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眾安保險在以「保險新基建 數字新生態」為主題的開放日活動上,介紹了2020年前11月的業績表現,透析背後「保險+科技」雙引擎戰略的布局邏輯,同時與艾瑞諮詢共同發布《中國百萬醫療險行業發展白皮書》,並發布全新百萬醫療險產品「尊享e生2021」。
眾安保險累積保費規模520億,強調「保險+科技」雙引擎戰略驅動
首先,從目前的業績表現來看,2020前11月,眾安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加14.3%至146.9億元;累計保費規模達520億元,服務達5億用戶。與此同時,科技驅動降本增效:2020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上升418.8%,綜合成本率下降4.8%。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563.8%,償付能力充足。
在資本市場上,眾安首次公開發行了10億美元的境外票據,是2020年全球保險科技行業最大的融資;在大健康生態,2020上半年總保費同比增長115.6% ;升級尊享e生2020和門急診版,2020年前三季度百萬醫療險在保保單數1226萬;
業績數據背後,眾安強調,在於通過「保險+科技」雙引擎戰略,推進科技與保險全價值鏈的深度融合。根據眾安保險CEO姜興的總結,即數以致「用」,合以致遠。數以致「用」,是眾安保險科技驅動保險創新的原點,即圍繞「以用戶為中心」這一不變的內核,來應對外部的變化。
從眾安保險的動作來看,首先,以數字為驅動,關注用戶旅程、優化用戶體驗,促進保險品牌力的提升。眾安自主研發的智能營銷系統擁有超2000個用戶標籤,與生態夥伴無縫對接,能夠讓獲客成本降低30%,投放效率提升50%,運營效率提升80%。
自有平臺建設方面,眾安保險APP平均月活用戶5年增幅超7倍,達242.9萬人;通過用戶運營閉環的構建和智能算法推薦,全場景平臺用戶留存率提升了19%,助力保費提升了122%。
其次,在保險數位化增長的探索上,眾安強調回歸用戶價值,釋放保險的創新力。
姜興認為:「唯有創新才可以在存量中挖掘新的增量,而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才是關鍵」。即以數據驅動,通過精準的用戶洞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個性化、定製化的產品服務。從個人到全家庭、從普通人群到特定人群,挖掘用戶深層次的保障需求,並通過全場景的滲透和生態融合,致力於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在科技賦能上,眾安科技布局了一張數位化雲圖:業務生產系列,幫助保險機構迅速「上雲端」;業務基建系列,通過夯實研發效能體系和安全保障,實現降本增效及合規運營。
在標準化產品基礎上,眾安進行產品組合以匹配不同合作夥伴的需求和痛點,為其數位化轉型出謀劃策。同時,眾安還將先進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經驗輸出到海外,助力全球行業生態數位化轉型。
百萬醫療險白皮書:2020年市場滲透率為7.4%,2025年保費規模將達2010億
百萬醫療險是近年來行業風口,在開放日活動上,眾安保險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中國百萬醫療險行業發展白皮書》,預測百萬醫療險市場將在未來幾年保持每年25%-40%的增速,到2025年,全市場保費規模將達到2010億元。
《白皮書》數據指出,百萬醫療險在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後,當前已經進入產品成熟期,2020年該險種的用戶規模將突破9000萬,市場滲透率為7.4%。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隨著國民風險意識不斷提高,市場對健康保險需求還將大幅增加。
據《白皮書》推算,當前百萬醫療險產品的行業均價約為540元,主力用戶客群集中在30歲-45歲的年齡段。這一群體保單價格相對低,賠付出險機率也相對較低,屬於健康險險種目標客群中的優質群體。
不過,隨著大量競爭者的湧入,百萬醫療險產品競爭觸及階段性同質化瓶頸,利潤率下行壓力有所增加。
《白皮書》認為,持續增長的訴求和利潤的承壓正倒逼行業轉型,通過技術升級抬高行業天花板、建立競爭壁壘、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百萬醫療險產業鏈條上各方參與者的共識。只有能夠把控渠道成本、持續優化產品的技術驅動型保險公司,才能實現長期盈利增長。
《白皮書》建議,應從產品創新差異化、覆蓋人群細分化、獲客運營多元化、保險服務一體化、科技賦能全面化、產業鏈條協同化六個方面實現百萬醫療險行業的破局。
在2015年推出「尊享e生」系列百萬醫療險的眾安保險,發布第19代迭代產品「尊享e生2021」,作為開門紅產品。據了解,該產品投保年齡從60周歲提升至70周歲,同時開放大慢病人群的專屬醫療計劃。
在醫療服務方面,尊享e生2021提供重疾多方面的保障方案,在涵蓋國內上市的83種特藥基礎上,新增覆蓋15種特種進口藥;並融合「眾安醫管家」,對接眾安網際網路醫院資源以及醫療資源,完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