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木林森其規模化生產帶動公司對晶片實行規模化採購,能夠從供應商處獲得較低的晶片價格,並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係, 穩定了公司晶片供應渠道及有效的降低晶片採購成本;其次,公司生產設備目前均已大規模實現全自動化生產,規模化生產能有效減少產品分攤的單位人工成本及製造費用,降低了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的市場 競爭力;再次,大規模的生產能力有助於公司擁有較高的市場影響力,從而促進行業協調發展。
雖然,木林森在製造方面採取了大量措施降低製造成本及其他經營性成本,然而其營業成本卻仍舊是在逐年上漲,且上漲幅度較大。木林森此番接連出售、清算並註銷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削減公司的經營成本,提高利潤。
另外,木林森清算並註銷部分子公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公司整體戰略及規劃的調整。從木林森財報上獲悉,過去木林森一直注重營銷渠道的建設,堅持建設多元化銷售渠道。近年來,在全民電商的氛圍下,LED傳統企業開始不斷涉足電商渠道,木林森也不例外。比如,當初成立木林森商務的主要目的便是為了拓展木林森LED成品的電商銷售平臺。
然而,隨著電商運營成本壓力持續加大,電商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甚至利潤難以維持電商本身運營。2016年7月,曾是LED電商「黑馬」品一照明的倒閉便折射出照明電商的運營難題。據品一照明董事長梁榮華接受媒體採訪時的估算,電商品牌的運營成本大致如下:人工11%、天貓扣點5.5%、推廣成本15%、快遞12%、售後2%、財務成本2%、水電房租2%,在平臺上做銷售,如果沒有50%以上的毛利率,電商品牌是根本沒有辦法持續經營的。而木林森商務也處於持續3年虧損的狀態,這也給公司運營帶來一定的壓力。
基於照明電商的現狀,木林森擬將部分產品的銷售模式由直銷轉型為經銷。因而,隨著公司整體戰略及規劃的調整,之前一手建立起來的部分直銷渠道及子公司也顯得多餘,不僅無法創造利潤,反而會演變成為發展「累贅」。基於這樣的情況,木林森頻頻清算並註銷部分子公司也就順理成章。
無論是當初建立渠道、成立子公司,還是現在對部分子公司進行清算並註銷,都是基於公司整體戰略及規劃考量的。不同發展時期,企業有著不同的發展需求,只要能夠順應時代發展,任何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策略及調整,都是應該給予肯定。對於木林森的此番調整,筆者也希望其能夠在發展的道路上,率先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