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錢幣為什麼曾佔領清朝市場?

2021-01-07 騰訊網

[摘要]乾隆年間,許多日本人到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經商,他們在交易時都使用「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進行交易,時間一長,當地的中國人也開始大量使用這種日本錢幣,不再使用清朝政府發行的中國錢幣。

清朝乾隆年間,一種名為「寬永通寶」的日本錢幣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民間廣為使用,後來,「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竟然佔領了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的貨幣流通渠道,把清政府發行的錢幣擠出了當地的貨幣流通市場,情況一度告急。

「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上的「寬永」二字是當時日本的紀年,其錢文為「寬永通寶」。乾隆年間,許多日本人到我國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經商,他們在商業活動中都使用「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進行交易,想讓日本錢幣控制中國沿海地區的市場。時間一長,當地的中國人也開始大量使用這種日本錢幣,不再使用清朝政府發行的中國錢幣。後來,還出現了一種更為嚴重的情況,有些日本的不法商人見日本錢幣在沿海地區流行甚廣,就開始私鑄這種名為「寬永通寶」的日本錢幣,大肆買賣,嚴重幹擾了沿海地區的市場秩序,使得清政府在沿海地區的各項收入銳減。

當時的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莊有恭向乾隆皇帝上奏道:「此種錢文(指「寬永通寶」),乃東洋倭人所鑄,由商船帶回,漏入中土,因定嚴禁商舶攜帶倭錢,及零星散布者,官為收買之例。」

清朝的文人朱彝尊的文集內有《吾妻鏡》一文,其中有「寬永三年序」的文字,這「寬永三年」就是日本的紀年,朱彝尊這位文人是江南人,他竟然在序言中使用日本的紀年來標註自己寫文章的時間,足見「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在中國沿海地區的影響之大。

清朝乾隆年間的翰林院編修徐葆光在《中山傳信錄》中說:「市中皆行寬永通寶」,意思是,當時的市場上使用的都是「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這種事情在記載乾隆皇帝事跡的《高宗實錄》中也有提及。清朝的官員汪輝祖在《夢痕錄》中說,徐葆光能在書中寫出「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佔領中國市場的情況,贏得了時任兩江總督尹繼善的褒賞,並說了「宰相須用讀書人,作官作幕尤不能不用讀書人」的話。

乾隆皇帝聞知這種情況後,立刻下旨命令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的總督和巡撫,大力打擊使用「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的非法活動,嚴懲那些私自鑄造日本錢幣在中國地區進行買賣、幹擾經濟秩序的非法商人,嚴禁使用日本錢幣,嚴懲在中國進行非法經營活動的日本商人。

由於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視,再加上沿海地區官員的積極整治,「寬永通寶」這種日本錢幣很快就在沿海地區的市場上銷聲匿跡。(文/王吳軍)

相關焦點

  • 日本珍稀錢幣──圓龍洋,市場價值極高
    明治三十年,日本實驗金本位制,並刊行1元,1萬元等面值的金幣,次年停鑄銀元。這一措施引起日本人的極大恐慌,他們紛紛拋售銀元,套購黃金。值得一提的是,珍品類古錢幣是其中升值最快的,而且在市場上很是受接待,漲幅很大,拍賣會上更是閃灼全場。
  • 曾是我國第一大島,被俄國佔領後探明大量石油,日本曾想偷偷佔領
    如果說日本是個犯了罪的國家的話,說不定會對日本更加憤怒,這個國家不太有名,這是俄羅斯的前身——蘇聯和之前的帝政俄羅斯,從十九世紀開始,俄羅斯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和非法手段,在清朝時期,割據了東北大部分地區的土地。
  • 為什麼清朝銅錢比宋朝的更值錢?
    對於喜歡中國古錢幣的朋友們來說,清朝和宋朝這兩個朝代出現的頻率明顯要高於其他時期,很多人都說玩錢幣應該先從這兩個朝代開始。但是文瀚樂拍發現,雖然清朝距離我們更近一些,但清朝銅錢整體的價格要明顯高於宋朝,為什麼會這樣呢?
  • 俄國佔領庫頁島時,清朝還很發達,為何卻坐等俄國全部佔去
    (庫頁島區位圖)後來,俄羅斯在戰略庫頁島的時候,清朝還比較發達。既然清朝還比較發達,為什麼會讓俄羅斯佔去呢?後來到了1616年,庫頁島被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佔領。清軍入關後統一全國,庫頁島也被划進了清朝版圖。不過,清政府自從佔領庫頁島之後,卻一直沒有在島上進行駐軍。而這就給了俄國人入侵的機會。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中明確指出,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都為中國領土。
  • 為什麼日本密謀清朝東北領土被揭露?一本書捍衛一塊國土成傳奇
    在唐代以前,歷朝歷代是不承認「日本」這個說法的,那時史書上稱他們為「倭奴」。也就是這群倭人,在唐朝得到「日本」的賜名後,明朝時期經常侵擾我國沿海地區百姓,到了清朝末年更是直接侵略我國領土。為什麼日本人總是以侵略中國為目標呢?
  • 日本在抗日戰爭期間為什麼沒有佔領澳門?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籤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闢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1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
  • 抗戰的時候,為什麼日本始終沒有佔領陝西?
    抗戰時期,日本大舉入侵中國,中國東部和中部省份紛紛陷落,但地處中部的陝西卻一直安然無疑,直到日本投降日軍也沒有佔領陝西的一座城。那麼為什麼日本沒有佔領陝西呢?第一,陝西地處中國西北,地瘠民貧,位置偏僻,又缺少日本急需的石油、橡膠、煤炭等資源,日本人認為拿下意義不大,反而需要分散有限的兵力。當時日本的目標是重慶和東南亞,對於陝西日本人興趣不大。第二,陝西是重慶的北方門戶,也是延安所在,國軍和共軍都在陝西部署了重兵,蔣介石還特意組建了第八和第十戰區專門負責防陝西防務。
  • 大日本大正十年一錢幣,品鑑
    大正」是日本第123代天皇嘉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是日本第245個年號。使用時間為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共計15年,這一個年號過去曾四次被選為候補,於明治改元時採用。近年,錢幣收藏市場火熱,一枚小小的錢幣,往往能引起炙熱的競買場面,動輒成交價格達到數萬元,數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的高價,罕見光緒元寶和高品級光緒元寶更是高價難求!  近幾年來,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一直是熱門話題,起初這類市場還未形成一個風潮,多數人對於古錢幣的價值不知。
  • 在清朝,如果收藏這種錢幣,會被誅滅九族
    他們路過小李身邊時,小李看到託盤上擺的竟是寫有「西王賞功」的金、銀、銅三種質地的錢幣。「原來這些錢幣真的就是張獻忠用來獎賞下屬的。」「中軍王尚禮,立奇功,獎金幣一枚!前軍王定國,立首功,獎銀幣一枚!李定國,立次功,獎銅幣一枚!……」
  • 一個時代的遺憾,琉球國曾是中國的藩屬,卻被日本佔領
    所以,三年之後,也就是1875年,明治天皇命令琉球不得向清政府納貢,不得使用清朝的年號,並且此後對華貿易都必須由日本方面來負責。這就是日本吞併琉球的第二步棋,阻斷琉球與宗主國中國的關係。 沒想到一向軟弱的琉球,這一次不答應了。
  • 唯一被日本滅國的國家,曾是中國屬國,後被日本佔領至今
    然而島國的局限性,在此時卻暴露出來,仔細看地圖就知道,日本東邊靠近太平洋,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西邊又是中國的清王朝和沙皇俄國,當時的朝鮮,也是中國的附屬國,以當時日本的國力,想向西推進,無疑也是不太現實。鑑於這種情況,日本就將矛頭對準了南部的島國:琉球國。
  • 清朝為什麼沒有倭寇作亂?那個時候日本在幹什麼?
    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沒有倭患,那是因為明朝萬曆年間,中朝聯軍擊潰了豐臣秀吉的日本侵朝軍隊,日本內部為了爭奪幕府的控制權的關原合戰,自己內部消耗過大,自己需要休養生息,西方文明的介入也導致日本進入鎖國時代。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其實日本兵沒有真正地把東北「還」給清朝,所謂的還給清朝,也只是做做樣子,當時清政府從日本手上接管的東北地區,其控制權實際上還是在日本手上。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
  • 此島曾是中國領土,比臺灣還大,曾被日本佔領,後被蘇聯吞併
    此地曾是中國領土,比臺灣島還大,被日本佔領過,如今歸屬俄羅斯。這個地方就是庫頁島。說起庫頁島,熟悉近代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庫頁島曾是中國的領土,如今被叫做薩哈林島,屬於俄羅斯領土。庫頁島位於黑龍江(阿穆爾河)出海口東部、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拉彼魯茲海峽(宗谷海峽)與日本北海道相對。現存可證實中國最早管理兩塊碑:一為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的《永寧寺記》,一為宣德八年(1433年)的《重建永寧寺記》,均系明朝宦官亦失哈奉旨巡視奴兒幹都司時豎立的。
  • 日本佔領下的庫頁島:資源豐富,曾是中國最大島嶼,圖8暴露野心
    【日本人的事務所】庫頁島,曾是中國第一大島嶼,自然資源非常豐富。1858年和1860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迫使清廷割讓庫頁島。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通過《樸茨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區域的統治。
  • 清朝錢幣鑄造特點
    清代鹹豐錢幣材不統一,有黃銅,紅銅,青銅,各地根據材料的來源,無定製。同時還鑄有鐵錢,鉛錢,混雜其間。錢體的大小,重量沒有統一規定,一般早期鑄造的錢體碩大,晚期鑄造的錢體偏小。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重新統一新疆,並在新疆鑄行方孔圓錢,一直到清末。新疆地區的清錢專用純銅製造,形成獨特風格的紅錢體系。
  • 中國有座城市,地理位置險要,二戰中日本卻始終不敢佔領
    而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社會,戰亂不斷,先是清朝的滅亡,接著是孫中山和袁世凱糾纏數年的拉鋸戰。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的勢力掌握了中國的大局勢,各個軍閥各自為戰,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上演了好幾場規模浩大的軍閥混戰,而這也從客觀上給了日本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 當年日本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唯獨這個省份得以倖免
    當年日本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唯獨這個省份得以倖免,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佔領了我們國家的一半。幾乎所有東南沿海地區都淪陷了,但有一個省從未被完全佔領,最多只有18.5%的土地被佔領。這個省是福建。日本全面入侵中國期間,福建沒有被完全佔領的原因有很多複雜的因素。
  •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日本卻由美國單獨佔領
    在1879年被日本吞併的琉球群島迄今仍處於日本治下,同時日本本土也從沒被多個國家佔領並人為地將其分裂。然而事實上當年反法西斯同盟國曾針對亞洲太平洋戰場的日本制定過類似於德國的分區佔領計劃。1945年昔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已是強弩之末:日本國內經濟已完全處於滿負荷運轉,人力資源已近枯竭,幾乎所有具備作戰能力的成年男性都被徵召,國內留下的儘是一班老弱婦孺。
  • 日本為了佔領東北,竟然想移民佔領,結局大快人心
    驕傲自滿只會使人落後,清朝的滅亡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閉關鎖國的政策讓中國最後陷入了泥潭之中,西方各國都緊盯著中國這塊刀俎上的魚肉,而中國緊閉的大門也終於被西方列強破門而入。這場地震給日本人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日本人深切地感受到國土的狹小,資源的匱乏,為了要開拓生存空間,日本盯上了資源豐富的中國。在這場大地震發生之前,日本就曾多次試探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