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兩國臨床試驗證實,益生菌株LGG對小兒急性胃腸炎毫無益處 |...

2020-12-21 生物谷

常說不看廣告看療效,不過有幾個人能夠冷靜下來,看穿各種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把戲呢?一窩蜂的從眾才是常態啊,就比如各種好處被吹上天的益生菌,誰沒喝過舉個手……

 

牛皮吹大了,是會破滴。在今天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美國和加拿大開展的兩項大規模

臨床試驗

結果,給益生菌產業劈頭又澆了一盆冷水:

對急性胃腸炎的患兒補充益生菌進行輔助治療,完全無法改善患兒的症狀[1-2]!

而且這兩項

臨床試驗

考驗的,

還是號稱全球被研究最多最透徹的鼠李糖乳桿菌,也就是LGG益生菌[

3]!這不禁讓奇點糕心頭冒出來一個大大的問號:益生菌,真的能益生嗎?


益生菌可以算是網紅了,尤其是媽媽們,恨不得給孩子們的腸道裡塞滿有益菌,誇張點說,哪個中國孩子沒吃過呢?但益生菌到底有沒有宣傳所說的「神奇」效果,還真不好說,記得不久前《細胞》的兩篇重量級論文潑涼水嗎?


益生菌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實,現在下結論還有點兒早雖然還有很多不確定,證據也不怎麼充分,但輔助治療胃腸道疾病,尤其是表現為腹瀉、嘔吐的急性腸胃炎,是益生菌目前用得最廣泛的領域,甚至有臨床指南的推薦[4],不少醫生和家長也信這個。

急性腸胃炎,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雖然很少致命,但看到孩子上吐下瀉,哪個家長不急呢?單單在美國,每年就有170萬次兒科急診是因為急性腸胃炎,如果每次都用到益生菌治療,市場可小不了。


腸胃的毛病靠益生菌來調理,邏輯上似乎沒什麼毛病:調節腸道免疫啊、改善腸道生態啊、排除毒素啊……稍微改改都能拿去當產品宣傳語了。而LGG菌,就是目前腸胃炎治療中被研究最多,用得也最多的益生菌。

作為人類最早認識的益生菌之一,LGG菌早在1983年就被美國科學家發現,之後經過了科學界長期研究,相關的論文有800多篇,含有LGG菌的

保健品

更是早早進入了市場……可以算是益生菌裡的老江湖了。


拜某些專家站臺所賜,含LGG菌的產品近幾年也在國內火了起來。然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什麼有力的證據能證實LGG菌在治療腸胃炎方面的益處,老江湖又怎麼樣?「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瞎吃,有些醫生可看不下去。

腸胃的毛病從腸道菌群治起,算是近水樓臺了本次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兩項

臨床試驗

結果,分別出自美國和加拿大團隊開展的大規模試驗,好處是不是吹出來的,一做臨床就清楚了。


在美國10家醫院開展的PECARN試驗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主持,研究共入組了971名因為患急性胃腸炎,到醫院急診就診的3-48個月大患兒,按照1:1的比例分組,分別每天兩次服用含有LGG益生菌的康萃樂(Culturelle)或安慰劑。


急診治療後,試驗人員會對患兒進行為期兩周的隨訪,對患兒父母報告的嘔吐、腹瀉等症狀進行評估,評價患兒的胃腸炎症狀嚴重程度。試驗的主要終點,就是患兒胃腸炎症狀為中重度(Vesikari評分不低於9分)的比例。


用論文第一作者David Schnadower的話說,試驗結果足夠讓他們醫院的益生菌輔助治療被叫停了。康萃樂治療的患兒和安慰劑治療的患兒,出現中重度胃腸炎的比例分別是11.8%和12.6%,沒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數據得出的結論很簡單:吃益生菌等於吃安慰劑……在研究的次要終點,比如腹瀉和嘔吐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患兒由於症狀加重需要再次就診的比例、家長照顧孩子而誤工的時間等一系列指標上,康萃樂的使用,怎麼分析都分析不出好處……


David Schnadower認為,讓孩子吃LGG益生菌產品,還不如省下這錢,等病好了吃大餐呢。如果不吃大餐,買點蔬菜水果之類的健康食品也好啊。

而由加拿大團隊開展,入組了886名患兒的PERC PROGUT試驗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這項試驗中使用的益生菌產品稍有不同,是兼有LGG和瑞士乳桿菌兩種益生菌的Lacidofil,但多一種益生菌也沒帶來什麼優勢。

具體到患兒中重度結腸炎症狀的發生率來看,補充Lacidofil的試驗組患兒是26.1%,還要略高於安慰劑組的24.9%,而在次要終點方面,試驗組患兒出現嘔吐症狀的風險更是升高了36%。


因此,主持這項試驗的卡爾加裡大學副教授Stephen Freedman在採訪中直接表示:「治療腸胃炎一直是益生菌最熱推的目標,但這項試驗的結果已經說明問題了,益生菌雖然無害,但也無益啊。」[5]
沒用就別吃啦……


當然,這兩項試驗也不至於把益生菌直接拍死,因為益生菌的種類繁多,而試驗涉及的畢竟只有兩種,但對於這個火熱又混亂的市場,當頭一棒很有必要。專家推薦不等於權威,廣告宣傳也不能全信,一切還是要讓科學說話,對吧?


參考資料:
1.Schnadower D, Tarr P I, Casper T C, et al.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versus Placebo for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9(21), 2002-2014.
2.Freedman S B, Williamson-Urquhart S, Farion K J, et al. Multicenter Trial of a Combination Probiotic for Children with Gastroenteriti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9(21), 2015-2026.
3.Yan F, Polk D B.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n updated strategy to use microbial products to promote health[J]. Functional food reviews (Print), 2012, 4(2): 77.
4.Guarino A, Ashkenazi S, Gendrel D, et al.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Europe: update 2014[J].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2014, 59(1): 132-152.
5.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probiotics-gastroenteritis/two-studies-find-probiotic-therapy-ineffective-against-stomach-flu-diarrhea-idUKKCN1NQ2NB


相關焦點

  • 小兒急性胃腸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在臨床上症狀表現是什麼?
    小兒急性胃腸炎多是孩子因為接觸了不潔東西所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要注意些什麼?作為家長,要了解小兒胃腸炎是由什麼引起的,它的症狀表現在哪些方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如何防治兒童急性胃腸炎
    小兒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引發急性胃腸炎的主要原因多為進食生冷刺激食物、暴飲暴食、腹部受涼或進食不潔食物,臨床常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若處理不當可引起兒童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若病情較輕,患兒可能狀況良好,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在1-2天自愈,飲食要注意進食易消化食物,如喝點米湯、稀飯、吃點軟麵條,禁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 兒童嘔吐高燒,警惕急性胃腸炎
    近日,隨著氣溫升高,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連續接診了好多「急性胃腸炎」患兒,年齡大多在6歲到12歲左右,症狀表現都是不明誘因的反覆嘔吐,有的孩子還伴有腹瀉以及高燒不退。專家解釋,「急性胃腸炎」跟飲食關係不大,大多都是被傳染的。
  • LGG的前世今生
    它是鼠李糖乳桿菌種的19個菌株中的一種。 近年來, 國外的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動物試驗和人體臨床試驗證明 LGG能夠耐受動物消化道環境(耐胃酸、耐膽汁)、並能夠在人和動物腸道內定殖,起到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預防和治療腹瀉、排除毒素、預防齲齒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LGG有什麼作用呢?
  • 小兒急性胃腸炎不可忽視 反覆嘔吐要及時就診
    本網訊【李夢元】孩子突然哭鬧,並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很可能是患了急性胃腸炎,這是當下梅雨季節比較常見的病症。近期,我科患小兒急性胃腸炎的孩子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腹脹以及發燒。急性胃腸炎看似是個小病,但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造成大的影響,腸套疊、脫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紊亂以及心肌損害都是急性胃腸炎的併發症,再嚴重還可能造成死亡。同時,如果孩子患急性胃腸炎,不一定會嘔吐、腹瀉、腹痛、腹脹以及發燒等症狀同時出現,如果孩子頻繁嘔吐,或者尿量變少,也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 選擇臨床驗證及安全性評價過的活菌藥物 才真正的選擇了健康
    益生菌從廣義角度理解,包括了狹義的益生菌和延伸特定醫學應用的活菌藥物,2001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做了如下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健康益處。2. 國際益生元與益生菌科學協會(ISAPP)在2014年發表的共識中繼續認可FAO/WHO的定義,並強調了益生菌菌株的鑑定和安全性評價的重要性[1-4]。3.
  • 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陳和軍(中山市三角醫院,廣東 中山 528445)摘要:將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均予以常規對症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雙歧桿菌治療,比較兩組療效。
  • 急性胃腸炎,你不可不知的發病原因
    胃腸炎急性發作的原因是什麼 沙門氏菌屬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其種類包括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瘟沙門氏菌、雞瘟沙門氏菌、鴨瘟沙門氏菌、水楊酸鹽類、磺胺類、某些抗生素等;或誤服強酸、強鹼、農藥等,均可引起急性胃腸炎。
  • 小兒急性腸胃炎誘發原因以及如何處理你知道嗎?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小兒急性腸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嬰幼兒胃腸道功能比較弱,對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當就容易發病。  急性胃腸炎誘發原因  腸道內的感染由細菌和病毒造成的,特別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 小心急性胃腸炎!
    然而,過度的飽食或誤食不潔食物,讓部分人「吃不消」,很多患者出現了諸如嘔吐、腹瀉、發燒的不適症狀,去醫院檢查竟是急性胃腸炎。 急性胃腸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是一種急性起病。
  • 如何區別消化道症狀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還是急性胃腸炎
    還是僅僅是急性胃腸炎或者腸胃感冒呢?中國醫大一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李異玲教授和您說說。但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此版診療方案中指出: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病例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武漢協和醫院的消化科醫生在臨床工作中也發現了一些新冠肺炎的病例無呼吸道症狀,而是以腹瀉為首發症狀,這部分病例尤其要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 兒童急性胃腸炎的治療和護理
    小兒腸炎多因不潔東西所引起,故預防最要緊的是食物之清潔及保存安全。 症狀 急性胃腸炎如為引起的是輕型腹瀉,一般狀況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為黃色或黃綠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塊樣便,糞質不多,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急性胃腸炎也可以引起較重的腹瀉,每天大便數次至數十次。
  • 「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重磅發布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益生菌的資源、功效、作用機制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試驗研究,益生菌科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至今熱度不減。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多組學等新學科、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為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機遇。益生菌研究領域隨之湧現出諸多新的學術觀點與學術成果。
  • 國家藥監局發布《急性心力衰竭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為指導和規範急性心力衰竭治療藥物臨床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急性心力衰竭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現予發布。本文中的「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伴或不伴已知心臟病的急性左心室衰竭或左右心室衰竭並存」。臨床實踐中急性心力衰竭分為:(1)新發急性心力衰竭;(2)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Acute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即此前經治療控制的慢性心力衰竭發生急性加重。
  • 小兒急性胃腸炎護理大全,如何預防、如何護理都在這裡了!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風向標小兒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嬰幼兒胃腸道功能比較差,對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當就容易發病。那麼家長如何應對寶寶急性腸胃炎呢?寶寶腸胃炎的原因◆病毒感染。70%兒童腸胃炎都是因為受到病毒侵襲,經常導致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腺病毒和星狀病毒。
  • 春季謹防兒童急性腸胃炎
    小兒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引發急性胃腸炎的主要原因多為進食生冷刺激食物、暴飲暴食、腹部受涼或進食不潔食物引起,臨床常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若處理不當可引起兒童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若病情較輕,患兒一般狀況良好,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在1-2天自愈,飲食要注意進食易消化食物,如喝點米湯、稀飯、吃點軟麵條,禁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 寶寶排出「蛋花樣」便便,小心是急性腸胃炎!
    寶寶急性腸胃炎的表現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症狀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急性胃腸炎假如引起的是輕型腹瀉,一般狀況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為黃色或黃綠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塊,糞質不多,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急性胃腸炎也可以引起較重的腹瀉,每天大便數次至數十次。大量水樣便,少量粘液,噁心嘔吐,食慾低下,有時嘔吐出咖啡樣物。如出現低血鉀,可有腹脹的表現並有不規則低燒或高燒,煩躁不安進而精神不振等。
  • 初秋季節 兒童如何預防急性腸胃炎?
    兒童的胃腸道發育還不完全成熟,易受到一些寒涼或不潔之物的幹擾,在定時定量方面如不注意,也易損傷胃腸功能,造成急性胃腸炎或消化不良。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兒科施益農主任提示,初秋小兒易患胃腸道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洩瀉、嘔吐、積食、厭食、消瘦等。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臨床表現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腹瀉一般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為黃色或黃綠色,有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塊,糞質不多,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
  • 長城證券--科拓生物公司動態點評:深入菌株研究 凸顯技術優勢
    在 L. plantarum P-8針對舒緩壓力及焦慮的試驗中,在馬來西亞對 103名合格受試者進行為期 12周臨床試驗,52名合格受試者每日攝取 L.plantarum P-8,51名合格受試者每日攝取安慰劑,4周後,L. plantarum P-8組相對於安慰劑組,各方面指標改善更顯著,L. plantarum P-8組 0周與12周對比,存在 43條顯著差異的代謝通路,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