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的Harpa音樂廳是我認為來Reykjavik必訪的地標之一,不單單是因它如珠寶盒般的亮麗外型,還有它代表著冰島人對文化藝術的堅持,在國家歷經金融海嘯破產的衝擊下,最終卻還能順利完工的精神。榮獲歐盟當代建築獎的Harpa音樂廳,就算不來聽演奏會,單看獨特的玻璃帷幕設計也很值得喔~
Harpa音樂廳及會議中心位於冰島雷克雅維克海陸交界處,當日天氣超好,整棟建築在烈陽反射下金光閃閃。
很難想像這樣指標性的建築,曾面臨拆除的危機... 2007年如火如除建設中的Harpa音樂廳,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便碰上了全國破產的慘況,金融海嘯下舉國蕭條,非必須民生建設,且只有地基的音樂廳首當其衝成了剔除的目標名單。
不過政府最終還是決定接手把這裡完成,實際走訪這個國家後,其實可以發現這個決策不難理解。冰島是我目前碰過少數如此熱愛文化藝術的國家,他們喜愛閱讀,1/10的冰島人會出版著作,國內盛產小眾音樂,個人風格強烈的設計品(毛衣、項鍊、插畫明信片等) ,街道上亦隨處可見創意塗鴉,太多太多了,總之很開心這裡可以如期完工。
在建築外觀看,只覺得是一片亮眼的玻璃帷幕,可走進其中便可發現獨到之處,陽光折射下的柱狀玻璃,是不是像極了冰島的自然景觀玄武巖呢~沒錯,整個建築的設計靈感就是源自於此。
上千塊不規則的玻璃磚,在豔陽的照射下幻化出無窮無盡的光影變化。遊客從進來的那刻,便渾然不覺地參與了這場自然與建築的精湛表演秀,驚喜之處無所不在啊。
除了音樂廳外,這裡同時也是會議中心,不過當天似乎沒什麼活動,往來的人並不多。人少時拍起照來特別輕鬆,可以無顧忌的隨意按下快門,在好天氣的加持怎麼拍都美呢。結束後我們不免俗地跑去一樓的紀念品區,特色的商品非常多,但由於價格過高,所以我們一個也沒買。最後我要建議所有有時間的遊客,入夜後一定要再來一趟Harpa音樂廳,白日佇立在地的閃亮萬花筒,在夜晚將化身為璀璨珠寶盒,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呢。也因為有多跑這一次,我們居然恰巧碰上極光大噴發,想都沒想過能將她一起捕捉進來,太開心了!總之《紐約時報》評選「2011年全球最值得旅遊的41個地方」之一的經典景點,絕對值得多花時間的,快來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