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Sultan Qaboos bin Said)本周五在一次旅行當中去世,死因可能是癌症併發症。用阿曼國家通訊社奧娜(ONA)的說法,
「卡布斯死於一次充滿慷慨的明智而成功的遊行,這次遊行擁抱了阿曼,並將其延伸到阿拉伯、穆斯林和整個世界,實現了全世界都尊重的平衡政策」。
從這其實可以很直觀表述了其當政時期阿曼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在他任期內,阿曼中東地區的主要國家都保持著較好的關係,甚至與以色列也有公開的外事交往,在2018年10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訪問蘇丹與卡布斯蘇丹會晤雖然兩國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正式因為平衡外交正政策,使得蘇丹沒有捲入「沙特與伊朗的紛爭」,沒有捲入「2017年的卡達外交危機」。不但如此,蘇丹還成了各方衝突秘密外交牽線人和調節人,並提供外事場所。
(內塔尼亞胡與卡布斯)
阿曼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向何方現在還很難說,因為這幾乎完全取決於未來的繼承人的政策主張。問題關鍵在於卡布斯蘇丹本人沒有子嗣。他本人曾經一位女性表親結婚,但是在1979年就已經離異,之後一直未婚。關於繼承人的問題卡布斯本人曾經在1997年提到過,稱自己已經按照繼承順序寫下了兩個繼承人的名字,並將其放到信封中藏於兩個不同區域。根據1996年通過的法律,先蘇丹去世後,統治家族將在3天內選出新的繼任者。如果沒有將由最高法院、軍方和安全部門等強力部門以及議長按照先蘇丹信中遺囑推舉新蘇丹。目前蘇丹的三個堂兄弟阿薩德、謝哈布、海薩姆三人最有希望。
(卡布斯)
先蘇丹和繼任者的政策反差大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如他與其父親的政策反差就特別大。1970年以前其父親蘇丹·賽義德·本·泰米爾統治期間,蘇丹是一個極為封閉的國家,完全與全球化下現代社會割裂,處於蒙昧的部落社群狀態。其父親拒絕改革,並認為這是傳統,有利於統治。卡布斯本人是曾經在英國留學的,畢業於桑切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他不滿國家處於這種落後局面,所以在1970年通過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推翻了父親的統治,結束了國家封閉狀態,利用石油收入,發展武裝力量評定叛亂,結束沿海和內陸部落的分歧。同時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修建學校,醫院等部門。他也被阿曼人稱為「希望」,是他讓阿曼由一個完全蒙昧國家他是阿曼的現代化之父。
(1970年時的卡布斯)
如果新的阿曼君主是一位理智的人那麼將會延續卡布斯的政策。如果按照他的遺囑中的安排,那麼應該會是與立場相近的人,然而依照該國法律將先有統治家族內部決定,不行遺囑才會生效。政治鬥爭和博弈目前正在王室內展開,就看誰力量大了。題目中未來阿曼靠近以色列或者伊朗都是不大可能的。首先,除了埃及和約旦兩個之外,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都拒絕與以色列建立關係。與伊朗則更不現實,從從教派劃分阿曼統治家族是屬於伊巴迪穆斯林,這個分支是遜尼派和什葉派分裂前就已經分裂出來小分支。從國家利益來看,阿曼沒有戰隊的必要,保證自身利益才是優先考慮。
(阿曼)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