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5A景區江西龍虎山,旅遊好去處

2020-12-14 隨君遊Ting

龍虎山位於鷹潭市郊,是道教發源地,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當年就是在此修煉得道的。龍虎山的外貌和武夷山相似,都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世界自然遺產。乘竹筏在瀘溪河上看兩岸的山景感覺非常棒,而古越人的崖墓懸棺、升棺表演也是很奪人眼球的看點。主要景點沿著瀘溪兩岸由北向南分布,依次是象鼻山-仙水巖-無蚊村-正一觀-上清古鎮(上清宮),緊湊點可一天遊玩主要景點,也可分為兩天細細遊覽。景區是一票制(每個景點可遊覽一次),通常會買全程票,包含觀光車和漂流(或遊船)費用,比較合算。觀光車招手即停,可多次乘坐。如果需要在此留宿,鷹潭市區以及景區的遊客中心、仙水巖、上清鎮、九曲洲附近均有住宿,但通常以遊客中心附近為大本營。

從龍虎山山麓沿瀘溪河乘竹筏西行,在七裡之內有一百多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稱為「仙水巖」的24座山峰。這裡的清溪繞山蜿蜒、奇峰橫臥碧波,四野景色美不勝收,有「小灕江」之稱。兩岸的巖石千奇百怪、氣象萬千。 從上清碼頭可以乘到竹筏,一路上不僅可以看到「十不得」景點,還能看古代懸棺表演。在二十四巖的盡頭有水巖,這是一個臨溪的大巖洞,裡面可容納數百人。洞前江水澄清、洞頂懸空伸出江面,人站在洞口頗有些驚險之感。 在漂流過程中,如果看到當地農民划著竹筏來賣茶葉蛋,千萬要買來嘗嘗,這種雞蛋是土雞下的,味道非常香。

上清古鎮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該鎮屬龍虎山風景區,距鷹潭市區25公裡。古鎮依水而建,周圍群山環繞,自然環境優美。

古鎮上名勝古蹟很多,長約2公裡的上清古街上有長慶坊、留候家廟、天師府、留候第、天源德藥棧、天主教堂等景點。沿河櫛比鱗次的吊腳樓和船埠頭更讓小鎮顯現出江南水鄉的風格。鎮東面有上清宮、東嶽宮,瀘溪河對岸有明朝宰相夏言的故裡——桂洲村以及當年紅十一軍和中央紅軍會師之處。在距古鎮4公裡的地方,還有天門山生態遊覽區,那裡有原始森林、瀑布群以及一些古民居

天師府位於上清鎮,是歷代張天師的起居之所,原建於龍虎山下,後遷於上清。張天師的名號已傳到63代,是我國最長的受皇帝冊封的一姓嗣教,民間有「北有孔夫子,南有張天師」之說。 張天師本名張道陵,據說是張良的八世孫。傳說他身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十分威武。漢光武年間,他出生於天目山,他母親夢見魁星而感應懷孕生下了他。張道陵自幼聰慧過人,七歲就讀通了老子道德經,天文地理河圖洛書無不通曉。成年後又在深山中刻苦修煉,不久得道。他曾在龍虎山煉丹,三年丹成。不久後遇到神人指點,修成了最高的道術,能夠除魔去病,拜他為師的人竟有好幾萬人。張道陵就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了道教團體。據說在東漢桓帝永壽元年的九月九日,張道陵被仙人封為正一真人,羽化登升。他所創立的道教一直傳到今天,由於他規定入教者需交五鬥米,因此也稱「五鬥米教」。後人尊他為張天師,而張天師的名號也被歷代帝王特許世襲,現在的張天師已經是張道陵的第63代孫了。 天師府佔地5萬平方米,有500多間房舍,樓臺殿閣金碧輝煌,曲徑迴廊不計其數,府內古木參天,環境清靜,風景十分優美。它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府第規格,又兼有封建衙署的某些特點,在布局上保持了鮮明的道教正一派風格。每年的10月初,這裡會舉行龍虎山道教文化節,遊客可以觀看到道教法會表演。

無蚊村位於瀘溪河東岸仙水巖景區的許家村,共有50來戶人家200餘人,據載為許真君的後裔。歷來靠打魚、種田為生,村中人多長壽,所以又有長壽村之稱。該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景色秀麗。 村裡有一奇特現象,就是沒有蚊子,因此被稱為「無蚊村」,是極為理想的避暑勝地。 該村為何沒有蚊子?至今仍是個謎。一說該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二說該村周圍種滿了桉樹有驅蚊功能;三說距村莊不遠處有一山洞,洞內有成千上萬隻蝙蝠,一到夜晚便進村捕食蚊蟲;四說和這裡流傳的「張天師驅蚊孝母」有關。據說當年張天師事母至孝,每到夏天,為了使母親免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為她驅逐蚊子,所以至今這個村莊裡都沒有蚊子

該觀建置為正殿五間,祀奉張道陵、王長和趙升三人, 俱銅像俗金,左右兩廡各三間,正門三間,正殿後玉皇殿五間,東西建鐘鼓樓。原是龍虎山是道教著名宮觀之一。 正一觀最早的名稱叫「祖天師廟」,是第四代天師張盛自四川回龍虎山「永宣祖教」,為祭祀祖天師而建的廟宇。宋代時改稱演法觀。明嘉靖年間稱正一觀。現在的正一觀是2000年在被毀正一觀原地上按宋代建築風格新建的,佔地60餘畝,座東朝西,南北對稱,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門、儀門、鐘鼓樓、元壇殿、從祀殿、祖師殿、玉皇樓、丹房、紅門、廊廡以及生活用房等。整個建築群灰瓦白牆,古樸典雅,氣勢雄偉。「正一神觀」是龍虎山陸路八大景觀之一。 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率弟子入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雲錦山便由此而改名為「龍虎山」。第四代天師張盛回龍虎山,為祭祀祖天師而興建起「祖天師廟」,每逢三元節,登壇傳錄,各地學道者紛至沓來,形成了「晝夜長明羽人國」的繁華景象。桑海滄田,「天師廟」也幾經修葺,名稱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時改為「正一觀」至今。現在的「正一觀」,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築風格重建,並吸收了明、清時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藝術特點,整個建築灰瓦白牆,古樸典雅,氣勢雄偉,仙骨傲然。

大地之母又名「仙女巖」,在龍虎山禾觚巖與金鐘峰之間。

其本質就是個龐大的巖壁,酷似一個裸體女子的下身。巖石是那樣逼真自然,很難想像,這會是天然形成的。然而,它的的確是大自然所孕育的,沒有絲毫人工雕鑿的痕跡。

丹崖絕壁上的崖墓與仙女巖一個是生命的起點,一個是生命的終結,大自然把它們巧妙地組合在創建道教的龍虎山中,這裡面蘊含著多少宇宙間的奧秘,由大家去深思和遐想吧。

三疊巖位於龍虎山景區內,這塊巖石分為三層,從巖層形成來看,經歷了丹霞地貌發育的三個時期,即白堊紀時代的幼年期、壯年期、晚年期,歷經一億五千萬年,可以說是世紀三疊 。

仙水巖的懸崖峭壁上散布著數百座距今2600多年的崖墓,這些洞穴大小不一,裡面陳放著古棺,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和聯洞群葬。現已發掘出棺木39具,完整人骨架16具,各種陶器、青瓷器、絲麻織品、樂器、木竹器200餘件,有些是稀世珍品。經鑑定,這些墓葬都是戰國早期的墓葬。仙水巖的懸棺奇蹟吸引著國內外考古工作者濃厚的興趣,已成為中國民族學、民俗學、文物考古學的科研基地。 目前當地有懸棺仿古吊裝表演,你可以參觀一下。

象鼻山地質公園是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瀘溪河東側,與清澈見底的河水並駕齊驅,形成龍虎山水陸聯遊的最佳線路。這裡一座形象逼真、巨大無比的天然石象立於山中,碩大的象鼻似乎從天而降,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惟妙惟肖、靈性暗蘊,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神象」。象鼻山遊覽區是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區內峰崖崔嵬,紅流奔騰,赤壁四立,綠樹上覆,騰蘿倒掛,瀑布斜飛,極具奇、險、秀、美、幽之景觀特點和千姿百態的造型特徵,是難得的一處丹霞地貌的景觀集錦和科考、休閒之地。

該宮始建於東漢,是道教的祭神之所,是中國古代在敬天祭祖的基礎上形成的建築群落之一,其規模大小,等級高低不等,遍布全國。上清宮不僅獨居江南宮觀之首,且在全國也是舉世無雙,素有「仙靈都會」和「百神受職之所」之譽。   大上清宮在上清鎮東陲,距嗣漢天師府約一公裡。古代這裡稱為仙源鄉招賓裡。其街曰: 「瓊林」。左擁象山,右注沂溪。溪山環拱,實乃仙靈都會也,古老相傳。這裡是九龍聚會的寶地。民謠云: 「九龍集結上清宮.天師擒妖顯神通。唯有一龍不伏法.順水飄遊遇虎兇。」這九龍指的是上清宮周圍的天門山、臺山、烏劍山、獅子山、沖天峰、應天山、西華山、烏龜山和聖井山。

駱駝峰位於龍虎山景區內,因形似駱駝而得名。傳說太上老君知道他的徒弟張天師在龍虎山煉丹,第一天差遣龍和虎來守護丹爐,第二天又差遣一隻駱駝送來經書。那些守護張天師丹爐的"衙役"弟子沒見過西方的駱駝就不讓它進山,駱駝昂首張望也看不見張天師,沒辦法就把那些經書放在西仙源的壁魯洞,自己在這等著張天師出來,天長日久化成了石山。 張天師後來知道了這事,又愛又氣,愛的是弟子們忠於職守不讓任何人打擾,使他能練成九天神丹;氣的是弟子不讓駱駝進山送經書使他不能煉成即刻飛升成仙的仙丹,所以他的丹只能是吃了後使人容貌年輕精力充沛。張天師一氣之下給了那個弟子一巴掌,從而這駱駝的山峰格外突起,那是被天師扇了一掌後腫脹的一個包包,當地人叫鵝公包。張天師後來去了壁魯洞,得到了《制命五嶽檄召萬靈》、《神虎秘文》,這二本經書,為日後創立五鬥米教(早期道教)起了關鍵作用。

飛仙臺位於龍虎山景區內,其形似一隻海豚在昂首遊動。據說第五代天師張昭成,道法極高,可神遊千裡,降虎豹蛇,避水火之災。他活到119歲時,有人看到他從這裡騎仙鶴飛升成仙。那時他已經羽化入葬,當大家把他的墳墓啟開,看見棺內只有衣帽和布鞋,才明白他是成仙而去,於是就稱這山峰為飛仙臺 。

相關焦點

  • 江西兩大道教名山,三清山和龍虎山,哪一座更值得一遊?
    說起中國的名山大川,估計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排名。 巍峨的五嶽,壯觀的三山,以及不在其中的各種佛教名山,道教名山,都成為人們度假的最愛目的地。 中國人也很喜歡爬山。 周末和節假日,他們會選擇附近的戶外聖地登山,接觸大自然。 大概是因為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太大。
  • 江西最無奈的古鎮,號稱「中國道教第一鎮」,靠著龍虎山卻不火
    而關於道教的名山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大道教名山,即: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其中江西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因此而得名。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 江西道教第一山的龍虎山,有「丹霞仙境」之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相傳東漢中葉,天師張道陵弟子在此山中煉丹修道,修道煉丹煉成功後,「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原名叫雲錦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因龍虎出現,於是改雲錦山為龍虎山,山因此得名。
  • 江西龍虎山 | 行走世外青山上,感受道教文化
    在整理旅行照片時,看到江西龍虎山。想想可以順便分享篇圖文。爬山道、乘竹筏、看懸棺表演,來龍虎山旅行,可以說是一次感受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之旅…經過在龍虎山待的幾天,領略了其魅力所在,凡是與道教有關的都讓我感到新奇,其起源故事、建築和歷史文化,都讓我想更深入地想去了解。說真的,這是一次不一樣的旅行分享,將帶你更親近江西龍虎山。
  • 暑期樂遊江西,鷹潭龍虎山門票免費?
    據悉,在7月15日至9月15日,江西省開展2020年「全國學子暑期樂遊江西」活動,全國大中小學生申領「學子卡」後,可遊遍江西5A、4A景區,大門票全免。對此,鷹潭推出「升級版」樂遊江西——「學遊鷹潭」暑期旅遊線路,推出了「龍虎攬勝上水之旅」「生態峽谷漂流之旅」等8條精品旅遊路線。
  • 江西龍虎山道教發祥地景美香火旺,不能錯過的宗教旅遊地
    宗教旅遊已經成了現在旅遊的熱潮,龍虎山作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著自己的威望和歷史,是繼武當山之後海拔最高的山。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位於江西鷹潭市附近,最高峰海拔1300米。這裡是我國最為經典的丹霞地貌旅遊景區,也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東漢中葉時期,張道陵作為正一道創始人就曾在此煉丹,關於煉丹還有一個傳說:「丹練成,老虎現」這座山也因此而得名。
  • 廣西龍虎山江西龍虎山,同名卻不同價,江西龍虎山好在哪?
    廣西龍虎山江西龍虎山,同名卻不同價,江西龍虎山好在哪?正值秋高氣爽,中秋國慶假期也馬上就要來了,相信大家早已經打算好出遊的目的地了!中國的景區特別的多,類型也是十分的豐富。每個地點都有自己的名字!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兩個重名的景區。它就是龍虎山景區,這兩個龍虎山一個位於江西,一個位於廣西。雖說同名但是這兩人的門票價格可謂是天差地別!江西龍虎山的門票要260元,而廣西龍虎山僅僅只有60元門票。廣西龍虎山江西龍虎山,同名卻不同價,江西龍虎山好在哪?
  • 道教聖地,龍虎山旅遊攻略
    江西龍虎山和龜峰作為「中國丹霞」聯合申遺項目,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浙江江郎山共同獲得了世界自然遺產這個舉世公認的頂級品牌,成為江西唯一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的「雙冠」景區。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262平方公裡,現由七大景區、一個外圍獨立景點組成。
  • 江西兩大道教名山pk,三清山和龍虎山,二選一哪個更值得一遊?
    談及道教四大名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分別是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與安徽齊雲山。其實在江西省的上饒市,也有一座道教名山,風景秀麗,美景無數,它就是三清山。三清山又叫少華山,位於江西上饒市玉山縣和德興市的交界處。
  • 江西省景德鎮、鷹潭市4A、5A級旅遊景區,道教祖庭龍虎山
    整個景區面積220平方公裡,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其道教聖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龍虎山森林覆蓋面積62%,雨量充沛,氣候溫潤,龍虎山景區的空氣負離子含量超過正常值15倍,中國國內景點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 。2017年9月,榮獲 「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
  • 江西景區排名NO.1 龍虎山實力搶鏡 上榜7月全國5A級景區品牌100強
    龍虎山位列江西5A級景區NO.1龍虎山景區入選「百強榜」,充分展現了龍虎山景區在省內乃至全國的,品牌影響力和旅遊復甦的良好態勢,整個七月龍虎山持續推出各項優惠政策、品牌活動,受到廣大遊客朋友好評。為進一步實現龍虎山全域智慧景區,成就旅遊目的地新生態、新場景、新入口, 龍虎山與百度強強聯合,於7月24日上午舉行,全國首個AI全域智慧景區發布會,暨江西龍虎山風景名勝區量販式誠信旅遊超市發布儀式。
  • 道教洞天福地(江西篇)
    廬山迎客松1、廬山道教南天師道發祥地,中國道教完成由民間走向殿堂的地方,中國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太虛觀(簡寂觀)代表了中國道教由民間走向殿堂的大趨勢鷹潭龍虎山3、龍虎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正一派三山之一,道教正一派發祥地,中國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天師府為道教正一派祖庭,也是全國道教21
  • 江西的道教名山,很多人只知道龍虎山,卻不知道這3處也是
    要說江西最拿得出手的旅遊資源是什麼,名山大川一定是首當其衝。江西11個地級市,12家5A景區當中,山川景點正好佔據了2/3。每一座名山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廬山的雄奇險秀、井岡山的紅色氣息、武功山的高山草甸、三清山的千姿百態,都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慕名而來。
  • 江西的道教名山,很多人只知道龍虎山,卻不知道這3處也是
    要說江西最拿得出手的旅遊資源是什麼,名山大川一定是首當其衝。江西11個地級市,12家5A景區當中,山川景點正好佔據了2/3。每一座名山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也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廬山的雄奇險秀、井岡山的紅色氣息、武功山的高山草甸、三清山的千姿百態,都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慕名而來。
  • 中國道教發祥地,這座道觀已有1900年,張天師曾在此煉丹
    江西龍虎山是我國道教的發祥地,早在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就在龍虎山煉丹,丹成而龍虎現,由此雲錦山改名為龍虎山。張道陵當年煉丹的地方,就是現在龍虎山的正一觀。正一觀是龍虎山最早的道觀,距今已有1900多年。
  • 三清山、廬山、武功山、龍虎山、井岡山,江西十大名山
    道教名山、國家5A級景區,以天下秀著稱,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也算一良心景區。 綜合指數:★★★★★ 適合季節:四季皆宜 門票:90元(含觀光車) 建議遊玩時間:1天5、龍虎山:丹霞地貌聞名,道教名山,國家5A級景區;呸,江西老表的坑就從龍虎山學來的,也是從龍虎山開始的,反正這地來一次打死不來第二次。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其道教聖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
  • |中國六大道教名山
    5A級旅遊景區!江西龍虎山龍虎山是江西四大名山之一,位於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東漢中葉,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 江西鷹潭龍虎山印象
    青城天下幽說的是四川青城山,然後同為道家聖地的江西龍虎山其幽靜也頗得我心。因為講課的原因被邀請到江西鷹潭,閒暇之餘去逛了兩天龍虎山,深入的感受了道家發祥地的魅力。從鷹潭市區到龍虎山交通非常便利,因為不是旅遊旺季去的,又因為距離只有20來公裡,我就從火車站搭乘公交大巴K2前往,直接到景區門口下車。龍虎山景區很大,有七大景區,有52個景點,景物景觀230處,玩了兩天才基本看完了,也只能說是蜻蜓點水。景區內還有專用的班車,需要研究好了路線才能少走冤枉路。
  • 道教祖師張道陵和龍虎山
    #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創始人,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四大天師之一。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從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正一教派至今,天師道在中國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正一道在自身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 江西人家門口又要多一個5A景區!地址就在…
    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予公示。 去年江西省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數量達到14家,每個設區市都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縣縣均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省旅遊接待遊客達到8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1萬億元,主要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看來江西旅遊發展的越來越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