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的厚重,握手浮圖峪長城

2020-08-29 樂樂帶你自助遊

標籤:保定 淶源 浮圖峪 長城 最美野長城 自駕 十四連珠 探險 車停長城腳下

浮圖峪長城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一句話就能概括出來,稱為經典的是視野中一眼看到十四個敵樓簡稱「十四連珠」。

車可以開到長城腳下

浮圖峪長城位於淶源浮圖峪村,始建於明代。這裡交通便利,走張石高速,在淶源東下,左拐就是108國道,開車三分鐘就見到右側有一個縣級路,小煙路(小河村到煙煤洞村)沿著公路走在約30分鐘,你會看到一個石碑,上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長城(浮圖峪段)」。右轉有條小水泥路,直達長城。車停長城腳下,下車就爬長城,這是之前多年都沒有遇到過的便利條件。

站在平臺上看浮圖峪長城

穿越歷史的厚重,握手浮圖峪長城。由於這裡遠離人家,多是自然損毀,沒有明顯人為破壞跡象,偶爾見到的是牧羊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下車就開始爬長城


浮圖嶼長城 這就是傳說中的十四連珠


浮圖嶼長城 -------時空隧道


歷史與現代--------時光隧道效果

走在殘破的長城上,感受著野長城的悽美,體驗著百年孤獨。挑上一個保存完好的城樓,手腳並用爬上去,四周一覽眾山空曠、渺小。憑高遠眺,長城盤垣在群山之巔,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廣闊的視野,壯觀的景象,更多一份蒼涼,豪情從心底迸發。


第二座城樓,可以爬到城樓頂

這個小朋友也在感受百年滄桑


像不像電影中的橋段,「這都是我給你打下的江山」




第一次和浮圖峪握手到此打住,往下走就是專業人員探險的野路子了。那是相當的危險。(建議各位看官到此打住,吃個飯,補充一下能量,原路返回) 沿著斷垣殘壁下山,步履艱難,我們可以作證,長城不是我們推倒的,肯定是孟姜女哭倒的。

以下是和發燒友第二次挑戰極限的記錄,一身狼狽,圖片不多,全程那是相當的危險,就是拽著樹枝速降,打死都不會去第三次了。 山路不是崎嶇,而是很陡,大多地方都接近七八十度。難度極大,有時候沒有可抓的東西,一把野草,或是幾根灌木叢,都是可以利用的材料。就這樣相互幫助,上邊的拉一把,下邊的推一下,完全顧不上看景點。

越往下走,越是破壞嚴重

站在浮圖峪長城廢墟上


我是手腳並用,都掛彩了。


頂看是一條線,滑到山谷就是一條很寬很厚的冰河


別以為這是爬長城,就是一個懸崖,硬闖下去的。想想都害怕。不過野山果,崖柏,相當多。這是到了懸崖最下邊。別看人,看冰塊,石頭。冰塊有好幾米厚,下面都是流水聲。

友情提示:帶個彈弓,小松鼠很多,爬長城時少帶水,必須有根登山杖。

科普一下長城資料:在這裡可以現場區分一下,三眼敵樓和四眼敵樓,這是有區別的。

相關焦點

  • 淶源浮圖峪長城之行
    境內有中國縣域最好最長的野長城,按照明代長城敵樓匾牌上的稱謂,「烏字號」「浮字號」「白字號」「插字號」,分別為烏龍溝段、浮圖峪段、白石山段和插箭嶺段。我們所處的是浮圖峪長城隨莊子段。登上第一座敵樓,憑高遠眺,大山連綿,奔馳浩蕩。長城盤垣在群山之巔,蜿蜒起伏,氣勢磅礴。西面的長城,隨著山勢漸漸拔高,伸向白石山方向。東北的長城,跳躍在峰巒間,連接烏龍溝長城。廣闊的視野,壯觀的景象,令人著迷,豪情從心底迸發。
  • 野長城上攝影採風,體會歷史的厚重與文明
    北京的野長城相對修繕一新的八達嶺或者慕田峪長城來說的。那些古樸的殘長城,才能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明。這些野長城在旅行社你是絕對看不到的,只是在那些戶外驢友和攝影愛好者中比較知名。比如箭扣長城,因為箭扣長城太出名了,去的人太多了就失去野的味道。今天介紹一段野長城是位於香屯-黃花城水長城-黑龍潭大峽谷小環線路線上。這是一條「絕美」穿越路線,而且難度不是很大。特別是4月份和10月。
  • 長城與大海的握手,山海關老龍頭景區
    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但是丹東的虎山長城也是最東起點,只是種種原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隨著人們對歷史的尊重,一些說法也在改變。萬裡長城猶如一條巨龍,走過大漠,跨過群山,從燕山山脈婉蜒而下,直衝入海,老龍頭因此得名。因為地勢條件優越,再加上精心修築防禦工程 ,構成了老龍頭這座名副其實的海陸軍事要塞。
  • 地區文化 | 青邊口長城 細數穿越歷史的美景
    地區文化 | 青邊口長城 細數穿越歷史的美景 2020-12-06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第五屆省旅發大會:穿越大境門體驗長城歷史文化
    穿越大境門體驗長城歷史文化——張家口打造「一帶五區」旅遊發展新格局左右太平山巍然對峙,一道雄關拔地而起。這,就是萬裡長城的著名關隘、張家口的城市地標——大境門。在第五屆省旅發大會的大境門長城歷史文化體驗區,張家口市將大境門景區、清河影視基地作為重點觀摩項目。
  • 聚焦第五屆省旅發大會|穿越大境門體驗長城歷史文化
    穿越大境門體驗長城歷史文化——張家口打造「一帶五區」旅遊發展新格局②左右太平山巍然對峙,一道雄關拔地而起。這,就是萬裡長城的著名關隘、張家口的城市地標——大境門。在第五屆省旅發大會的大境門長城歷史文化體驗區,張家口市將大境門景區、清河影視基地作為重點觀摩項目。大境門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北端,為明長城著名關口之一,與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並稱為萬裡長城四大雄關。大境門頂部是一個長12米、寬7.5米的平臺。
  • 保定長城文化縱橫​
    本期是保定轄區長城關隘系列的最後一篇。如果讀者在旅行途中經過這些長城關隘,不妨停駐腳步,領略歷史遺留的風韻。(資料來源:《保定歷史文化集》。)其歷史延續之長、建築類型之多樣、防禦體系之嚴密,在中國古代長城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 【飛閱中國】航拍老牛灣景區: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
    新華網 發(付宇鵬 攝)    老牛灣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地處晉蒙黃河大峽谷的核心地段,綿延數十公裡的河谷兩岸壁立萬仞,河道中碧波蕩漾,河岸之上長城和古軍堡聳立,村落中古蹟和古民居遍布。    老牛灣不僅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昭君出塞」的歷史典故,還有明代軍民一心,攻抗外敵的豐功偉績,更承載了一批又一批走西口的「晉商之夢」。
  • 旅發在線 | 一道雄關拔地起,穿越大境門體驗長城歷史文化
    在第五屆河北省旅發大會的大境門長城歷史文化體驗區,張家口市將大境門景區、清河影視基地作為重點觀摩項目。河北省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試點省,積極謀劃打造一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示範性項目。其中,張家口將大境門長城和崇禮長城作為建設重點。圍繞「開放融合·大好河山」主題,大境門景區表現出了張家口厚重的長城文化,向廣大參觀者闡述大境門長城文化、商貿文化和民族交融文化,賦予大境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一帶一路」北方絲綢之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播新使命、新看點。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2020-09-2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精彩旅發】穿越大境門體驗長城歷史文化——張家口打造「一帶五區」旅遊發展新格局
    在第五屆省旅發大會的大境門長城歷史文化體驗區,張家口市將大境門景區、清河影視基地作為重點觀摩項目。平臺東西兩側,是寬5米的長城馬道。沿馬道向東,可以看到來遠堡遺址、長城博物館,盡頭可以欣賞張家口的母親河清水河的旖旎風光;沿馬道向西,可以看到有著傳奇故事的臥龍亭和始建於雍正年間的二郎廟。
  • 呼市這個地方竟是黃河與長城唯一握手之處
    ——《老牛灣賦》老牛灣概況老牛灣位於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呼和浩特最南端這裡是長城、黃河唯一交匯之處黃土文化、黃河文化和窯洞文化在這裡融匯一體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立體展現了兩千年黃河古文化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不過老牛灣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
  • 想起那年老牛灣——黃河與長城第一次「握手」的地方
    有了「天下黃河第一灣」,有了「長城與黃河的握手之地」,所以,有了8年前我和老牛灣的一面之情和難捨之緣。黃河與長城在這裡第一次「握手」 老牛灣是黃河流入山西的第一站,由於地形條件的獨特性,這裡的石灰巖峭壁呈怪石嶙峋、犬牙交錯狀
  •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今天迎來北京的第二場雪, 雪下的居庸雄關, 巍峨峻拔添了份年月的滄桑, 多了份歷史的厚重
  • 歷史厚重拒羌堡/李日宏
    歷史厚重拒羌堡原創 李日宏 大同長城文旅 今天該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磚、瓦、灰陶、銅錢、瓷器、陶壺、罐、石雕、火炕、石磨等物,是了解契丹、女真乃至遼、金時代民族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狀況,也是探討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歷史淵源的寶貴資料。 數百年來,風沙逐漸掩蓋了陡牆,流水逐漸切割了牆體。這一帶長城水毀嚴重,現今阻礙長城兩邊往來的,已經不是邊牆,而是那縱橫的溝壑。
  • 長城天路七日自駕遊
    翻越和途徑多座海拔1600米以上大山和多處邊塞軍事古堡遺址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蹟歷史遺存。具體路線為:由外長城著名的殺虎口開始,沿西北方向一路穿梭至內外長城握手的地方將軍會丫角山,再行至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老牛灣,另路返回至內長城著名的邊塞名關雁門關廣武旅遊區,完成望長城內外、長城天路之旅!
  • 尹恩惠加盟國版《王子咖啡店》 穿越時空握手高興
    尹恩惠握手「高興」在現場照片中,曾出演韓國版《咖啡王子一號店》中女主角的尹恩惠與此次飾演中國版女一號「高興」的徐璐十指相握,仿佛在瞬間穿越十年時空,溫馨有愛的場景也令影迷粉絲們淚奔並驚呼「活久見」,同時熱情期待中國版《王子咖啡店》能早日在熒幕上與觀眾見面。
  • 坐擁太行山看長城黃河握手,山西四線城市真牛
    偏關縣老牛灣,長城與黃河在此握手相遇長城和黃河在這裡握手相遇。據說:這裡在明朝時是一座屯兵的城堡,在老牛灣堡緊臨黃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磚砌空心敵樓——望河樓,是偏關著名的風景地之一。,這裡雲蒸霞蔚,美景若仙長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的地理和文化標識。
  • 遊烽火邊塞  ·  讀長城歷史
    遊烽火邊塞 · 讀長城歷史2020塞上朔州長城旅遊節側記中視新聞觀察員 鄭志東 塞北晚秋,不論是百車穿越朔州地界中國獨一無二的長城天路車輪馳時光隧道騁厚重文脈,記者睹物思古,遙想兵戈爭鳴,在這段長城天路上,這座廣武古城裡尋夢桑源領略捕捉古代延伸到當代的虛幻影像。
  • 《行走長城》第五篇:山海關的厚重與輕靈
    六百年的歷史賦予了山海關滄桑厚重的歷史文化,但如今的山海關又輕靈別致,處處體現出文化氣息。書香山海關讀書亭 攝影/曹力在山海關古老巍峨的城牆下,遊客服務中心門前,有一個暗紅色的讀書亭,書亭上懸掛著「書香山海關」的扇形匾額,顯得格外文藝和清新,亭內書柜上擺放著文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