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脂肪餵給了誰?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2020-12-26 太陽能信息網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

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

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單位開展了2015—2019年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形成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表明,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

「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食堂、餐館、加工食品中的油、鹽應引起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和用油量仍遠高於推薦值,這些都是報告提示的健康挑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解讀報告時表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趙文華說。

脂肪「餵肥」了癌細胞?對付癌症需要預防早診早治

日前,一項刊登在《細胞》雜誌的動物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肥胖,會助長癌細胞的生長,而讓腫瘤內部的免疫細胞「挨餓」。

此次報告的數據表明,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居民癌症發病率為293.9/100000,仍呈上升趨勢。此外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8.2%、0歲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13.6%,這些結果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均有所上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我國癌症有自己的特點,發病前幾位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是預後比較差的,比如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都是預後比較差的。尤其發現癌症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難以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赫捷呼籲,要想提高癌症生存率,需要預防和早診早治是比較關鍵的。應不斷擴大篩查服務供給。目前,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將高危人群結直腸癌等重點癌症篩查納入地方公共衛生項目或政府民生項目,免費向居民提供。此外,通過不斷提升篩查服務能力,積極探索推廣篩查適宜技術,探索符合我國國情、適合我國人群的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模式。

全民關注養生,卻沒全做對

全民關注養生知識,為什麼數據還是顯示慢性病發病率在增加呢?

「大家現在都非常關注健康知識方面的書或者App等網上知識,但是有些書、有些網上的知識不一定科學。」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介紹,健康要做好幾個基本要領,即每天至少要吃夠12種以上的東西,包括主食、副食、水果、堅果等,每周應該不少於25種;把零散的時間擠出來運動,不必安排大塊時間;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和同事、家人、孩子面對面的交流,將對減負、減輕心理壓力產生很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本報記者 張佳星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_推薦_濰坊傳媒...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
  • 過半成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
  • 超重肥胖標準測量方式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超重肥胖標準是多少以及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減肥。超重肥胖標準體質指數法重度肥胖可以一目了然,但大多數人需要測量身高和體重,以估計是否有異常的體重問題。腰圍法腰部大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來衡量腹部肥胖,一周的腰圍指的是腰直徑和長度。目前接受的腰圍測量腹部脂肪的積累級別的最簡單實用的指數,身體儲存脂肪的分布,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程度的肥胖和疾病之間相關性有較強的相關性,不是太高BMI,腹部脂肪增加(似乎是獨立的危險因素,同時使用WC和BMI可以更好地估計與多種慢性疾病。
  • 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胖子!中國過半成年人超重,必須重視這3點
    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超過了50%,達到歷史新高。這一下在網上就炸開鍋了,網友紛紛討論,表示「還好,原來胖的不止我一個。」「看到大家都胖了我就放心了。」「當初咱們還笑美國人的肥胖率來著,沒想到現在中國也趕上人家了。」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胖子!中國過半成年人朝中,必須重視這3點。報告顯示,我國肥胖發生率目前主要集中於成年人,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率正常。這代表什麼?
  • 半數以上中國人超重……
    同時出爐的還有平均體重,男性69.6千克,女性59千克,相較2015年均有增長。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本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不健康飲食和靜態生活方式,我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存在肥胖或超重問題。
  • 中國成年人現在的身高體重有新標準,你符合標準嗎?
    ,如果我們能夠健康生活,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飲食結構中脂肪功能比在上升,食用鹽油過量,外出就餐外賣增多,含糖飲料增加,身體活動嚴重不足等等2、超重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上升,生活節奏過快,加上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導致超重肥胖持續上升,成年人的肥胖率達到了50%。
  • 他們的肚子到底是被誰搞大的?
    其實胖起來的時候,沒有一塊肥肉是無辜的,脂肪的增長一般都是全身性的。不過對於男同胞而言,有個地方是例外,那就是腹部。由於男性體內激素水平的影響,脂肪更容易囤積在男人的腹部。內臟脂肪過多積累,會產生大量的游離脂肪酸,過多的游離脂肪酸將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導致促進尿酸合成的酶類功能亢進,導致尿酸產生增加。除此之外,新研究表明:腹部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有15種以上導致死亡的疾病與腹部肥胖有直接關係,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栓塞、乳腺癌、肝腎衰竭等。
  • 從低脂到生酮飲食,脂肪不是肥胖真兇
    美國政府首次建議人們多吃蔬果穀物和肉類,少吃高脂肪食物,並喝脫脂奶,而不是全脂牛奶。隨後,有實驗人員對這篇心血管進行了跟蹤調查,提出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單獨因素之一,而低脂飲食不但可以降低疾病風險,也降低了肥胖症機率。自此,食物中的脂肪成為全美人民的飲食公敵。
  • 怎樣快速減掉5斤純脂肪?這個方法最有效,一定要知道
    然後後臺有留言說:「BMI不準確。」因為BMI指數沒有考慮到人體骨骼、肌肉和脂肪的相對比例,(骨骼壯、肌肉結實、脂肪含量低的人BMI指數就會很高)這個重要因素。這樣一來,經常健身的人或者肉肉結實的人就避免不了被錯誤地歸類為超重甚至肥胖。
  • 吃進去的脂肪,慢慢「餵飽」癌細胞!這樣做降低風險
    知道我國有多少胖子嗎?據2020版《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超過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為探究肥胖是如何影響腫瘤發展的,研究者將小鼠分為兩組,第一組是實驗組,餵食高脂肪食物;第二組為對照組,飲食正常。 持續餵養後,研究者發現第一組小鼠迅速變胖,之後研究者給兩組小鼠注射了癌細胞,結果發現接受高脂肪飲食的小鼠,腫瘤生長速度更快!
  • 明星帶火的直筒褲新穿法,適用所有體型的女生,新年造型有救了
    上圖這個搭配單看照片好像是沒什麼問題,闊腿褲好像使腿長比例增加了,但是你設想一下照片中她走動起來的狀態:小細腰顯得腰胯更寬、整體重心全都跑到胯部上面了,腿長好像也頓時不香了。為什麼會有這種視覺效果呢?因為直筒褲的關鍵點就在於人的腰胯之上。如果一個女孩子整體骨架、腰胯圍度較小的話,穿上直筒褲是可以很顯瘦的,腿上稍微有肉也是沒關係的。
  • 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是低脂肪飲食,哪個更利於減肥?
    減肥是個老話題,為美麗、為健康總有一款為自己。很多人寄希望於少吃,也有人寄希望於甩汗,還有人想盡辦法提高基礎代謝率。不管怎樣,吃,總是人們繞不開的話題。時下流行的飲食模式哪種更適合減肥?有研究顯示,比較了四種流行的飲食模式——阿特金斯(低碳水化合物)、Zone(低碳水化合物)、Ornish(純素食/低脂肪)和LEARN(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 ——對311例超重的絕經前女性體重變化和相關風險因素的影響。研究發現,體重變化存在著巨大的個體差異。例如,一些女性減掉了55磅,而另一些則增加了20磅[1]。怎麼會這樣?
  • 肥胖與癌症的關係:多餘脂肪助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加速腫瘤生長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自 1975 年以來,世界肥胖人數已增長近 3 倍;2016 年,18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 19 億人超重,其中超過 6.5 億人肥胖,超過 3.4 億名 5-19 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5-19 歲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率從 1975 年的僅 4% 大幅上升到 2016 年的 18% 以上,其中男孩和女孩中的上升情況類似
  • 美媒:抑鬱症或與飲食結構息息相關
    中國日報網3月15日電(黃碩)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3月14日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超過1600萬美國成年人在過去一年中有抑鬱症發作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抑鬱症等精神疾病?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營養精神病學正著眼於研究飲食和精神健康的關係。
  • 肥胖增加13種癌症風險,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由於飲食習慣變化,高能量、低營養食物增加,同時體力活動減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超重(25kg/㎡≤體重指數[BMI]<30kg/㎡)或肥胖(BMI≥30kg/㎡)的患病率一直在增加。根據一份發表於知名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的研究顯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超重或肥胖與13種癌症風險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包括絕經後乳腺癌、結直腸癌、腎癌、肝癌、食管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胃賁門癌、甲狀腺癌、子宮內膜癌、腦膜瘤、多發性骨髓瘤和膽囊癌。
  • 多場景海量教學內容 開言英語讓成年人找到英語學習正確打開方式
    國內知名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開言英語完全從實戰出發,通過多場景的海量教學內容,幫助成年人高效、快速的提升英語口語能力,找到學習英語的正確打開方式。減肥、控體重是全世界人民都關心的話題,和老外尤其是北美人聊這個話題時,可千萬不要直接說人家胖,開言英語告訴你關於減肥、控體重的知識點有這些:01.
  • 對抗肥胖,用高蛋白全飲食替代品靠譜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膳食結構的改變,超重及肥胖人口佔比不斷增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現階段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有蔓延趨勢。截至2016年,超過19億成年人超重,其中,超過6.5億患有肥胖症,而肥胖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高發病率密切相關,因此肥胖確實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在對抗肥胖的策略中,完全飲食替代已成為越來越流行的手段,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用營養配方食品替代整體飲食模式。還有一種流行的體重管理策略是高蛋白飲食,它通過增加飽腹感、能量消耗和保持或增加無脂肪體重的能力來促進體重減輕和體重維持。
  • 想減肥,用高蛋白全飲食替代品靠譜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超重及肥胖人口佔比不斷增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現階段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有蔓延趨勢。
  • 掌握飲食三要訣避免孕期超重
    □北京市西城區民政中醫門診部曹淑芬    很多孕媽媽擔心胎兒營養不夠,一不小心就過量飲食,導致體重快速增加,然而超重會影響孕婦及胎兒健康。掌握飲食三要訣,有助避免孕期超重。在懷孕初期可能會有孕吐或噁心等不適現象,早晨可以吃一些全穀類食物,如地瓜、馬鈴薯、雜糧饅頭,避免空腹攝取飲品。豆漿和牛奶儘量在兩餐間攝取,少量多餐,多選低脂的食物,如魚類或豆腐,攝取菠菜、空心菜等綠色蔬菜,補充足量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