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大學已故原副教授秦吉彌等人關於地震的5篇研究論文存在數據捏造和篡改,另有17篇論文也有可能涉嫌違規。
據日本共同社3月17日報導,日本大阪大學15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稱,大阪原副教授秦吉彌關於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和2016年熊本地震的5篇研究論文中存在數據捏造和篡改。另外,關於北海道西南海域地震(1993年)、阪神大地震(1995年)及預想將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地震的17篇論文也很有可能涉嫌違規,校方指出「違規行為長期、多次發生,惡劣程度極高」。
大阪大學在當天公開的調查結果中說,之前接到有關懷疑學術不端的舉報後,大阪大學成立了一個8人調查委員會,於2018年進行了長期的調查,結果確認該校研究生院已故副教授秦吉彌論文造假。其挪用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西日本高速公路公司等的地震儀數據等進行捏造,計算結果也經過篡改。研究部分使用了日本中央政府的資金,文部科學省表示將討論應對措施。
在論文被質疑後秦吉彌離職,之後去世。目前校方尚未公布其死因和去世時間。秦吉彌此前曾對一系列研究違規予以否認,並解釋稱「進行實際測定後寫了論文」,但校方通過相關記錄認定其違規。
大阪大學副校長八木康史道歉稱:「(這)損害了整個社會對科學研究的信賴,給(地震)受害者和相關研究機構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另外17篇論文也很有可能涉嫌捏造和篡改,但因無法確認數據和聽取相關情況,校方暫未認定是否存在違規。大阪大學表示,目前尚未確認有其他作者曾參與該違規事件。
被認定違規的論文中,有1篇從文科省轄下的日本學術振興會得到了共計約1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300元)的科研費補助。
大阪大學表示將加強研究人員的倫理教育和研究數據管理體制等。大阪大學已啟動論文撤回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