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宅生活」到「宅經濟」,在線演藝的蛋糕有多大?

2020-12-14 第一財經

受疫情影響,一部分線下產能轉化到線上,讓演出行業重現生機。

但隨著演藝行業復甦,線上演藝如何保持持久生命力?在線演藝和線上演藝是替代還是互補?線下與線上內容如何整合?在線演藝的盈利點又在哪裡?這些問題,隨著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聯盟成立,變得立體起來。

「宅生活」賦予「雲演藝」想像空間

「我們原本計劃2月3日收假回公司上班,開始今年音樂節與中小型的演出,但疫情到來了,所有人都沒有準備,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到原有構想的計劃之中。」上周,在上海舉行的「2020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發展峰會」上,摩登天空副總裁張翀碩回憶「艱難」時刻。當周,上海、天津等地陸續出現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病例。

疫情之下的「宅文化」賦予了摩登天空新的靈感,並催生了第一個項目「宅草莓」。共有71組音樂人和樂隊參演,50%的內容來自於2019年線下草莓音樂節的視頻版整理。

當時同樣處於茫然狀態的還有上海開心麻花總經理汪海剛,「那時非常擔心我們是不是會斷糧了,一直演出不了。」

團隊除了做好各種預防措施,保持正常創作與排練外,開心麻花也做了新的嘗試,將2019年拍攝的網絡短劇《愛吃不吃》在某視頻平臺上線。

各種「宅生活」也倒逼著各大演藝集團想辦法突破現場演藝的時間、空間、觀演人數,為觀眾創造更豐富的價值。

2月17日,上海大劇院將線下的藝術課程搬到線上,「在線一刻」音頻藝術教育課程正式面世。 從第一期音頻節目至今,該課程的聽眾累計達到10萬多人次,相當於5年的線下聽課人數總和。

上海大劇院還整合各種資源,推出「有光就有戲」、「一個人古典」等等視頻策劃。其中,「有光就有戲」匯聚了7種表演藝術門類,40位藝術家在劇院現場舞臺表演,60分鐘的演出在24小時內的播出量達到了120萬人次。

而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9億多網民、網際網路普及率超過65%、網絡視聽付費超過3.5億元。這些數字讓「雲演藝」充滿想像空間。

商業模式還需探索

泛娛樂付費與流量帶來的廣告與贊助收益,有多少流入到「雲演藝」項目中,目前並沒有一個統計數據。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之下,與長短視頻平臺合作的「雲演藝」項目多是免費項目,即便一些內容是通過版權輸出,但也是低價銷售,有的甚至低於成本價。嚴格意義上,真正賺錢的「雲演藝」項目並不多。

各家摸索探路中,多數觀點認為,線上與線下演藝本身並不存在矛盾與衝突,更多是一種融合,但這種融合是線上的流量為線下內容的營銷服務,還是形成商業模式,成為內容多元化收入來源之一?

對此,此次峰會上,嘉賓們進行了觀點碰撞。

七幕人生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CEO楊嘉敏認為,演出的主要收入來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是線下,但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對於線上是擁抱的,可以做一些知識付費的嘗試。

已做了三年線上演藝探索的北京正在上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弘提出,文化消費和經濟收入相關,中國很多三四線城市經濟收入大幅提升,但不一定都有大劇院,這塊市場該如何進入?

他認為,可以通過線上演藝加持,逐步培育市場。「我們做的是更為小眾的線上戲曲,三年,能夠存活下來,就說明有希望。」程弘表示。

此次峰會上,主管部門的負責人透露的兩組數據值得玩味,一是今年七八月份的「明天會更好」音樂劇大賞採取線上直播結合線下匯演模式,線上收入超過了110萬元;另外就是北京京劇院今年五六月開了戲曲上「雲」先河,在現場觀眾很有限的情況下,線上收入達到9萬元。

這給了從業者們很大信心,而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聯盟的成立,就是致力於整合國內外的優質資源,打造專業溝通交流服務平臺,探索在線演藝市場化發展的渠道路徑和商業模式,推動融合發展和創新。

「目前這條路還比較艱難,需要我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走。」程弘表示。

相關焦點

  • 草莓音樂節到宅草莓,吐槽大會到笑果工廠,在線演藝如何發展
    草莓音樂節如何在疫情期間轉型成線上「宅草莓」?擁有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知名網綜IP的笑果文化為何開出上海新天地線下體驗店?近日,2020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發展峰會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聯盟」在現場成立。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獲悉,聯盟由演藝大世界攜手多家在線演藝相關機構共同發起。
  • 線上買菜、在線娛樂、在家上課、在家辦公……「宅經濟」在疫情中...
    確實,疫情衝擊了很多傳統的經濟領域,但也催長了「宅經濟」。比如「宅購物」,像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平臺銷量大增;「宅娛樂」,以手遊為例,一款遊戲單日峰值竟然流水高達數十億;「雲醫療」,線上看病的熱度飆升;尤其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很多學校開始將課堂搬到網上,一些具備條件的公司提倡「在家辦公」……從今天起,本報特別推出一組報導,關注抗疫背景下「宅經濟」的各種表現、新的趨勢和長期影響。
  • 疫情之下,看安陽「宅經濟」如何走紅!
    「線下門店+微信群」成為「宅經濟」的典型模式之一,不僅方便了客戶,對線下門店來說也是一個擴大銷售範圍、實現贏利的絕佳時機。富泉街上的一家水果店春節期間都在營業,雖然店面沒開,但可以通過微信群購物,經營範圍從單一銷售水果擴大到海鮮、熟食等,每個微信群的「粉絲」都有近500人。網友「艾麗策劃」本在婚慶公司上班,受疫情影響,公司一直未能營業,於是她就開始經營快餐外賣。
  • 木槿生活宅家好物,讓你的生活更有滋味
    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們困在家裡幾個月,也讓我們認識到家居好物對生活的影響力有多大,實用的家居好物能有效提高幸福感,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幾件能夠切實提高幸福指數,讓生活更有滋味的好物。宅家沒事做,不如趁時間整理收納一下房間?
  • 「宅經濟」風風火火闖九州!生鮮配送、在線醫療、遠程辦公……
    在「宅著就是做貢獻」的日子裡,生鮮配送、在線醫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遊戲娛樂等各類線上業務組成假期裡的「宅經濟」,快遞員、配送員成為維繫市民生活的毛細血管。但疫情只是「黑天鵝」,對於短暫爆炸的線上業務,疫情過後到底那個更受期待呢?
  • 沈城人「宅生活」調查
    宅家也要堅持健身。近日,本報記者調查採訪了沈城人疫情防控下的多種「宅生活場景」。網上課堂、在線娛樂,到家服務、居家辦公等豐富多彩的「宅生活」,使人們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一次偶然機會,他上網搜到一個專業視頻製作教程,開啟了VLOG學習之路。經過幾節付費網課學習,王偉的視頻製作進步很大,拍攝剪輯的視頻,獲得很多贊。「我發現網上優質的課程特別多,專業授課,價錢也不貴。挺適合宅家一族的。我購買了初級程式語言、視頻拍攝剪輯、PPT製作等好幾個在線培訓課程,正好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充充電。」王偉的居家生活變得充實而忙碌起來,每天準點上網課做筆記,感覺好像回到了大學時代。
  • 芝華仕「宅神椅」,打造宅家生活新體驗
    80、90後成為泛娛樂文化主流調查顯示,82.8%的青年群體願意晚上宅在家裡享受獨處時光,而獨處的娛樂模式主要是娛樂,學習和放鬆,其中86%男性群體喜歡玩遊戲,看直播和聽音樂;77%的女性群體喜歡看直播,在線購物和追劇。
  • 【從「五一」假期看消費變化③】「宅」出來的新市場
    從直播帶貨到線上文娛,從雲上辦公到在線課堂……隨著線上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湧現,假期足不出戶享受美好生活,成為更多消費者的新選擇。
  • 方便麵斷貨、理髮器暢銷……疫情期間「宅經濟」帶火了什麼?
    鈦媒體註: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全民宅在家,讓最早起源於「懶人經濟」的「宅經濟」概念迅速走紅。在家辦公、在線教育、雲看病、雲娛樂……也帶火了一系列「宅品」和「宅技能」。廚電新入手,方便麵賣斷貨宅家戰「疫」、雲辦公的日子裡,這屆年輕人開啟了廚藝速成之路:下單了一直想買的高顏值廚房電器;在微博積極參與「宅家廚藝大比拼」話題;朋友圈裡曬出新晉「大廚」的花樣菜式。
  • 適應「宅經濟」 重慶布局「線上」未來
    重慶出臺25條意見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   適應「宅經濟」 重慶布局「線上」未來   3月12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獲悉,為抓住機遇、順勢而為,重慶出臺了促進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快速發展的25條意見,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
  • 理直氣壯地「宅」
    02宅生活之「美食攻略」:昔日裡「油瓶倒了,也別想扶短短的時間裡,有的學著做做飯,有的學會了難度係數極高的烙餅,有的做著愛吃的蛋糕。同時,讓圍觀者們也不知不覺、下意識裡便get到多項烹飪技能。03宅生活之「健身達人秀」:胖胖的開始減肥瘦身
  • 為了做蛋糕,宅家的人都瘋了
    在這場全民自閉為國家做貢獻的榮譽行動中,開發廚藝成為了平淡生活裡共同的精神出口,其中烘焙成為真·精緻宅男宅女們的共同首選,小蛋糕誰還不會做了? 暢想一下,在有陽光的下午,泡一壺花茶,再搭配連貓都想嘗的藍莓奶油舒芙蕾、蔓越莓曲奇餅乾,這樣的宅家,是不是就顯得更加高級和愜意了呢?
  • 在線上課與宅家娛樂,有臺投影機才是完整的家!
    當我們把朋友圈立起來的掃帚型號數了個遍,品嘗了下涼皮與電飯鍋蛋糕的料理艱難,再面對著家中有限的電視與電腦屏幕,你有沒有懷念起曾經在電影院的快樂時光?當家裡的小朋友們已經紛紛開始了在線網課的學習,面對著長時間觀看屏幕帶來的視力疲勞,與無法進入學習狀態帶來的效率低下,你有沒有開始憂慮?
  • 疫情催生「宅經濟」,這些行業可能逆勢增長
    在疫情衝擊下,許多行業受影響嚴重,但由疫情產生的新需求,也反向刺激了一些新場景領域,譬如科技推動社會治理和疫情防控、宅經濟、在線生產力促進等3類。天虎科技最近已連續推出兩期:《值得關注的成都科技:硬核推動疫情防控和社會治理》《減少疫情對經營影響,這些科技提升企業在線生產力 》,今天將推出第3篇觀察。
  • 炎炎夏日「懶人經濟」大爆發 啤酒米粉投影儀成「肥宅」新三寶
    這群小鎮青年,正在線上引領著全國「肥宅」的夏日生活狂潮。在上周聚划算周末吾折天「肥宅最快樂」專場活動中,青島啤酒的一款高端原漿啤酒,有50%賣到了三四線及以下城市,25-35歲年輕人的購買比例也超過了一半。這對於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品牌年輕化戰略的青島啤酒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成績。
  • 宅家咋個鬧元宵?網友:「涮」元宵、「挑」花燈、「雲」蛋糕……
    近日,在江蘇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廣電局的指導下,江蘇廣電總臺聯合快手app、江蘇省市縣三級媒體,面向社會大眾和全國網友,共同發起了「曬出你的花式宅生活」短視頻徵集活動,鼓勵大家宅出正能量,宅得有滋有味,用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為武漢加油!
  • 在線音樂市場「蛋糕」有多大?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在線音樂市場「蛋糕」有多大?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近日,發布《2020年中國未來音樂業態專題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對上述問題進行詳解。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雲Live、IOT家庭音樂等新業態為行業注入發展動力。  國內數位音樂市場規模及預測。
  • 「宅經濟」催生「小食光」 全民做菜帶火了哪些行業?
    自製涼皮、電飯鍋蛋糕、炸油條、手煮奶茶......抗擊疫情期間,網友們積極提交參賽作品,這場名為「宅在家美食才藝大比拼」的自發性賽事,就這樣從短視頻平臺、食譜類App延伸到朋友圈、微博。微博上曾引發一場「宅在家美食才藝大比拼」,話題累計閱讀量達3.8億,討論量超11萬,小紅書、微信朋友圈等輿論場也迅速被美食攻佔。「我在抖音第四次刷到電飯煲蛋糕後,終於沒忍住去交了作業。」家住北京通州的林舒向記者展示了這段時間完成的優秀作品照片。「平時上班時間太緊,現在一下閒下來了,就在App上學做一些好吃的,教程視頻版、文字版都有,我甚至學會了徽州毛豆腐。」
  • 遊戲機Switch、健身環等價格回落 「宅經濟」面臨熱度回落考驗
    2020-04-10 09:50: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多款基於「宅」需求的App流量激增。然而,隨著復工復產速度加快,部分App的熱度出現回落。以「宅在家美食才藝大比拼」為例,下廚房App下載量從1月末到2月中旬暴漲近6倍。
  • 「宅」出雲經濟 萬物皆可「播」
    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人到淘寶開新店;近半個月,淘寶直播上,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番,開播場次也比去年多了110%。17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定位是「首檔分享類的原創互動生活秀」,節目以「快樂家族」為主體。浙江衛視《我們宅一起》,節目組邀請王牌家族、跑男家族、天賜家族,這三大家族將輪番做嘉賓,更像是在直播嘮嗑。優酷推出《好好吃飯》和《好好運動》兩檔雲綜藝。愛奇藝的《宅家點歌臺》節目也在籌備中,這些節目都將以創新的雲錄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