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異寵成都市新時尚 它們都從哪兒來的?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正值暑假,不少家長會趁著空閒時間和孩子一起養動物,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耐心。而這兩年隨著社交網絡和短視頻APP的火熱,家長們已經不滿足於貓、狗這些常見寵物,開始飼養「異寵」。

顧名思義,異寵即異型寵物、另類寵物,打破了貓、狗、鳥、觀賞魚類所構架的寵物市場傳統格局,正在成為當前年輕人的新時尚。然而,飼養異寵是否合法?飼養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飼養異寵成都市新時尚

今年暑假,一款名為「螞蟻工坊」的兒童玩具在短視頻APP走紅,不少家長從網上買來給孩子玩,家住巴南區的趙亦虹就是其中之一。趙亦虹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沒多少機會在大自然觀察小動物,一群小小的螞蟻養在玻璃「工坊」裡,孩子不僅可以餵它們吃食物,還可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

30歲的可樂媽養的寵物就比螞蟻大多了,一年前她從網絡上購買了一隻刺蝟,取名為「可樂」,「養新奇的動物感覺很時尚,刺蝟不用像養貓、狗一樣費心,養起來很省事,長得也很可愛。」可樂媽說。

剛開始時,由於身邊沒有朋友養異寵,可樂媽只有自己一點點在有同樣愛好者的群裡或者網上查閱資料。「還好刺蝟養起來很方便,也不佔空間,只用一個40x40cm的箱子就可以了。」現在可樂媽已經對飼養可樂胸有成竹,有時還有償接一些替出差的其他主人代養刺蝟的業務。

家住南岸福利社的彭鑫就沒有那麼幸運,養異寵已經成為了他的煩心事。前不久,彭鑫花100元在南坪一家寵物店購買了一隻魔王松鼠,為了養這隻松鼠,他還前後買了不少東西:籠子、飼料、塑料小盆……本來喜得愛寵值得開心,但是天性好動的魔王松鼠回家之後在籠子裡上竄下跳,還不時發出尖銳地叫聲,「親戚家的小孩看到都被嚇哭了,本以為是呆萌的異寵,卻給家裡帶來了麻煩,我媽現在讓我必須想辦法解決掉,但現在送人也送不出去,又不能放生,很是頭大。」

△記者在網上搜索「活體蜥蜴」,發現至少有上百家店鋪在銷售各種活體蜥蜴。

網絡平臺成異寵主要購買渠道

這些市面上並不常見的「異寵」,市民到底是從哪兒購買的呢?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上電商平臺購買蜘蛛、蜥蜴、蠍子、青蛙等,並通過快遞送到家中。

記者在網上搜索「活體蜥蜴」,發現至少有上百家店鋪在銷售各種品種的活體蜥蜴,當中不少標有「新派寵物」「進口新寵」等字樣,價格根據品種和大小從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在詳細頁面中,還提供又該寵物的品種、產地、飼養方式等信息。

通過微信朋友圈售賣異寵也是當下主要的渠道之一。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添加了一名售賣異寵的微商店主,根據店主介紹,他所售賣的寵物來自成都的繁殖場,從他這裡購買寵物的顧客來自全國各地,「成都、江、浙、滬、北京、廣東的都有,重慶客戶特別多,我這裡一個月大概能賣400—500隻寵物。」

該店主介紹,他賣的異寵價格大多都在幾百塊左右,「狐狸、浣熊、貂都是現在比較熱銷的寵物類型。」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其朋友圈籤名看到:收到貨記得拍好開箱視頻,不然死了不能處理,違法動物不做。但關於是否有毒、檢疫等信息等,則沒有任何註明。

提醒:飼養異寵有風險須謹慎

根據《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體動物。那麼從網上購買的異寵又是怎樣通過快遞寄送到家的呢?

一位不願具名的異寵微店主告訴記者,快遞公司的確規定不能寄活體動物,但由於寵物的飼養廠一般都在郊區,監管沒有這麼嚴格,快遞員都默認能寄活體動物,「淘寶上、微商都是這麼寄寵物的,你放心,如果出現動物死亡,我們包賠的。

事實上,異寵經濟的繁榮,不僅在監管上有難度,市民在家飼養異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

重慶名望寵物醫院異寵分院醫生蔣亞文告訴記者,網購異寵有一定的風險,不少商家無法提供《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如果所購來買的異寵已經患病,甚至是人畜共患類疾病,就會威脅人體健康。

蔣亞文介紹,他所在的醫院每天都能收到來看病的異寵,其中兔子、烏龜、鸚鵡比較多,也有骨折了的寵物公雞。蔣亞文提醒,由於異寵的飼養與普通寵物的飼養區別很大,建議市民在決定飼養異寵前要學習科學的飼養知識,需各方面考慮好之後再入手。同時應選擇有資質的寵物店購買,不要購買野生動物,並儘快為家養異寵辦好各項資格證明。

同時,重慶動物園畜牧專家提醒,如果市民不想再繼續飼養家中的異寵,不要隨意放生,應主動與救助機構聯繫,將動物妥善處置。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 實習生 劉玉嬌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相關焦點

  • 「異寵」飼養漸成潮流 背後隱患不容忽視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將蛇、蜥蜴、雨蛙、蜘蛛等動物,當做寵物進行飼養。記者連日走訪調查發現,石家莊的花鳥魚蟲市場、網上電商平臺等,「異寵」銷售都異常火爆。對此,專家提醒,不少「異寵」屬於野生動物,飼養必須申報。此外,網購「異寵」也存在風險。
  • 飼養「異寵」漸成時尚,這樣正常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異寵,即異域寵物,也被稱作另類寵物。近年來,在「吸貓」「擼狗」風靡的同時,飼養異寵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成為一種時尚。黑寡婦異寵與一般意義上的貓、狗等伴侶動物,金魚等觀賞性動物的最大差異在於,它們並未經過人類成千上萬年的馴化,在屬性上仍屬於野生動物,有野性。
  • 飼養異寵成時尚 提醒:「異寵」飼養存有一定的風險,需謹慎!
    異寵,又名異型寵物、另類寵物,是指將不常見的動物當寵物來養,諸如蜘蛛、鱷魚、蛇、蠍子、貓頭鷹等等。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飼養異寵。對此,專家提醒,飼養「異寵」存在風險。市民唐先生家養的蜘蛛。
  • 最適合在家飼養的異寵,不掉毛不挑食,夏天還能幫你吃蚊子
    為了解決這些鏟屎官的痛苦和煩惱,越來越多的新型寵物被人發掘出來,這些新型寵物被人稱之為異寵,顧名思義,這類寵物和我們常規飼養的寵物有很大的差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異寵特別適合在家來飼養吧。另外還有一種相當受人歡迎的異寵,它就是變色龍,變色龍的種類分為很多種,其中最適合新手來飼養的非高冠變色龍莫屬,高冠變色龍的適應溫度很廣,只要溫度不低於25度,它們就能存活下來,而且高冠變色龍也是雜食性動物,它們能吃蟲子、蔬菜、水果,當然大部分時候還是以蟲子為主食,一般來說主人要購買麵包蟲來飼養它,到了夏天,高冠變色龍就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 海口興起異寵飼養熱 動物保護人士:要注意安全
    日前,一則女子網購銀環蛇不幸被毒蛇咬死的新聞受到市民廣泛關注,一個喜歡飼養「異寵」的群體也隨之浮出水面。記者走訪椰城消費市場了解到,在海口實體店有售的「異寵」主要為垂耳兔、倉鼠、龍貓等品種,而如蛇、蜥蜴、蜘蛛等「異寵」則需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購買,價格不菲。 偏愛「異寵」只為尋求刺激?
  • 小夥飼養7條蟒蛇並賣給青海、甘肅和江蘇等地多個買家 玩異寵過界了!
    「兩隻犀牛鬣蜥現在在哪兒?還活著嗎?」「都活著,就養在我西寧的家裡。我可以帶你們去看。」「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我2015年還買了一隻輻射陸龜,2016年買了一隻象龜,它們現在在另外一套房子裡。」其他的我就都不知道了。」雖然小王堅稱自己除了這兩條球蟒以外什麼都不知道,不願意向辦案民警交待事實真相,但隨著繼續偵查,真相漸漸浮出水面。一份份確鑿的證據擺在小王面前,他的心理防線終於被突破了。「2015年,我通過網絡平臺聯繫他人,買了兩條球蟒和其他幾條蛇養在家裡。去年家裡寵物太多了,我顧不過來就把它們賣掉了。」「這些蟒蛇是你一個人賣的嗎?都賣給誰了?」
  • 網上買賣「異寵」,誰來監管?
    光明廣場某異寵店,飼養箱外貼著「無毒可上手,寵物蛇」的牌子。據了解,近年來不少人開始流行飼養蜥蜴、蛇、蛙等外形奇特的動物當寵物,記者日前走訪發現,廣州芳村花鳥市場、地王廣場等地方就有不少異寵店,頗受年輕群體的青睞。除此之外,不少「異寵」也通過網絡平臺銷售,不僅有蜈蚣、蠍子、毒蛇等有毒品種,還涉及保護動物。專家對此表示,毒蛇不是寵物,養「異寵」要注意區分,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
  • 市民養2條鱷魚見人就咬 專家提醒「異寵」有風險
    記者看到,丁先生飼養的兩條鱷魚黃褐相間、碗口粗細,張著大嘴不時吼叫,讓人不寒而慄。當初,丁先生在省會某花鳥魚蟲市場一家爬寵店看到小鱷魚時,它們僅0.3米長,看上去很可愛。「老闆稱這是迷你鱷魚,經人工馴化,最多只能長到0.6米長,餵一些泥鰍和小蟲即可,好養又不會傷人。」丁先生說,他當時出於獵奇心理,加之相信了老闆的話,才買回來餵養。沒想到「引狼入室」,這兩條鱷魚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 貓咖已成過氣網紅,但羊駝、小浣熊齊上陣的異寵經濟幾多隱憂?
    菜品一般、價格又不便宜的餐廳,全靠這些異寵坐檯攬客。說起來都是淚,不知這些異寵是願意在野外捕食風吹日曬,還是在人間營業完成攬客kpi呢? 作為店裡的金字招牌,商家自然不可能苛待這些異寵們,但要說科學飼養也談不上。異寵的生活環境多在野外,需要活動的空間大,有些異寵並不適合群居,但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只能將就著來。
  • 養雞養鴨養鼯鼠,誰在推動異寵熱?
    如果寵物圈也有101選秀的話,那麼2020年的C位是屬於雞鴨鵝以及鼯鼠這些異寵的。翻開朋友圈,熱衷於曬貓曬狗的人變少了,鴨子、蜜袋鼯、雪貂逐漸上位。王思聰養鴨、孫儷養雞,明星名人的示範效應推動著異寵們的熱度。雖然異寵圈目前還未孵化出堪比當年「回憶專用小馬甲」的頭部博主(華農兄弟的竹鼠不是寵物是食物)。但從異寵相關內容的討論度和點擊數來看,頭部異寵博主的誕生只是時間問題。
  • 冷門寵物飼養:鱷魚養大也不認人 玩的就是心跳
    在北京罕見的鱷魚,竟然出現在河邊,今夏以來北京市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先後救助接收了5條鱷魚,它們都是因為主人無力飼養害怕出危險而放生的。鱷魚、毒蜘蛛、毒蠍,越來越多的怪異動物作為寵物登堂入室,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養它們,它們是否會給我們帶來危險?北京晨報記者對異寵市場和飼養群體進行了調查。
  • 揭秘網絡異寵產業:獨角仙賣得好 網店一月賣700隻
    中國的異寵市場從2008年開始繁盛,成都商報記者採訪了國內最大異寵商家總經理孫先生,揭秘螞蟻帝國之外的更大的世界。  產業鏈  異寵食物、飼養箱、喝水器……  國內最大異寵愛好者交流論壇「爬行天下」目前已發展成為買賣異寵周邊物品的最大平臺,其創始人是有著「中國異寵第一人」之稱的王生。
  • 《我愛男閨蜜》同款蜥蜴受合肥市民追捧 劇後異寵銷量翻升
    伴隨著《我愛男閨蜜》電視劇的熱播,影片中女主角飼養的綠色蜥蜴成為時下不少合肥年輕男女的新寵兒,據了解,此蜥蜴為美洲綠鬣蜥,壽命能達到十五年,體長最長可達到一米五以上,雖然它的外表不似其它寵物一般「呆萌」,但是由於它的性格較為溫和,還是受到「異寵迷」的喜愛。
  • 藏身網絡、走私入境、「繞道」寄遞……這些人打著「異寵」幌子...
    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藏身網絡  所謂「爬寵」「異寵」,指與傳統貓狗鳥類寵物不同的爬行動物類寵物,多為蜥蜴、龜鱉、蛇等。  「現在經營『爬寵』『異寵』的商家越來越多了,但市場很不規範,買賣保護動物、走私國外物種等情況挺常見的。」資深「異寵」業內人士小黑告訴記者。
  • 寵物咖啡館:從寵物到異寵,人類這口咖啡真喝得下去?
    當人類貪一時新鮮走進貓咖那刻起,按歷史進程,你又怎會猜不到後續的發展:他們不再滿足於只消費貓貓狗狗,於是,咖啡館們找來了異寵。 異寵代表著與眾不同、有個性,又豈是貓貓狗狗能相比? 早在2019年8月份,第一家鴨咖登陸成都,還出現了「排隊2小時只為擼鴨」的熱搜。柯爾鴨被迫營業,但它不會是第一隻。
  • 異寵崛起!成都的鴨子和浣熊上班掙錢了?
    異寵崛起!成都的鴨子和浣熊上班掙錢了?在王思聰和助理的精心照顧下,他們家的鴨每天都能下蛋,而且月收入能達15000元。有趣的是,在成都這家擼鴨店,一位消費者笑言,「王思聰的鴨子下蛋賺錢,買家還不太好找,但是成都的鴨子卻是每天坐班賺錢,收入更穩定。」
  • 「異寵」不能亂寵!
    截獲的「異寵」這些動物原本在自己的家鄉馬來西亞自由自在生活著,因為一部分人將它們當成了「異寵」,就被千裡迢迢地郵寄到中國,最後被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杭州郵檢辦連續截獲。截獲的扁竹節蟲據杭州郵檢辦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連續截獲的3批次活體動物都來自同一寄件人,很有可能就是一個「異寵」玩家。
  • 合肥姑娘開羊駝店人氣火爆,異寵店興起還需冷靜思考
    只需點上一份甜品,就能和呆萌的羊駝近距離接觸,一時間新奇的「異寵」給店裡帶來了不少人氣。12月5日,記者來到這家店進行了現場探訪。呆萌羊駝成飲品店招牌「老闆,這裡可以和羊駝拍照嗎?」每一個走進羊駝休閒吧的顧客,目標都很明確,那就是一定要親自摸摸可愛的羊駝。25歲的小劉來到了這裡。
  • 養異寵好玩?你可能捅了大婁子!
    「異寵」區別於貓、狗等通常寵物,主要是指一些外形奇特而又少見的「怪異」動物。一方面,在社交網絡和短視頻APP中,「異寵」大行其道,玩家需求千姿百態;另一方面,網上售賣活體野生保護動物的信息泛濫不止。而且猞猁生性兇猛,飼養者需承擔風險。他向記者開出13萬元一隻的高價,理由是「高風險要有高回報」。
  • 「異寵」過關被中山港海關截獲
    據旅客自述,此泥鰍和螃蟹為其飼養的寵物。近年來,隨著城市寵物熱的興起,內地豢養各類奇異動物作為寵物的人大幅增加,尤其是一些產自境外的品種更受歡迎。除了上述的「異寵」泥鰍、螃蟹之外,近年來各地海關先後從行郵及旅檢渠道截獲過鱷魚、烏龜、蜘蛛、蜥蜴、甲蟲、螞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