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不少家長會趁著空閒時間和孩子一起養動物,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耐心。而這兩年隨著社交網絡和短視頻APP的火熱,家長們已經不滿足於貓、狗這些常見寵物,開始飼養「異寵」。
顧名思義,異寵即異型寵物、另類寵物,打破了貓、狗、鳥、觀賞魚類所構架的寵物市場傳統格局,正在成為當前年輕人的新時尚。然而,飼養異寵是否合法?飼養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飼養異寵成都市新時尚
今年暑假,一款名為「螞蟻工坊」的兒童玩具在短視頻APP走紅,不少家長從網上買來給孩子玩,家住巴南區的趙亦虹就是其中之一。趙亦虹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沒多少機會在大自然觀察小動物,一群小小的螞蟻養在玻璃「工坊」裡,孩子不僅可以餵它們吃食物,還可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
30歲的可樂媽養的寵物就比螞蟻大多了,一年前她從網絡上購買了一隻刺蝟,取名為「可樂」,「養新奇的動物感覺很時尚,刺蝟不用像養貓、狗一樣費心,養起來很省事,長得也很可愛。」可樂媽說。
剛開始時,由於身邊沒有朋友養異寵,可樂媽只有自己一點點在有同樣愛好者的群裡或者網上查閱資料。「還好刺蝟養起來很方便,也不佔空間,只用一個40x40cm的箱子就可以了。」現在可樂媽已經對飼養可樂胸有成竹,有時還有償接一些替出差的其他主人代養刺蝟的業務。
家住南岸福利社的彭鑫就沒有那麼幸運,養異寵已經成為了他的煩心事。前不久,彭鑫花100元在南坪一家寵物店購買了一隻魔王松鼠,為了養這隻松鼠,他還前後買了不少東西:籠子、飼料、塑料小盆……本來喜得愛寵值得開心,但是天性好動的魔王松鼠回家之後在籠子裡上竄下跳,還不時發出尖銳地叫聲,「親戚家的小孩看到都被嚇哭了,本以為是呆萌的異寵,卻給家裡帶來了麻煩,我媽現在讓我必須想辦法解決掉,但現在送人也送不出去,又不能放生,很是頭大。」
△記者在網上搜索「活體蜥蜴」,發現至少有上百家店鋪在銷售各種活體蜥蜴。
網絡平臺成異寵主要購買渠道
這些市面上並不常見的「異寵」,市民到底是從哪兒購買的呢?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上電商平臺購買蜘蛛、蜥蜴、蠍子、青蛙等,並通過快遞送到家中。
記者在網上搜索「活體蜥蜴」,發現至少有上百家店鋪在銷售各種品種的活體蜥蜴,當中不少標有「新派寵物」「進口新寵」等字樣,價格根據品種和大小從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在詳細頁面中,還提供又該寵物的品種、產地、飼養方式等信息。
通過微信朋友圈售賣異寵也是當下主要的渠道之一。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添加了一名售賣異寵的微商店主,根據店主介紹,他所售賣的寵物來自成都的繁殖場,從他這裡購買寵物的顧客來自全國各地,「成都、江、浙、滬、北京、廣東的都有,重慶客戶特別多,我這裡一個月大概能賣400—500隻寵物。」
該店主介紹,他賣的異寵價格大多都在幾百塊左右,「狐狸、浣熊、貂都是現在比較熱銷的寵物類型。」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其朋友圈籤名看到:收到貨記得拍好開箱視頻,不然死了不能處理,違法動物不做。但關於是否有毒、檢疫等信息等,則沒有任何註明。
提醒:飼養異寵有風險須謹慎
根據《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體動物。那麼從網上購買的異寵又是怎樣通過快遞寄送到家的呢?
一位不願具名的異寵微店主告訴記者,快遞公司的確規定不能寄活體動物,但由於寵物的飼養廠一般都在郊區,監管沒有這麼嚴格,快遞員都默認能寄活體動物,「淘寶上、微商都是這麼寄寵物的,你放心,如果出現動物死亡,我們包賠的。
事實上,異寵經濟的繁榮,不僅在監管上有難度,市民在家飼養異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
重慶名望寵物醫院異寵分院醫生蔣亞文告訴記者,網購異寵有一定的風險,不少商家無法提供《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如果所購來買的異寵已經患病,甚至是人畜共患類疾病,就會威脅人體健康。
蔣亞文介紹,他所在的醫院每天都能收到來看病的異寵,其中兔子、烏龜、鸚鵡比較多,也有骨折了的寵物公雞。蔣亞文提醒,由於異寵的飼養與普通寵物的飼養區別很大,建議市民在決定飼養異寵前要學習科學的飼養知識,需各方面考慮好之後再入手。同時應選擇有資質的寵物店購買,不要購買野生動物,並儘快為家養異寵辦好各項資格證明。
同時,重慶動物園畜牧專家提醒,如果市民不想再繼續飼養家中的異寵,不要隨意放生,應主動與救助機構聯繫,將動物妥善處置。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 實習生 劉玉嬌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