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7日報導,臺南市26日從中午到晚間持續發生5次地震,由於5次地震的時間幾乎都不到1秒,加上震度不大,民眾幾乎感受不到,但一個下午連續發生多次地震實屬罕見。
報導稱,根據臺灣氣象局的地震資料顯示,26日中午12時48分左右,先是發生第一次地震,震中位在臺南市政府西北方,近海5.1公裡處,震級3.2級,臺南2級;下午1時15分又發生地震,震中在市政府西偏南方10.1公裡處,震級3.3級,臺南測得2級。下午2時41分第三震,震中在西方8.4公裡處,震級3.6,臺南3級。下午5時57分第四震,震中在西偏南方5.6公裡,震級3.4,臺南2級;晚間7時13分發生第五次地震,震中在市政府西南方4.5公裡處,震級3級,臺南2級。
報導引述臺灣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課長林祖慰表示,回顧20年來的歷史資料,這是臺南近海釋放能量的一種方式。他說,平均每一年,都有發生一次連續小地震,「這是這地區釋放能量的一種方式」,他呼籲民眾不需擔心。
對於26日的連續地震,「中時電子報」注意到,有網友表示,「我以為我錯覺」、「難怪那時騎機車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