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為何沒被重用?

2020-12-17 槽語

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先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十分有名氣的人。一生中並沒有立下什麼戰功,但是他卻教出了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謀士——諸葛亮。

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三國演義》第37回即為「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這事還是有試試基礎的,《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而《襄陽記》為東晉人習鑿齒所著,習鑿齒也是一名史學名家,羅貫中的依據就來源於此。

水鏡先生為何沒被重用呢?

這與於魏晉時代的特有文化現象———魏晉風度有關。

以東漢末年,國將不國,民不聊生,天下豪傑紛起、群雄割據、逐鹿中原。而擺在當時士人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主動或被迫出仕,參與到刀光劍影的政治軍事鬥爭中;退隱,全身遠禍。

劉備避難南漳時,遇到料事如神的司馬徽,心存敬佩。當劉備邀請他「出山相助,同扶漢室」時,他卻以「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語婉言謝絕。

這位水鏡先生,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過貌非常,居深山之巾,友松竹,愛琴書,儼然一世外之人,瀟灑神奇,出塵絕俗,好似萬事參悟坐待羽化的一位佛祖。

他雖然不願出仕,願與山林為友,嚮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隱老,不願為建功立業嘆心腸血,但是卻時時關注著混亂紛爭的社會政治狀況,經常與朋友探討治亂及救民水火之事。

他通過劉備的氣色,就知其襄陽逃難之事;對劉備部下進行評價:「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十分欣賞伏龍、鳳雛的才能:「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甚至諸葛亮也比他稍遜一籌。徐庶幫劉備打敗曹仁後,曹操請徐母到許都,並寫詐書召回徐庶。徐庶臨走拜訪孔明,請他出山輔佐劉備。孔明就識不破曹操的陰謀,料想不到徐庶之行將會導致徐母之死,而司馬徽則一聽即知曹操之奸計,並知「今若去,母必死矣。」可見孔明尚有不及。

更著名的,是他對孔明事業的斷語:「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借哉!」不但明天時,他還知地利。當玄德問:「何穎川之多賢乎?」他回答:「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群星聚於穎分,其地必多賢士。」可見,司馬徽是《三國演義》中最具智慧的人之一。

最後,小說第三十五回寫道:無意於功名利祿的司馬徽「飄然而去」,劉備嗟嘆:「真隱居賢士也!」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司馬徽
    這個人便是水鏡先生司馬徽。這便是「好好先生」的來歷這個水鏡先生出現是在劉備準備三顧茅廬之時,水鏡先生,劉備素問司馬徽有經天緯地之才,想請他出山輔佐自己成就霸業。但是司馬徽果斷拒絕,並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即所謂「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三國中,水鏡先生明知漢朝氣數已盡,為何還把諸葛亮舉薦給劉備?
    水鏡先生司馬徽確實是一個很有能耐的隱士,他看遍紅塵,超脫於天下,已經知道漢室將亡,不可逆轉,而且他本人也並不想再參與這天下紛爭之中去了。不過他雖然不想捲入紅塵,卻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攪動了天下大勢!那麼水鏡先生明知漢朝大勢已去,為何還要舉薦諸葛亮給劉備呢?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三國時期誕生很多名人,最知名的當屬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諸葛亮和龐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高徒,水鏡先生感嘆兩人的才學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龍"、"鳳雛"稱號併到處為兩人打廣告。而司馬懿作為河東青年才俊,他在當地同樣有著"冢虎"的稱呼,當地人也認為他可以安定天下。
  • 水鏡先生明知劉備必敗,為何還推薦諸葛亮?看懂了南華老仙便知
    只從《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這裡說起。 首先要更正一條,水鏡先生跟司馬懿,完全不搭界!有些文章說,司馬懿是水鏡先生的侄子,這純屬張冠李戴。司馬徽是河南潁川人,司馬懿是河南溫縣人,雖都是河南人,但任何一本史書,哪怕是《三國演義》,也沒說過兩人是親戚。
  • 諸葛亮死前說水鏡先生什麼了嗎 水鏡先生到底多厲害
    諸葛亮師承水鏡先生,他的本事都是從水鏡先生那裡學來的,在諸葛亮死前說的話中,有人好奇諸葛亮死前說水鏡先生什麼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諸葛亮死前說水鏡先生什麼    諸葛亮死前說的話中倒是沒有提到水鏡先生,但是水鏡先生在諸葛亮出山前確實是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的。   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後,水鏡先生說「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
  • 《三國演義》中的水鏡先生到底是何方神聖?
    水鏡先生是一名隱士,雖然水鏡先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不願意將自己的才華和社會上的汙流之士混到一起於是就歸隱山林了,歸隱山林之後很多人都稱呼他叫做好好先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管別人和他說什麼事情他的回答都是好,曾經有一個人向他哭訴自己的至親去世了,但是水鏡先生什麼都沒說只是不斷地說好好好,水鏡先生說了這句話之後那個人感到非常生氣,於是就說他是一個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但是水鏡先生仍然只說好
  • 諸葛亮外號「臥龍」的由來:並非水鏡先生所創,而是此人的功勞
    臥龍,便是諸葛亮的外號;而鳳雛,則是龐統的外號。關於諸葛亮外號」臥龍「一事,後人可謂家喻戶曉,臥龍之名也是響徹三國。而諸葛亮為何號稱」臥龍「,」臥龍「的稱號又是誰率先提出,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基於此,本文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諸葛亮外號「臥龍」的由來。
  • 得臥龍鳳雛可得天下,劉備為何卻敗了?水鏡先生的下半句大有玄機
    ▲電視劇中水鏡先生就在那時候三國中有的一位很著名的隱士說出了一段話,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水鏡先生,當時劉備還在荊州的時候遇見了這個水鏡先生,他告訴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便可安天下▲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2劉備非常相信水鏡先生所說的話,所以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諸葛亮和龐統都招致了自己的麾下,但是只要對三國的解這段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最後劉備依然麼能成功
  • 為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不請水鏡先生?司馬徽他不香嗎
    劉備被蔡瑁追殺躍馬過檀溪,正漫無目的的走在回新野的路上,遇得司馬徽,司馬徽推薦了伏龍、鳳雛等皆為經綸濟世之大才,劉備後來得到了徐庶,又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那麼為何不直接多拜訪幾次司馬徽,請他出山輔佐呢?
  • 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水鏡先生說了一句話,後來竟然字字成真!
    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水鏡先生說了一句話,後來竟然字字成真!說起三國中最智慧的人,很多人都會想起臥龍先生諸葛亮,諸葛亮智慧過人,是一個很了不得的謀士。事實上,除了諸葛亮以外,三國中還有很多不世出的人才,就比如諸葛亮的師父,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是一個世外高人。據《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而臥龍,稱龐統為鳳雛,「得臥龍與鳳雛者可安天下」也是出自司馬徽之口。劉備落魄之時,司馬徽向其推薦了這兩人。水鏡先生有三個特點,第一就是博學多才。
  • 解密:水鏡先生告訴劉備的一句話,為何沒提到司馬懿呢?
    這個問題問的不奇怪,水鏡先生即司馬徽,為潁川名士。而司馬懿祖籍河內(河南焦作),潁川與河內相離很近,既然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為什麼從沒有提到司馬懿呢?雖然兩人都姓司馬,但是社會地位卻是不一樣的。司馬懿的家族司馬氏是潁川大族,其父司馬防為京兆尹,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可以說是個官宦世家。
  • 水鏡先生為什麼不推薦侄子司馬懿給劉備,反而推薦龐統和諸葛亮
    水鏡先生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隱士,傳弟子徐庶,龐統,諸葛亮三人。當年劉備避禍穎川時,遇見徐庶,後徐庶被曹操利用俆母騙回許昌。經徐庶推薦劉備去找恩師水鏡先生出山,結果被水鏡先生拒絕,推薦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給劉備。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方才建立偉業,借荊州而據益州,開蜀漢之新朝 。
  • 水鏡先生評諸葛亮誰厲害 鬼才不死臥龍不出怎麼說
    三國中有很多著名的謀士,這些謀士有很多都堪稱神機妙算,其中諸葛亮和郭嘉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兩人還有共同的朋友就是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對兩人的評價是什麼呢?   自古以來,「瑜亮之爭」、「諸馬之爭」的話題持續了很久,其實這兩個話題無可討論,周瑜被諸葛亮接連用計,奪去了荊州,司馬懿自不必說,在諸葛亮手下屢屢吃虧,最後還被遺體嚇跑。如果真的非要說諸葛亮哪裡不如司馬懿,那就是壽命吧。   在三國裡還有一位壽命更短的謀士,但他的智謀卻和諸葛亮有的一比,甚至更高明。
  • 預言三國鼎立格局,培養經綸濟世大才,水鏡先生為何自己不出山
    這二人是劉備奪得蜀漢江山的關鍵人物,諸葛亮一出山,劉備終於化弱勢為強勢,從屢戰屢敗的魔咒中走出來;龐統則是劉備攻取益州的頭號功臣,關鍵還替劉備擋了殺身之禍,英年早逝於落鳳坡。咱們再看水鏡先生的第二次出場,第二次出場是他去新野找徐庶,看看他在劉備那邊工作幹得如何。
  • 諸葛亮的師傅司馬徽,和司馬懿什麼關係?為什麼司馬徽不出山?
    凡位居此位者要麼乾脆自己當皇帝,要麼被皇帝幹掉,但是諸葛亮卻能與君和睦,互不猜忌,能做到這一點就相當令人敬佩。縱觀中國歷史,可以集智謀、權利、道德於一身的,僅有諸葛亮一人。很多人都好奇,這麼完美的一個人物,究竟有沒有師傅,他的師傅又是誰呢?諸葛亮的師傅到底是誰,有人說是他的嶽丈黃承彥,有人說是龐德公,還有人說是鄧公玖,但是最被認可的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 為何鬼谷子和水鏡先生都不出山?原來是有原因的,不愧是世外高人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能人,比較出名的就有鬼谷子和水鏡先生。這兩人極具神秘色彩,被譽為千古奇人,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他們培養出像孫臏、龐涓、諸葛亮、龐統、徐庶等得意弟子,個個是精英,也是當時的風雲人物。
  • 鬼谷子和水鏡先生,堪稱神人,為何一生都未出山?他們才是大智慧
    鬼谷子和水鏡先生,堪稱神人,為何一生都未出山?他們才是大智慧!古今中外,我們最不缺乏的就是有才華的人,鬼谷子和水鏡先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兩個人。像我們知道的孫臏、龐涓、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都是他們的得意弟子,每個人都是才能出眾。但是這麼厲害的兩個"神人",為什麼不去輔佐明君,施展自己的抱負呢?為何他們倆都都不出山?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不愧是世外高人鬼谷子的本名叫王詡,不僅通天徹地,智慧卓絕,還知曉世間萬物,因為住的地方在鬼谷,所以他稱自己為鬼谷先生,別人稱鬼谷子。
  • 三國裡水鏡先生描寫很少,他的能力比臥龍鳳雛如何?
    有"水鏡先生"之稱。無論史書還是演義,對於司馬徽記載的都不是很多。但從有限的資料來看,司馬徽的確是有學問,喜歡交往,對於名利也不是過於熱衷追逐。稱得上名士,但絕非隱士。沒有出來具體做事,很難說他能力到底如何,但看人也未必很清。首先,司馬徽也不是安於寂寞的人。他本是潁川人,這是曹操的勢力範圍。曹操正混得風生水起,唯才是舉,潁川的才俊,如荀彧、荀攸、戲志才、郭嘉等人都跟著曹操混,而且混得都不錯。
  • 諸葛亮的老師、「水鏡先生」司馬徽與司馬懿有什麼關係?
    在武侯諸葛亮的一生中,有兩位姓司馬的著名人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位是諸葛亮的老師和事業推薦人、荊州的客居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另一個是阻擋諸葛亮北伐的曹魏統帥、晉宣帝司馬懿。
  • 龐統臨死前的一句話,暗示出劉備不可能一統天下,只有諸葛亮明白
    這「臥龍鳳雛」說的便是諸葛亮和龐統。巧合的是他們還都是水鏡先生的徒弟。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兩位徒弟都如此厲害,那水鏡先生的實力可想而知。但這都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諸葛亮和龐統不僅師傅是同一個人,就連主公都是同一個人。天下的事就是這般的巧合。兩位智者的實力不相上下,誰可以活到最後,不僅要看劉備更加信任重用誰,還需要看天想要留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