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桐廬,有著我國「最美縣城」之稱,像是一幅活著的富春山居圖。從上海到桐廬,高鐵復興號2個小時不到就能到達桐廬站;驅車兩百多公裡便可穿越到這筆墨流韻的畫卷裡。去這裡看看江流沃土,走走老村舊寨,品一品畲族風情,讀鄉間書局,桐廬,是一個適合讓人們靜靜發呆的地方。
最近,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21年25個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桐廬作為文化和歷史目的地入選,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名勝風景也是令人久久難以忘懷的。桐廬出自吳郡富春縣,始建於三國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迄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桐廬也是「華夏中醫藥文化」的發源地,早在黃帝時代,華夏中醫藥鼻祖桐君就在桐君山腳結廬採藥、懸壺濟世,後人經過醫藥實踐出的結果,被後人彙編成《桐君採藥錄》,成為我國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藥物著作之一。桐廬也是東亞隱逸文化的起源地,從黃帝時的桐君到吳越時的範蠡、西施,桐廬成為避世名人的隱逸之所。
在桐廬,有許多風格各異的民宿,有依山而建的,有深居竹林的,有文藝範十足的,有的仿佛就是穿越了時空一般古色古香的。在樹影中行走,在山頂上沉思,回歸質樸和簡約,忘卻時間年月,沉浸在純淨的自然之美之中。桐廬的景色,就像名詩人範仲淹揮毫寫下的《蕭灑桐廬郡十絕》中的那樣,美的令人移不開腳步!
桐廬冬日的美,也是別具趣味,徒步走上桐君山,湛藍的天空,景區的風景,還有令人治癒的心。進入景區,在往上走一段山路階梯,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建築,黑白的徽派建築,以及紅色的瓦牆,尤其是落日的餘暉照耀在樹幹上,映照在紅牆上,別有一番風味。還有石柱上的石頭小人以及掛滿人們願望的祈願牆,都是引人駐足的地方。
桐廬四季皆景,山水旖旎,桐君山是縣城的核心靈魂,位於富春江、分水江匯合處,與桐廬縣城僅一水之隔,梁啓超稱讚其為「峨眉一角」,桐廬人則視其為「回家的燈塔」。這裡還盛產茶葉,「雪水雲綠」和「天尊貢芽」是歷代的貢品,「蘆茨紅」遠近聞名,而「雪水雲綠」是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其形似銀劍出鞘,茸毫隱翠,汁色嫩綠明亮,清香甘甜。
桐廬時節風俗起自宋元,盛於明清,一直延續至今。鄉村古道裡各家張燈結彩,慶豐收、祭祀天神、祈求順旺,家家戶戶每天都像過年一樣熱鬧,每年都是如此。三月三還是畲族文化節,畲族是桐廬境內唯一的少數民族每年在這個節日裡都會舉行盛大的歌會,並祭祖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