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433
▼
解放之前
洪江的丐幫曾盛極一時
與其說他們是丐幫
其實過的生活比普通老百姓要好很多
甚至於很多豪門大戶
都要看丐幫的臉色
至於原因
就跟我們一起邊聽邊看吧
⬇
朗誦:故事遊主播檀孝文
乞丐,本屬於苦難階級。但在明、清、民國時期的洪江乞丐卻養尊處優,生活得很舒適。洪江自古就是繁華商市,富得流油的商賈比比皆是。這就為一大群乞丐,提供了最優越的寄生條件。漸漸地乞丐因勢結成丐幫。
洪江丐幫是個嚴密的組織,幫主都是江湖中人,誰也不敢惹的角色。因此,洪江丐幫常橫行各商業碼頭,勒收「路頭錢」,凡外地商人的貨船一下坡,就得向他們納資,否則貨物不許起卸上岸。每當大戶人家操辦喜事或慶弔喪事,丐幫都要來大吃大喝一頓,主人也不敢作聲。
逢年過節,闊富人家更是得主動向乞丐幫納資,之後由乞丐幫主發給憑單,貼在門上,方可避免乞丐的騷擾。
當然,洪江丐幫也有幫規,重義氣講信用,奉行「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做法。有些商家利用這點:讓他們去追討死帳、爛帳。
總之,那個年代不管是弱勢群體,還是強勢群體,都有自己的謀生手段,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乞丐入幫或退幫可以自由選擇。而幫主和團頭亦可以找女人成家,生兒育女。他們其實與一般的公子哥兒,並無差別。直到解放之後,丐幫才漸漸絕跡。
老洪江 · 丐幫
作者:廖開順
在舊時代,洪江人家操辦婚喪之類的大事,常常有一些不請自到的閒散人等,衣著破舊而汙漬,幫著主事人忙碌。一些費體力或者髒亂的雜事,他們搶著去做。這些人多來自「丐幫」。
前幾年家母去世,也還有幾位這樣的幫工,從守靈、上山到打掃靈堂,都幫著做事。也不提工錢,只是跟著用餐,收受些香菸而已。似乎有個領頭的,晚上從別處來過,向他們吩咐事情。喪事辦完後,還有一個中年男子留下來,主動把靈堂坪地打掃得乾乾淨淨。他說來自四川,出門討口吃的,我給他一百元,他連聲道謝,其實我更感謝他。洪江人稱他們為丐幫,其實不是真正的丐幫。中國的丐幫早就消逝了。
《清明上河圖》中的乞丐
↓
中國最早的丐幫,出現於唐懿宗乾府四年(877年)七月十五日。宋代經濟發達,丐幫更多。宋元話本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寫了杭州城的乞丐團頭金老大。他手裡有個杆子,象徵幫主的權力,還有鞭子,用來執行幫規。
第6代丐幫幫主喬峰
↓
廣義的丐幫,名稱繁多,狹義的丐幫,專指叫做丐幫的組織,也就是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所寫的丐幫,以及代代相傳的幫主,其中以洪七公最有名。黃蓉給洪七公做「叫花雞」吃,引誘他把武藝傳授給郭靖。叫花雞是叫花子偷了雞的簡易吃法,把殺死整好的整雞,層層糊上溼黃泥,放到火裡烤熟,別有原生態香味。如今被商家炒作銷賣,雖然不上酒席,卻是一味仿古的好熟食。
第18代丐幫幫主洪七公
↓
清代中後期到民國,廣義的丐幫越來越多。南方著名的丐幫,有湖北的「羅筐會」,江西的「邊錢會」,閩贛浙三省交界處的「花子會」、「食巴會」等。丐幫寄生於富庶的城鎮,洪江號稱「小南京」,自然多有丐幫活動。
洪七公叫花雞
↓
洪江清代丐幫難以考證。民國的丐幫,據會同縣史志作者資料,有叫「草靶行」的丐幫,形成於民國初期,覆蓋會同、黔陽、靖縣、通道四縣,洪江丐幫是其中的分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發展為嚴密的組織,以內部密語「行話」的形成為標誌。中國廣義的丐幫,大致有民間型、官辦型或半官辦型、社團型三種。後兩種丐幫更可怕,官府控制或半控制的,乞丐沒有任何權利或權利很小;社團型為黑社會,以行乞為名,實施行盜搶劫。草靶行屬於民間型丐幫。
丐幫秘笈
↓
草靶行的乞丐都來自被生活所迫的窮人,無人撫養的孤兒,鰥寡殘疾人等。乞丐也有尊嚴,自稱「西行人」,很有行乞不歸的悲壯。也與「東行人」的名稱相對應,東行是算命、卜卦、測風水之類。西行、東行、青幫、紅幫,是民國時期洪江與周邊縣份的四大幫會。新中國成立後全部解散或取締。
民國時期,會同、黔陽、靖縣、通道四縣有2300多西行人,其中800多圈內人。圈內人類似現在的「會員」,更是職業乞丐。草靶行有嚴格的宗旨、行規。有各地的掌管人,管理各地的乞討和管理事務。洪江丐幫屬於草靶行會同縣分支,有圈內人200餘人,圈外的西行人更多,主要在富庶的洪江、若水和會同縣城行乞,在廟宇固定駐紮。
民國丐幫頭領戴天理,抗日英雄
↓
民國中後期,草靶行發展為一股很強的乞丐勢力,可以承攬「包臺子」型的乞討業務。凡是有錢的大戶人家,紅白喜事、添丁祝壽、喬遷升官,打醮還願等,雜活都要交給丐幫承包,給予施捨。比如會同縣炮團鄉蔣運藻還「萬人願」,包臺米22擔。坪村張湯銘家娶媳婦,包臺米5擔、銀洋100元。一般平民人家,丐幫不去包臺子,只是零星乞討。
第55代丐幫幫主蘇察哈爾燦
↓
如果富家或者地方勢力對丐幫鄙視或打壓,丐幫自有辦法報復。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冬天,會同坪村有一戶張家娶媳婦,杜文明等8名乞丐自願抬嫁妝,被安排在側廳開餐,卻是粗茶淡飯,而正廳的餐桌擺滿山珍海味,雞鴨魚肉齊全。乞丐們一怒之下,掀翻側廳和正廳十幾桌酒菜,怒目而去。第二天從鄰縣趕來幾百乞丐,到張家門口吵鬧。張家只得當眾認錯,以賓客酒席款待,還打發幾百乞丐的路費,才算完事。
丐幫降龍十八掌
↓
草靶行也與其他幫會聯手復仇。1947年冬初,會同縣坪村龍光漢的老婆背著兒子龍家毛,到黔陽縣沿河鄉張保長家討喜酒吃。乞丐很多,張保長醉酒後在床上休息,嫌乞丐吵鬧,隨手掏槍打死了龍家毛。丐幫請來芷江楚漢宮楊永清,指令張保長買最好的棺材厚葬死者,還要等鄰縣乞丐到齊才能下葬。三千乞丐在張家大吃10天,吃窮了張保長。張保長有一妻二妾,命令他只能留下一個結髮妻子,其餘二妾,一個改嫁給芷江碧湧楊老么,另一個改嫁給坪村野豬塘秦老滿。
第20代丐幫幫主魯有腳
↓
中國丐幫有很多著名的幫主,既是乞丐,又是土豪。比如近代廣州丐幫關帝廳的乞丐皇帝陳起風,佔有華林寺精舍,有幾房妻妾,分住附近的豪宅。陳起風身穿綾羅綢帶,佩戴金表金鍊,褲頭掛滿玉佩,手執長煙筒,特別愛吃狗肉,常常宴請賓客,大醉而歸。當然,丐幫幫主都有不平凡的經歷和手段。
第33代丐幫幫主解風
↓
洪江與周邊縣份丐幫的幫主叫「行頭」,草靶行最後的行頭叫杜文明,安徽定遠縣人。19歲被抓壯丁,當兵12年。民國二十年(1931年),杜文明與一起當兵的王平安從廣西逃奔,在長安六府苗族老人秦國朝的窯洞安身。他們向秦國朝學蛇醫和燒磚瓦三年,謝師做工一年。1935年靠沿途賣藝乞討,來到靖州,投宿靖州江東的西風庵。
第8代丐幫幫主汪劍通
↓
1936—1937年,杜文明寄住靖州西風庵,有80餘名乞丐。當年靖州也是繁榮商鎮。石玉和是草靶行總頭領,看重杜文明的為人和本領,與杜文明結拜為兄弟。他們從西風庵「開舵」——搬家,北上會同。一個月後,石玉和赴洪江「穩舵」——住家,把黔陽、會同、靖縣、通道四縣草靶行的事務交給杜文明掌管。每年包臺子的收入,交給石玉和百分之二十,作為圈內人養老送葬之用。實際上,石玉和以老幫主資歷和大哥身份,在草靶行的地位至高無上,親自坐鎮洪江,又控制了最大的財源。把行頭位子讓給杜文明,則是深謀遠慮,為丐幫培養接班人。
靖州古蹟馬王橋
↓
1939年,杜文明從靖州開舵,來到會同坪村中村團門前大廟穩舵住家。坪村有圈內乞丐30餘人,由張老五掌管。杜文明以行話拜見張老五:
錦緞襪子漢妝鞋,小弟初到貴地來。一來小弟無交待,二來小弟無口才。三來小弟見識短,四來小弟遠方來。/孟子見梁惠王,稟安稟報說比方。聞聽你的碼頭人多廣,紅旗黑旗要包祥。講的不是請原諒,喘的不是要海量。
張老五也用行話對答,並與杜文明結為兄弟,張老五為兄。杜文明掌管四縣,張老五掌管會同縣。洪江丐幫在名義上歸會同張老五和洪江胡海雲掌管,實際上有石玉和直接穩舵控制。
會同縣坪村,當年丐幫的集中地
↓
1946年秋季是草靶行丐幫組織成熟的時候。石玉和從洪江來到坪村,召集全縣丐幫200餘人,在大廟超拔(分封)兄弟,像梁山英雄排座次:坐堂大哥石玉和、行堂張老五、二哥胡海雲(住洪江)、羅老九(沅陵人)、麼滿代隆貴(新化人,住木臻橋)等。石玉和授權由最小的麼哥宣讀安位令,安位令顯示長幼有別。
喜言開,笑言開,撩衣一步進金階。弟進金階無別事,大哥要我安位來。大哥請坐金交椅,二哥請坐虎將臺。三哥請坐帷幄帳,五哥請坐中軍臺。六八九排一齊坐,麼滿十排無坐位。站班護維理應該。龍歸龍位,虎歸將臺。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雲南大理舉行「花子會」
↓
坪村大會還宣讀山堂規約的「五不準」:
一不準丟人賣客;二不準找馬郎(調戲婦女);三不準倒穿花鞋;四不準走黑線(偷盜);五不準梅子上線接客(攔路搶劫)。如有人違犯,該開片的開片(殺頭),該除根的除根(挖眼睛、剁腳抽筋),決不寬容。
四縣掌管人分別是:黔陽縣張擺子(三哥),會同縣李老五,靖縣陳九九(芷江人),通道縣楊漢清(老六)。各縣掌管人負責處理西行人在境內的一般事務,並在年終時按規定上交包臺費給杜文明,由杜文明總管全幫事務。
大理「花子會」紀念地藏王誕辰
↓
草靶行還有其他行規,比如,包臺子有「一包」,包西行圈內人;「三不包」,不包瘸子瞎子、拖娘背崽、上下過路客人。有「三不討」:不討高臺戲子、過江渡子、守牢禁子。
各地包臺子所得的糧錢,按規定上交給杜文明一定的比例,其餘的錢物全歸所在地的西行圈內人分享。杜文明每年上交給石玉和的的銀洋上百,作為全行的備用資金。
丐幫喬峰因為沒有鐵桿班底而失敗
↓
1946年的坪村大會,是草靶行的組織和規範都更加完善的大會。有可能從民間型向半官辦型發展,因為臨近解放,國民黨白崇禧在湘西籠絡社會力量,企圖抵抗解放軍進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丐幫全部解散。舊中國的丐幫,是最底層、最卑微的乞丐草根,「抱團取暖」的生存方式,也是舊社會的惡之花。當代也還有丐幫式的人物,浪跡天涯,以乞討為生,但是不會再興起丐幫。
部分來源:故事遊
謹向《蠻地之血》作者和其他資料與圖片作者致謝
編輯:洪小編
熱門
2019春節丨大咖拜年
洪江協會拜年丨《從心所欲》丨八月天天樂
煙雨洪江震撼來襲丨《我和我的祖國》
2020怎麼幹丨重點項目丨洪江版《南山南》
全域旅遊規劃丨航拍洪江丨洪江美食丨3614
當成都遇見洪江丨巷子裡的洪江話丨洪江本土難題
洪江是哪個省的丨教毛毛港洪江話丨笑死個人
洪江邀請函丨補雞子和葉嘎丨洪江全景圖
···································
部分洪江人專題
張金福丨林剛丨楊蘭丨李衛東丨李肅珍丨曹劍丨滕召華丨朱藝丹丨易粒沙丨劉孝龍丨趙亞米丨朱普焯丨沈秋林丨向俊丨吳丹丨楊仁洲丨顧清揚丨劉國棟丨郭承皓丨王德福丨嵇飛丨薛虹丨盧小娜丨粟輝丨周春華丨朱建軍丨王一丁丨曾照輝丨劉亞瓊丨李輝桓丨陽惠生丨町安扣丨佘小平丨楊驪珠丨何如瑩丨唐夜龍丨劉朝暉丨李雲蘭丨蔡自德丨陳善儀丨陳玉慶丨曾惠初丨林昭朗丨陳少雲丨畢維德丨王秉鏙丨楊光明丨肖激文丨吳兆麟丨沈家莊丨薛根生丨楊思喜丨向培均丨任洪明丨梁真香丨張帆丨李崢丨陳穎萍丨陸莎莎丨丁宏翔丨梁華陵丨...(持續更新中,如果您也想尋求報導請聯繫)
···································
聯繫
洪小編:hongjiangweixin
安安:505808935
···································
投稿
12102179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