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門生態農業園 「掛圖作戰」背後的產業突圍

2020-12-23 南方新聞網

盛夏八月,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項目現場一片繁忙,工人們熱火朝天地開始作業,巨大的打樁機正轟擊著大地,錘打聲與機器的轟鳴聲交織。

「在樁基之上,這裡將建起萬豪集團在中國第一家鄉村田園度假型酒店,填補廣東鄉村旅遊無國際五星級酒店的空白。」嶺南大地德爾塔酒店相關負責人說。

在珠海鬥門生態農業園,從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到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背後,是「掛圖作戰」機制的落地生根。

今年是珠海鬥門生態農業園創建10周年,這樣的「加速度」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

作為珠三角地區規劃範圍最大的生態園區,10年來,園區重點圍繞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休閒健康產業和生態旅遊產業,構建都市農業全產業鏈,朝著高科技、現代化、生態化的國家級都市農業示範園區目標砥礪前行。

其中,以嶺南田園綜合體、十裡蓮江、港珠澳現代農業示範園為代表的重點生態旅遊、休閒農業項目總投資超過百億。

●撰文:林鬱鴻 楊瑞祥

重點項目

打響高質量發展突圍戰

把時間調回到今年2月底。此時,復工復產正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已經重啟。然而,開始重啟並不等於完全復甦,經濟引擎需要強大新動力。

「時間不等人,確保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是當前園區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沒有之一。」珠海市鬥門區委常委、鬥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黃進說,面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投資是關鍵、項目是抓手。

狠抓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鬥門生態農業園調動園區所有力量,戰法明確清晰——為進一步落實市、區掛圖作戰機制和「五個一」工作機制,統籌謀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園區組建鬥門生態農業園重點項目總指揮部為掛圖作戰領導機構,梳理出制約項目推進的卡點、難點、堵點,列出清單、建立臺帳,明確責任,開設掛圖作戰督導專題,跟蹤推動問題解決。

面對疫情衝擊,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是園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場關鍵戰役,「作戰」覆蓋範圍在實踐中擴大。

「此次掛圖作戰不僅列入了16個省、市級續建、新開工和前期預備項目,還主動增列百奧年產100萬套之智能溼溫度控制設備製造基地(一期)、東升源智能電網設備總部基地2個作戰項目。」鬥門生態農業園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說。

按照「目標倒逼進度,進度倒逼效率」要求,《重點項目掛圖作戰表》將項目年度投資計劃、計劃開工時間節點按月度進行細化,園區主要負責人下沉到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現場一線,成為重點項目的「突擊隊長」,而各個工作專班則組建一支支「衝鋒隊」「尖刀班」攻克「碉堡」,推動問題早解決、項目快推進。

「通過實行『紅綠燈』提醒機制,對有項目未完成掛圖作戰投資任務或未及時解決項目問題的責任部門,予以亮『紅燈』進行督辦提醒,園區重點項目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實現了『紅燈』變『綠燈』。」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份,鬥門生態農業園完成投資6.62億元,掛圖作戰計劃完成率107.1%。

產業動能

智能製造助推城鄉協同發展

在珠海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內,剛剛集中簽約動工的12家先進位造企業項目正在掀起一輪基建熱潮,機器轟鳴,吊臂起落,給疫情下的人們帶來信心和底氣。談起工程進展,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仍信心滿滿。

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是鬥門生態農業園的「園中園」。今年,從珠海市、鬥門區到園區重點工作計劃,多次重點提及這一新生的智能製造產業區園。

市、區和園區三級,為什麼如此重視這塊20平方公裡的土地?為什麼要在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園?引進的智能製造產業將對現代農業發展有何作用?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和基石。」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鬥門白蕉新港片區集聚交通區位、土地載體、港口碼頭等資源稟賦於一體,通過產業集群驅動,補足基礎設施短板,可以推動區域內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協同發力,實現城市發展反哺鄉村振興的目標。」

在今年3月5日發布的《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鬥門產業新城PPP項目入列。

實際上,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這一設想從2017年開始提出,到成為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再到吸引近百億級投資落地,只用了短短不到3年時間。

去年11月,珠海市鬥門區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籤訂《鬥門產業新城PPP項目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鬥門產業新城。這一產業新城項目是珠海市首個政府與民營企業合作打造的產業新城類PPP項目,致力於打造千億級智能製造示範區、產城融合示範區及鄉村振興示範區。其中,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是該項目的重要產業園之一。

「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開發建設,旨在打造珠江西岸千億級智能製造示範區,助力夯實鬥門『工業強區』基石,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鬥門區委書記周海金看來,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將為珠海西部乃至珠江西岸的創新型經濟裝上新引擎。

在正式籤約2個月後,珠海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的大地上,基建的轟鳴之聲響徹雲霄。

園區發展,一刻也不能停。此前的6月24日,在細雨紛飛中,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舉行籤約暨動工儀式,12家企業籤約,總投資超110億元;6個產業項目及2個園區配套工程破土動工,總投資達27.1億元,吹響鬥門新一輪大招商、大開發、大建設「集結號」。

「截至目前,我們共籤約了百奧、東升源、源呈等16個、總投資約129.2億元的先進位造項目,年產值預計可達153億元。同時,在談儲備項目約20個,包括深圳聖心、鼎科等一批超10億元項目。」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項目大多聚焦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產業方向,瞄準5G、晶片、半導體及高端上下遊產業供應鏈等行業前沿領域,其中不少企業為細分行業龍頭。

振興圖景

科技賦能智慧農業

在珠海鬥門生態農業園,全國首個國家級河口漁業示範區內,鬥門區河口漁業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利用智慧農業管理系統,為現代農業經濟插上了5G的翅膀。

「網際網路+漁業示範基地項目」於2019年3月在鶴洲北基地開始動工,基地佔地面積300畝,剛剛在今年6月完成建設,目前正在進行試用調試——基於5G網絡打造的管理平臺匯集了「生態平臺、物聯網、5G監控」三大功能,將傳統水產養殖的生產、管理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可以對園區進行汙染、噪音、雨、風、水流速數據搜集與實時監控,實現養殖環境的實時預警、設備遠程控制、生產資料及人員優化管理、水產養殖過程記錄等。

「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在建設初期即設置了5G臨時基站,計劃測試物聯網系統由4G向5G升級,利用5G網絡優勢解決現有的設備布線困難、施工難度大、維護成本高等問題。」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在園區,科技賦能智慧農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深度融合應用已經成為常態。

2016年,鬥門區河口漁業研究所首次獲得珠海市新型研發機構稱號,在三年的建設周期內,主攻海鱸淡化種苗繁育、海鱸活魚有水商業化運輸、禾蟲人工種苗繁育和灘涂增養殖三大方向的科研成果商業化應用推廣,同時在園區的大力扶持下,開展了一系列的高標準魚塘改造和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建設,不斷強化實驗基地配套設施。

2019年,研究所通過了市新型研發機構三年期考核,並在此基礎上,成功申報認定為廣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也是鬥門區唯一的一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在珠海最北部的「生態之心」鬥門蓮洲,曠野田園、河網縱橫,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創建項目之一的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內,高端溫室大棚栽培番茄迎來了成熟的季節,而這一項目也將於不久後正式對外開放。

「嶺南大地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創建項目。」珠海市嶺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瑞東表示,該田園綜合體項目總面積1.7萬多畝,以發展高端休閒農業為核心,以文化和科技體驗為脈絡,以綠色生態科創教育為載體,以休閒養生度假為特色,將打造成為一個宜農、宜文、宜教、宜居、宜購、宜養、宜樂、宜遊的世外桃源,開啟一、二、三產業循環發展新模式。

從全國首個國家級河口漁業示範區到躋身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的創建項目——嶺南大地,一幅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藍圖,正在珠海鬥門生態農業園加速成為現實,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

特區一線

一條海鱸的產業鏈騰飛故事

北回歸線以南,珠江三角洲西南端,這裡終年熱量豐富,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在珠海鬥門,獨特的鹹淡水資源,養出了肥美的海鱸,讓「白蕉海鱸」成為珠海市首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珠海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海鱸產區。

如今,在珠海鬥門,「白蕉海鱸」養殖面積達3.1萬畝,產量達12.28萬噸,佔全國總產量76%,發展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一條海鱸的產業鏈從此升級騰飛。

「早在2015年,園區就謀劃在白蕉新港片區打造一個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集水產品深加工、展銷、交易、倉儲、冷鏈物流、科研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徹底打破限制鬥門區水產發展的深加工、倉儲及冷鏈物流瓶頸,讓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建立這樣一個「園中園」的設想,在三年前從藍圖化為現實。

三年前,白蕉現代農業示範園引進了強競生態農業、綠興冷鏈物流、誠豐優品等六個農業龍頭企業,項目總投資近20億元,目標新建30萬平米的各類水產品深加工廠房,10萬噸各種低溫和超低溫冷庫。

建設一系列高端漁業基礎設施的目標,指向鬥門生態農業園一個宏大的產業理想——將白蕉海鱸產業打造成為廣東乃至全國現代農漁業中最具特色、最具規模、最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

從綠興冷鏈物流項目率先破土動工建設至今,這一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已經進入建設的尾聲,預計2021年全部建成,2022年正式投產使用。

「屆時,白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將帶動海鱸養殖戶數萬戶,預計每年新增產值25億元,並有利於鬥門掌握白蕉海鱸的定價權,穩定和提升水產品品質,大幅提高鬥門農民收入,推動全區水產業結構調整,讓鄉村振興的圖景更加美麗。」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觀察

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

產業理想與鄉村夢想的詩意交接

2020年,珠海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橫空出世,承載著的不僅是一座城市的產業理想,更承載著探索產城融合新路徑的重大使命。在珠海鬥門生態農業園,如何讓智能製造與現代農業實現詩意的交接?

2020年,為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重大發展契機,鬥門區生態農業園將重點圍繞「三心」,打造「四園」,兼顧「兩翼」,以示範園建設促進產業融合,夯實發展平臺,從用地保障、完善配套、產業引入、農業科技等方面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實現園區功能提檔升級。

其中,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將成為重要的項目平臺。

按照計劃,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將聚焦「兩軸一環·一戶一心」建設,拉通核心骨幹路網,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彰顯魅力,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產業園的產業承載力,為企業入駐和運營提供優良軟硬體環境。

目前圍繞S365省道與新港大道兩大軸線,G228景觀提升、新港大道一期(黃楊大道-鬥門港大道)改造等一批基礎配套建設項目已經開工,園區服務中心已完成方案設計,人工智慧產業港一期、水廠路、幸福大道也計劃年內開工。

「未來,我們將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引入城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通過產業發展持續提供就業機會,實現『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規劃目標。」鬥門生態農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鬥門加快打造濱江田園生態新城
    「十三五」以來,鬥門區打通交通閉環,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以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為核心的五大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一河兩岸四組團」生態新城格局基本形成,低碳、智慧、生態、濱水、宜居之城初見雛形。「要想邁上新的更高臺階,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根本出路。」
  • 江西省湖口縣人武部掛圖作戰精準扶貧
    雞舍是江西省湖口縣人武部今夏幫助凰山村新建的重點生態扶貧產業項目。「建好雞舍、投入雞苗後,兩個月就能產生經濟效益。」村民彭思航告訴筆者,今年雞捨出欄的麻雞和雞蛋的銷售額已經超過7萬元,參與該項目的貧困家庭已經開始領取分紅,「這麻雞就是我們的『金鳳凰』。」
  • 鄉村振興丨鬥門將打造南澳、蝦山兩大樣板村
    鬥門生態農業園新港片區是鬥門區當前正在重點開發建設的一片熱土,並劃定兩村樹立樣板。按照生態農業園新港片規劃,鬥門區正快馬加鞭,建設一個550畝的白蕉現代農業示範園和一個20.9平方公裡的鬥門產業新城,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物流倉儲和智能製造、人工智慧、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打造智能製造產業園,全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未來15年鬥門將會形成一環九區整體空間結構
    現代產業平臺是指以富山工業園為主的臨港先進位造業發展平臺,生態農業平臺是以鬥門北部生態農業園為主的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平臺,城市發展平臺是指以西部生態新城鬥門起步區為主的新城建設平臺和城市更新平臺。「一方面,快速交通網絡的搭建,西部工業化的起飛,西部生態新城的起步,讓鬥門區在珠海新一輪發展版圖中自然而然地成為希望所在、熱點所在。
  • 鬥門智能製造產業園以科技創新產業為引領 正加速崛起
    產業是廣東省珠海市鬥門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靈魂與根基。近年來,鬥門堅持發展實體經濟,全力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現代農業五大產業集群,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新技術、高端生產要素聚集鬥門,促進鬥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 百日攻堅|掛圖作戰 濟寧按下重點項目建設「快進鍵」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紅豔)濟寧市各重點項目指揮部抓住當前施工的黃金季節,以掛圖作戰推動「百日攻堅」行動深入開展,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在市掛圖作戰總指揮部推進保障辦公室,一張項目進度圖引人注目。展板上,每個項目的名稱、總投資、建設進度和責任人等信息一目了然。
  • 湘江集團「掛圖作戰」力保「雙過半」
    長沙 湘江集團「掛圖作戰」力保「雙過半」今年重大項目計劃投資285.7億元華聲在線3月1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晗 通訊員 鄺瑤)長沙市「大幹一百天據介紹,該集團對已開工建設項目,實行「掛圖作戰」,強力組織協調增加施工人員、施工時間和施工作業面,加快建設進度;對新建項目,將採取並聯推進、容缺受理、編審合一等方式,力促開工提速;對徵地拆遷、土地供應、資金等保障要素,確保協同推進。湘江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對項目進展情況逐項分解細化,確保時間到天、責任到人,為全面完成全年重點項目建設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 多點開花,全域推進|「掛圖作戰」項目現場推進工作會在犍為縣順利召開
    為高標準做好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各項籌備工作,經市委、市政府審定,對樂山市2019年「掛圖作戰」旅遊推進項目進行調整完善。
  • 內江高新區掛圖作戰「產業項目提升年」 白馬園區加速建設
    內江高新區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節能環保三大主導產業,截至目前,已有24個具有較強影響力、行業帶動性強、成長性高、產業鏈長的高新技術企業相繼落戶。在四川摩比斯新能源水翼船有限責任公司新廠車間裡,副總經理劉萬友一邊走一邊介紹,新廠的生產線已經建好,預計下個月就能夠投產。
  • 滎陽市環翠峪景區:「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抓實抓牢基層黨建
    7月18日上午,滎陽市環翠峪景區召開「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工作部署動員會。全體黨政領導、各科室主任、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各村第一書記2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環翠峪景區「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部署會現場會議傳達了全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動員會會議精神,對「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行動中黨建引領「三項工程 一項管理」、「兩新」黨建提質擴面、空殼村清零及村集體經濟提質等三個方面10項指標,進行了詳細解讀。
  • 生態農業園策劃
    生態農業園策劃  「吃、住、行、遊、購、娛、體、學、研、悟」是旅遊業10大要素。
  • 今年鬥門要再建62條「四好農村路」
    鬥門區已連續多年旅遊人數保持高速增長,以民宿經濟為代表的鬥門鄉村旅遊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帶動了農民增收,鬥門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三年也都保持了雙位數增長,而高標準、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則為此立下了「汗馬功勞」。  網紅 農村路通破解物流「痛點」在推進建制村通公路的同時,鬥門區高度關注農產品集散地的公路建設,創建「農資運輸路」。
  • 迎接大運會掛圖作戰 成都雙流九戰區分工有序
    1月6日,大運會雙流賽區委員會嚴格按照市大運會執委會「綠色、高效、節儉、廉潔辦賽」的要求,堅持國際標準推進場館設施新建改造;全面實施「以競賽為中心、以場館為基礎、以屬地為保障」的競賽組織運行模式,雙流掛圖作戰,把各個賽事場館及城市品質提升分為了九個戰區,形成了高標準、嚴要求的辦賽網格。
  • 廣東珠海鬥門計劃5年建成生態宜居城鎮
    根據決定,圍繞國際鬥門、生態鬥門、美麗鬥門、低碳鬥門、智慧鬥門、幸福鬥門等六大目標,鬥門將以新型城鎮化為抓手,以高端規劃為引領,凸顯山海相擁、田城相依、沙田水鄉的鬥門特色,主動融入珠海西部城區建設,加快構建「一河兩園三組團」新格局,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態安全和諧、功能與國際接軌、空間集約高效、設施綠色低碳、生活和諧宜人、管理高效便捷的生態宜居城鎮。
  • 加班加點趕工期,掛圖作戰保進度——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品質提升...
    加班加點趕工期,掛圖作戰保進度——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品質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加緊施工 2020-03-16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這個農業園,應該是東莞建設得最美的一個生態農業園了吧
    而各鎮雖然經濟發展很好,擁有恆大工廠,但是,在東莞,很多鎮都建設有一個生態農業園,這些生態農業園(農業科技園)成為了在東莞工作生活的人日常休閒的好去處。小編在東莞的時候,去過很多個農業園,不過,個人覺得,建設得最好最漂亮的一個農業園,應該當屬東坑生態農業園!
  • 孝感良一原生態農業園好玩嗎?孝感良一原生態農業園遊玩攻略
    孝感良一原生態農業園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農業園,在這個農業園內種植的水果品種非常多,個個都非常的優質,遊客來到這裡就會深深愛上這裡不想離開,那麼這個生態農業園到底有哪些好玩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遊玩攻略。
  • 鄭州市文化路街道:掛圖作戰定任務 集中攻堅促發展
    全市「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工作啟動以來,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積極動員、有效推進,深挖優勢資源、強化督促指導、確保市委、區委重點工作有效落實。8月5日,市委組織部一行深入街道對「掛圖作戰 集中攻堅」工作進度和推進成效進行督查,對街道在工作中的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和期許。下一步街道將取長補短、團結協作、狠抓落實,著力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為打造高品質現代化城區貢獻力量。
  • 掛圖作戰 | 倒排工期,高新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進入決勝期
    掛圖作戰 | 倒排工期,高新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進入決勝期 2020-10-2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驗純正異國風情 阿拉伯生態農業園邛崍開建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方煒)正宗的阿拉伯手工藝品、阿拉伯民族特色表演、阿拉伯風格建築群……3年後,市民在邛崍就能體驗阿拉伯民族風情,這是記者日前從邛崍市「阿拉伯生態農業園」籤約儀式上獲悉的  中方投資商、四川禾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雲棟告訴記者,作為邛崍首創、全國領先的都市農業綜合體,在臨邛街道開建的阿拉伯生態農業園是該公司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體現。該園佔地2600畝,集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中阿文化交流、旅遊度假為一體,將為阿拉伯地區人民提供優質農產品、休閒旅遊目的地和文化展示平臺,同時吸引大批量人流、信息流、資金流匯入邛崍生態旅遊等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