行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南鄉子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 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悽涼。卻恐它鄉勝故鄉。
[集評]
許昂霄云:「南渡後,唯放翁為詩家大宗。詞亦掃盡纖淫,超然拔俗。」
(《詞綜偶評》) 俞陛云云:「入手處僅寫舟行,已含有客中愁思。二句秀逸入畫。繼言滿擬以還鄉之樂償戀闕之懷,而門巷依然,故交零落,轉不若寂寞他鄉,尚無睹物懷人之感,乃透進一層寫法。」(《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好事近
華表又千年,誰記駕雲孤鶴。回首舊曾遊處,但山川城郭。 紛紛車馬滿人間,塵土汙芒屩。且訪葛仙丹井,看巖花開落。
[集評]
俞陛云云:「此調凡十二首,皆官待制後致仕歸來所作。其中類似遊仙者四首。此詞用丁令威事,直以身化鶴,如莊子之以身化蝶,在空際著想,下視山川城郭,皆在塵土中,所謂不見長安,只見塵霧也。高想入雲,有昌黎舉瓢酌天漿』之意。」(《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好事近
揮袖別人間,飛躡峭崖蒼壁。尋見古仙丹灶,有白雲成積。 心如潭水靜無風,一坐數千息。夜半忽驚奇事,有鯨波暾日。
[集評]
卓人月云:「英雄感慨無聊,必借神仙荒忽之語以自釋。此遠遊篇之意也。」(《古今詞統》卷五)
◎好事近 登梅仙山絕頂望海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雲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鷓鴣天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縹緲,櫓嘔啞,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
[集評]
卓人月云:「絕妙漁歌,亦靈均之寓言於滄浪也。」(《古今詞統》)
俞陛云云:「此作雖筆少迴旋,而襟懷閒適,縱筆寫來,有清空之氣。新燕、輕鷗』二句,言心無掛礙,如雞、燕之去住無心,即景以見意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
◎朝中措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悽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東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集評]
潘遊龍云:「全是借梅寫照,前疊妙無可贊。」(《古今詩餘醉》卷十三)
劉體仁云:「詠物至詞,更難於詩。即『昭君不慣風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亦費解。放翁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全首比興,乃更遒逸。」(《七頌堂詞繹》)
俞陛云云:「首二句詠花而見本意,餘皆借梅自喻,飄零孤恨,其冷淡絕似寒梅。但梅花雖未逮穠春,而東皇先識,勝於百花。盡有江上芙蓉生未見春風者。放翁受知於孝宗,褒其多聞力學,授樞密編修。雖出知外州,書生遭際,勝於槁項牖下多矣。故其結句自傷亦自慰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朝中措 代譚德稱作
怕歌愁舞懶逢迎,妝晚託春酲。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 關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
[集評]
黃蘇云:「放翁穠纖得中,精粹不少。南宋善學少遊者惟陸。」(《蓼園詞選》)
俞陛云云:「一片悽怨之意,寫景在迷離之際,含思在幽渺之中,復以妍辭出之。楊升庵謂其『纖麗處似淮海』,殆謂《採桑子》及此調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臨江仙 離果州作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 只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水流雲散各西東。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集評]
黃昇云:「楊誠齋嘗稱陸放翁之詩敷腴,尤梁溪復稱其詩俊逸,餘觀放翁之詞,尤其敷腴俊逸者也。…如《臨江仙》雲…皆思致精妙,超出近世樂府。」(《中興詞話》)
卓人月云:「昌黎云:『歡娛之詞難工,愁楚之音易好。』豈深於愁者哉。」(《古今詞統》卷九)
程洪云:「陸遊《臨江仙》(鳩雨催成新綠)以末二語不能割棄。」(《詞輯評》卷二)
◎蝶戀花 離小益作
陌上簫聲寒食近,雨過園林,花氣浮芳潤。千裡斜陽鍾欲暝,憑高望斷南樓信。 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天若有情終欲問,忍教霜點相思鬢。
[集評]
俞陛云云:「前半首寫景,略見懷遠之意。清麗而兼倜儻,頗類《六詞》。後半首寫懷,浪跡天涯,歷三十年之久,而皆留遺恨,其平生潦倒可知。而天公仍不見憐,任其秋霜滿鬢。集中《鷓鴣天》詞所謂「原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閒』,秋肅春溫,天意本視同平等,則此老呵壁問天,果何益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蝶戀花
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
[集評]
陳廷焯云:「放翁《蝶戀花》云:『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情見乎詞,更無一毫含處。稼軒《鷓鴣天》云:『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亦即放翁之意,而氣格迥乎不同。彼淺而直,此鬱而厚也。」(《白雨齋詞話》卷八
◎蝶戀花
水漾萍根風卷絮,倩笑嬌顰,忍記逢迎處。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 夢若由人何處去,短帽輕衫,夜夜眉州路。不怕銀缸深繡戶,只愁風斷青衣渡。
[集評]
沈雄云:「陸放翁云:『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此則陡健圓轉之榜樣也。」(《古今詞話·詞品》下卷)
◎水龍吟
樽前花底尋春處,堪嘆心情全減。一身萍寄,酒徒雲散,佳人天遠。那更今年,瘴煙蠻雨,夜郎江畔。漫倚樓橫笛,臨窗看鏡,時揮涕、驚流轉。 花落月明庭院。悄無言、魂消腸斷。憑肩攜手,當時曾效,畫梁棲燕。見說新來,網縈塵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徑,怕啼鶯見。
[集評〕
俞陛云云:「上闋酒徒雲散』三句以三層意疊用之,便覺氣厚而情深。亦有於三句用側筆,以見紆迴之致者,皆詞家之句法也。若絮飛春盡,天遠書沉,日長人倦,則三句寫六層意,更為精粹。放翁詩集中有『酒徒雲散無消息,水榭憑欄淚數行』句,即此上闋之意。其後『憑肩攜手』三句承上之『佳人天遠』而言。芳塵凝榭,深鎖畫樓,觀『棲燕』、『啼鶯』句,殆恐舊日啼鶯,曾見其梁燕雙棲。今芳徑重來,燕雙而人獨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集評]
卓人月云:「寫出腦後風生、鼻端火出之狀。」(《古今詞統》卷十二
俞陛云云:「人當少年氣滿,視青紫如拾芥,幾經挫折,便頹廢自甘放翁獨老猶作健,當其上馬打圍,下馬草撤何等豪氣!迨漫遊蜀郡,人樂而我悲,愴然懷舊,而封侯夙志,尚欲以人定勝天,可謂壯矣。此詞奮筆揮灑其才氣與東坡、稼軒相似。汲古閣刻其詞集,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 月上海棠 成都城南有蜀王舊苑,尤多梅,皆二百餘年古木
斜陽廢苑朱門閉。吊興亡、遺恨淚痕裡。淡淡宮梅,也依然,點酥剪水。凝愁處,似憶宣華舊事。 行人別有悽涼意。折幽香、誰與寄千裡。佇立江皋,杳難逢、隴頭歸騎。音塵遠,楚天危樓獨倚。
[集評]
俞陛云云:「詞為成都蜀王舊苑而作。中有古梅二百餘本。不言過客之憑弔興亡,而凝愁憶舊,託諸宮梅,詞境便覺靈秀。下闕因梅花而憶遠人,與本題懷古,全不相屬。故轉頭處用別有悽涼意』之句以申明之,以下即暢發己意矣。蜀王故苑,放翁入蜀時,老木頹垣,尚存殘狀。餘於光緒間入蜀,過成都城外昭覺寺,即詞中宣華苑故址。摩訶之池,迎仙之觀及古梅百本,遺蹟全消,所餘者惟柱礎輪困散臥於茂林芳草間。詞中所謂 憑弔朱門斜日,已隔悠悠千載矣。蜀中燕王故宮,海棠極盛,為成都第一。放翁猶及見之,賦《柳梢青》一首,不及此詞之佳。」(《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採桑子
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鞦韆。閒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風十四弦。
[集評]
許昂霄云:「《採桑子》(陸遊)體格仿佛《花間》,但味較薄耳。南宋小令佳者,大抵皆然。」(《詞綜偶評》
陳廷焯云:「放翁詞疾在一瀉無餘,似此婉雅閒麗而不可多得也。(《詞則·大雅集》)
俞陛云云:「放翁詞多放筆為直幹。此詞獨頓挫含蓄,從彼美一面著想,不涉歡愁跡象,而含悽無限,結句尤餘韻悠然,集中所希有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 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集評]
劉永濟云:「此亦作者身世之感但借梅抒出之。上半闋寫所遇之世,如此堪愁。下半闋寫其生平,不慕榮華而品質,堅貞如梅之耐寒,雖零落成泥而香不滅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真珠簾
山村水館參差路。感羈遊、正似殘春風絮。掠地穿簾,知是竟歸何處。鏡裡新霜空自憫,問幾時、鸞臺鰲署。遲暮。謾憑高懷遠,書空獨語。 自古。儒冠多誤。悔當年、早不扁舟歸去。醉下白蘋洲,看夕陽鷗鷺。菰菜鱸魚都棄了,只換得、青衫塵土。休顧。早收身江上,一蓑煙雨。
[集評]
陳廷焯云:「懷鄉戀闕有杜陵之忠愛,惜少稼軒之魄力耳。數語於放浪中見沈鬱,自是高境。」(《詞則·放歌集》)
俞陛云云:「通首大意不過言羈旅無聊,亟思歸去耳。以放翁之才氣不難奮筆疾書,乃上闋以身世託諸風絮,下闋『顏州』三句以隱居之絕好風景,設想在抗世走俗之前復歸到一蓑煙雨,知詞境之頓挫勝於率直也。放翁生平,初無謫逐之事,而詞中深感羈旅殆在任夔、嚴二州時所作。唐宋人之官京朝者,出知外郡便嗟論謫,香山、東坡皆同此感也。」(《唐宋五代兩宋詞選釋》)
◎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
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裡。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裡。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鵲橋仙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佔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閒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集評]
楊慎云:「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其感舊《鵲橋仙》首……英氣可掬,流落亦可惜矣。」(《詞品》卷五)
程洪云:「陸遊《鵲橋仙》(華燈縱博),詞之初起,事不出於閨帷、時序。其後有贈送、有寫懷、有詠物,其途遂寬。即宋人亦各競所長,不主。而今之治詞者,惟以鄙穢褻媟為極,抑何謬與。」(《詞潔輯評》)卷二
許昂霄云:「《鵲橋仙》: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感憤語妙,以蘊藉出之。結句翻用賀知章事,而感慨意即寓其中。」(《詞綜偶評》)
◎鵲橋仙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嚴光比,我自是、無名漁父。
[集評]
沈雄云:「《詞綜》載一竿風月……』《梅苑》所載宋無名氏詞。疑放翁所作,而集中不載。細味卒章,真是高隱之筆。」(《古今詞話·詞辨》上卷)
俞陛云云:「首三句如題之量。『怕近城門』二句未必實有其事,而可見託想之高,憤世疾俗者,每有此想。『潮生三句描寫江海浮家之情事句法累如貫珠。『無名漁父』四字尤妙,覺煙波釣徒之號,猶著色相也《漁父》詞以張志和數首為最著,此作可奪席矣。」(《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鵲橋仙
夜聞杜鵑茅簷人靜,篷窗燈暗,春晩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集評]
馮金伯云:「放翁呈範至能待制《雙頭蓮》末句云:空悵望,鱠美菰香,秋風又起。』又夜聞杜鵑《鵲橋仙》末句云:『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去國懷鄉之感觸緒紛來讀之令人於邑。」(《詞苑萃編》卷五《品藻》引《古今詞統》)
陳廷焯云:「放翁詞惟《鵲橋仙》(夜聞杜鵑)一章,借物寓言,較他作為合乎古。然以東坡《卜算子》(雁)較之,相去殆不可道裡計矣。」(《白雨齋詞話》卷一)
許昂霄云:「《鵲橋仙》(故山猶自不堪聽)襯墊一句,不唯句法曲折而意亦更深。」(《詞綜偶評》)
梁啓超云:「陸遊《鵲橋仙》(茅簷人靜),麥丈云:當有所刺。」(《飲冰室評詞》)
◎訴衷情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時易失,志難成。鬢絲生。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
[集評]
俞陛云云:「集中感懷身世之作凡數見。此調僅四十餘字,而豪氣霜橫,逸情雲上。『風月』、『江山』三語,尤峭勁有味,楊升庵評其詞,謂『雄慨處似東坡』,此作頗近之。」(《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風入松
十年裘馬錦江濱,酒隱紅塵。萬金選勝鶯花海,倚疏狂、驅使青春。吹笛魚龍盡出,題詩風月俱新。 自憐華髮滿紗巾,猶是官身。鳳樓常記當年語,問浮名、何似身親。欲寄吳箋說與,這回真箇閒人。
[集評]
葉申薌云:「放翁在蜀日,嘗有所盼,每寄之吟詠。有云:『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又云:『篋有吳箋三百個,擬將細字寫春愁。又云:裘馬清狂錦水濱,最繁華地作閒人。』及『悠然自適君知否,身與浮名孰重輕。迨歸裡後,復以詩意賦《風入松》雲……亦可謂善言情矣。」(《本事詞》卷下)
◎漁父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葉綠,蓼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
◎又
鏡湖俯仰兩青天。萬頃玻璃一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又
湘湖煙雨長蓴絲,菰米新炊滑上匙。雲散後,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
◎又
長安拜免幾公卿,漁父橫眠醉未醒。煙艇小,釣車腥,遙指梅山一點青。
[集評]
唐圭璋云:「放翁詞有豪放與閒適兩面。此特其閒適一面,頗令人有翛然出世之想。」(《讀詞札記》)
◎水龍吟.春日遊摩訶池
摩訶池上追遊路,紅綠參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閒,禁菸將近,一城絲管。看金鞍爭道,香車飛蓋,爭先佔、新亭館。 惆悵年華暗換。黯銷魂、雨收雲散。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嘆春來只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集評]
王弈清云:「範致能帥蜀,陸務觀在幕府,主賓酬倡,人爭誦之。陸嘗春日遊摩訶池上作《水龍吟》雲……」(《歷代詞話》卷七引《詞苑》)
黃蘇云:「陸務觀《水龍吟》(摩訶池上追遊)放翁一生憂國之心,觸處流出,無非一腔忠愛。此詞辭雖含蓄,而意極沉痛。蓋南渡國步日蹙,而上下安於逸樂,所謂一城絲管』爭佔亭館也。次闕,自嘆年華已晚,身安廢棄流落天涯,不能為力也。結句恨向東風滿』,饒有沉雄鬱勃之致躍躍紙上。」(《薯園詞評》)
◎夜遊宮.宴席
宴罷珠簾半卷。畫簷外、蠟香人散。翠霧霏霏漏聲斷。
倚香肩,看中庭,花影亂。 宛是高唐館。寶奩炷、麝煙初暖。壁月何妨夜夜滿。擁芳衾,恨今年,寒尚淺。
[集評]
賀裳云:「詞雖宜於豔冶,亦不可流於穢褻。吾極喜康與之《滿庭芳》(寒夜)一闋,真所謂樂而不淫。且雖填辭小技,亦兼詞令、議論、敘事三者之妙。……放翁有句云:『璧月何妨夜夜滿。擁芳柔,恨今年、寒尚淺。』此生差堪相匹。(《皺水軒詞筌》)
◎月照梨花.閨思
霽景風軟,煙江春漲。小閣無人,繡簾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約樗蒲。修蛾忘了章臺樣。細思一餉,感事添惆悵。胸酥臂玉消減,擬覓雙魚,倩傳書。
[集評]
黃昇云:「此篇雜之唐人《花間集》中,雖具眼未知鳥之雌雄也。」(《中興詞話》)
附:
陸遊前妻唐婉
◎釵頭風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嘗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集評〕
況周頤云:「放翁出妻為作《釵頭風》者,姓唐名琬。和放翁《釵頭風》詞,見《御選歷代詩餘詞話》及《林下詞選》。前段俱轉平韻,與放翁詞不同。」(《蕙風詞話續集》卷二
◎生查子
只知愁上眉,不識愁來路。窗外有芭蕉,陣陣黃昏雨。逗曉理殘妝,整頓教愁去。不合畫春山,依舊留連住。
[集評]
沈雄云:「陸放翁《題驛壁》云:『玉階蟋蟀鬧清夜,金井梧桐辭故枝,一枕悽涼眠不得,呼燈起作感秋詩。』詢知驛女之作,愛納為妾。後妻妒又出之,遂賦《生查子》雲……」(《古今詞話·詞辨》上卷)
陳廷焯云:「『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放翁傷其妻之作也。『不合畫春山,依舊留愁住。』放翁妾別放翁詞也。前則迫於其母而出其妻。後又迫於後妻而不能庇一妾。何所遭之不偶也。至兩詞皆不免於怨,而情自可哀。」(《白雨齋詞話》卷六)
宋長白云:「務觀前妻,見逐於其母,此妾又見逐於其妻。釵頭雙風,大小一揆。廬江吏、馮敬通,殆合而為一乎?」(《詞林紀事》轉引《柳亭詩》 )
——靜廬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