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廈門入境旅客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是國內第四大旅客入境空港口岸。
如何嚴防境外輸入守好「空中大門」?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邊檢、海關等各部門多鏈條、全方位合作打造「戰疫中樞」,提升聯防聯控水平。今晚,央視新聞記者直擊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入境大廳。
跟著她一起來實景了解一下乘客們都是如何安全入境~
嚴防境外輸入守好「空中大門」
嚴格防控
昨日起,廈門口岸航班有所調減當日入境航班只有4個。
登機之前
旅客們需要先填寫登記卡,除了常規的信息外更重要是填寫14天的接觸史。
旅客行程提前申報的信息會進入到大數據系統,進行分析。
飛機落地後
旅客在飛機上接受海關登臨檢疫,檢查體溫、登記每個人的溫度。
在一系列的檢查後:
排查發現的確診或疑似病例
將被引導至停機坪,現場辦理入境手續後,由「120」轉送定點醫院排查診治。
體溫超過37.3℃或有乾咳、乏力等症狀的旅客
將被引導至負壓隔離室開展病學排查、醫學排查、核酸檢測採樣。
判定有狀的人員
按照「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處理流程」處置。
判定有症狀的人員其密切接觸者
其密切接觸者(同排、前後三排或同行人員等)通過專用通道,辦理入境手續後,統一轉送至留觀酒店。若發現異常,參照有症狀人員處理程序處置。
健康的旅客
下飛機前往海關入境查驗大廳,接受「三查三排」。
旅客下飛機
健康的旅客下飛機後,將前往海關入境查驗大廳進行「三查三排」,接受入境查驗、健康申報、體溫篩查、核酸檢測、負壓隔離室等流程檢查。
首先檢查健康申明卡的申報內容,對於有症狀的旅客會將這名旅客引導到醫學排查區做進一步的排查。
對重點疫區來的旅客,進行兩道紅外測溫確保不會產生太大的誤差,若發現體溫發熱的旅客將進行攔截,引導到留置室用腋下水銀體溫計進行體溫複測,若符合條件將再進行一次紅外測溫,如果還是發熱旅客將被轉送到醫學排查區域。
整個過程以往需要花6分鐘,現在採用流行病學調查的工作機制後,可以壓縮到3分鐘。
簡單來說,入境人員將會進行多層體溫測試和核酸檢測,準確了解每一位旅客的健康情況。
查驗無誤後,健康的旅客將由現場工作人員有序引導乘車離開機場,安排入住相應的集中醫學觀察酒店。
一層一層的檢查讓我們更加放心,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海關工作人員就是防疫一線的戰士,他們用嚴謹、細緻和耐心築起一道道防線,擔負起守衛國門安全的重任。
我們呼籲:嚴防境外輸入!一起守住「大廈之門」!鞏固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向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