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還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白酒發展到現在自然也不例外。發展到現在有很多的香型,其中以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和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最受廣大酒友們的歡迎。老莫我從事醬香酒行業多年,基本上什麼香型的白酒都喝過,喝到現在最喜歡的還是醬香型白酒。平時也經常有酒友找我說以前不習慣喝醬香酒,但是後來連續喝了好幾次,最後成功的棄濃投醬,還有一些做濃香的朋友,反而醬香酒喝得更多!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嗎?老莫來談談我的經驗,為什麼只有喝濃香的轉醬香!
一、工藝
茅臺酒的生產工藝耗時長,一年生產周期之後還需要儲存三年之後進行勾調,在半年才能出廠,也就是說大家能喝到的茅臺,至少都是經歷了4年陳化的「老酒「,比新出的酒更適口,也就更受歡迎。目前濃香型白酒絕大多數都是採用了新工藝。「液態釀造工藝」,說白了就是酒精兌香精,你想要什麼口感、什麼度數、什麼味道都可以給你調出來。
二、 物以稀為貴
醬香型白酒廠少,產量低,一般人喝不到啊。大家應該聽說過,在上世紀60年代,茅臺酒廠遷址遵義,在遵義無論怎麼試驗,都無法達到在茅臺鎮生產出來的醬香酒的品質,後來又把廠址遷回茅臺鎮。原遵義的茅臺酒廠就變成了現在的珍酒廠了。實踐證明,只有茅臺鎮赤水河谷13.5公裡的兩岸土地上,才能生產出優質的醬香型白酒,而其他地方是沒有辦法生產,也沒有辦法模擬的。產量少了,供不應求,自然能喝到的人也就目前整個仁懷市的生產許可證,總共還不到300張,幾乎到了有市無價的階段。
三、原料
與隨時可以開工釀造的濃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不同,醬酒只能嚴格在固定的氣節按照工序釀造,真的是"靠天吃飯", 因此產量也更加稀少。比如為什麼會有"端午制曲"這個流程,原因就是端午節恰好是茅臺鎮一年中氣溫最溼熱的時候,釀造醬酒用到的酒麴,只能在這個時候才能培育出種類豐富、含量高的優質醬酒微生物群落。而到了每年重陽節,赤水河河水由赤變清,是一年中水質最清澈、品質最高的時候,又形成了醬酒"重陽下沙"的特點。
四、香氣
主體香氣來自乙酯乙酸和丁酸乙酯而醬香型香氣眾多主體香氣至今未確認。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香氣香而不豔,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