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 | 東方帝國最精細的品味

2021-02-26 李衡記古樹茶

提起易武,在當今古樹茶林立的普洱江湖,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古至今,無數茶人墨客,窮其才華來試圖描摹易武茶的獨特魅力,最終只能哀嘆自己資質平庸。易武是普洱茶文化靈魂之所在,沉斂而深邃。如果你痴迷普洱,請跟隨我一起:膜拜易武。

 

易武鄉位於勐臘縣北部,東與寮國交界,國境線長達100公裡,南、西分別與瑤區鄉、勐侖鎮接壤,北面與象明鄉、江城縣毗鄰。大量的古茶山分布在易武鄉內,這些茶山海拔在656米-2023米之間,年均氣溫17.5度。境內土壤以紅壤、赤紅壤為主,整個易武鄉山谷相間、河道迂迴、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濮人的一顆茶種,在易武的山山水水間遍地開花。

 

易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唐時的南詔國。晚唐天寶9年,烏蠻(今彝族)六詔之一的蒙舍詔起兵反唐,754年大敗唐兵,建南詔國。南詔國閉關鎖地,不與中原交往,那時候的易武茶只是南詔國人的日常飲用和食物。直到元(1271)忽必烈蒙古大軍馬跨革囊,橫渡金沙江,雲南才重歸中國大一統。易武茶也隨馬背民族入主中原。

 

易武種茶制茶的歷史可謂悠久,從唐朝開始到清朝易武茶業的鼎盛,百裡易武鄉,山山有茶園,商旅來往不絕,易武在整個普洱茶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易武最鼎盛時期,是從清光緒年間開始,易武在漫撒老街湮滅之後,取而代之為古六大茶山的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易武茶遠銷東南亞、香港,同時作為茶馬古道的源頭,供應北方遊牧民族、俄羅斯以及皇室品飲。伴隨著易武茶的遠銷,易武茶商也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字號」品牌,歷史上著名的同慶號、同興號、福元昌號、乾利貞號、車順號等,無不在易武老街安營紮寨,貼著這些字號的普洱茶餅,隨同易武的故事和傳奇,被行銷到世界各地。即便是在民國之後不曾間斷的戰火亦或災難之中,這些老號都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堅韌不拔地試圖延續和復興易武的輝煌。此間故事,蔚為壯觀,飽含情感,構成了普洱茶歷史和文化中最為沉斂和華美的一頁。

 

人來人往,車馬喧譁,鼎盛200多年的易武,最終還是難逃厄運,淹沒在歷史的車轍之中。當易武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不斷有香港和臺灣的茶人來易武尋根問茶,人們開始重新踏上易武老街,摸索易武曾經的故事,在掩蔽的商號老屋和青石板路上重啟易武的復興。當一餅餅不斷刷新價格的宋聘圓茶出現在嘉德拍賣行的現場,易武茶的價值逐漸開始浮出歷史。

 

到底是什麼樣的品質,能讓宋聘號拍出如此天價,讓玩家如此高度膜拜?答案很簡單:易武!

易武茶,以其精緻的口感和內斂的氣韻,徵服了學者、詩人、商人、茶客,更徵服了清朝帝國的主宰者,它代表著階層、代表著品質、被譽為「東方帝國最精緻的品味」,實至名歸。

易武茶,凝萃著歷史的精華,更代表著普洱茶的品味和氣質。在越來越快節奏的社會裡,易武茶卻以其慢條斯理的工藝、不事張揚的口感和厚積薄發的氣韻,為更多追求品質的茶人所認知。易武茶的復興,從容而優雅。如果你痴迷普洱,你的茶架上,應該有一餅真真正正的易武古樹茶!

 

一餅易武

有你所懷想的崢嶸歲月

一餅易武

有你能到達的詩與遠方

.

相關焦點

  • 在《易武》裡,讀懂一個立體多元的易武
    而鄭少烘恰好是懂茶且善文,還酷愛傳統文化的茶人,所以,他能夠將人間美詞,變換著排列組合,全部賦予他摯愛的易武。這是易武復興之路上的一首「東方讚美詩」。 每年的茶季,鄭少烘都會駐守易武數月,走茶山、收原料、尋古蹟,訪老人,研究傳統制茶工藝……他幾乎用雙腳丈量了易武的每一座茶山,每一塊有特色的茶地。
  • 《易武》專欄 | 茶馬之源的歲月陳香
    易武因為盛產好茶,自唐代起就被設置為滇南有名的「利潤城」,一直延續數百年。「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普茶蒸之成團,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明清之際,作為雲南名品的普洱茶自然常常被朝廷的封疆大吏所看重,送入京城,獻給皇帝,贈與顯貴。「自康熙朝始,雲南督撫派員支庫款,採買普洱茶5擔運送到京,供內廷作飲」。
  • 尋味《易武》,這個秋天他們做了這樣一場茶會
    下午兩點,嘉賓陸續到場籤到,走進【茶享匯】,它的與眾不同一眼可見,它很傳統又很現代,很東方又很西方。室內線條硬朗,所陳設的器物卻多是單色釉器具,簡單卻不單調。茶友們也紛紛交流了自己對於易武茶的看法。,尋找到與己心契的人,也可以讀一部《易武》茶寶典,在字裡行間尋回自己對生活對茶最本真的了解和熱愛。
  • 《易武》專欄|易武,茶人的共識
    味中有「道」,這是老祖宗組詞造句時,就已昭然於世的一套東方哲學。 那時候,臺灣著名茶家周渝先生去働海茶廠找茶, 喝完各種南糯、布朗、景邁、班章……最後他獨獨對兩個易武茶感興趣。茶廠技術人員很奇怪,為什麼周渝先生說它茶氣最強,「明明最淡啊」。
  • 《易武》專欄 | 易武,茶人的共識​
    味中有「道」,這是老祖宗組詞造句時,就已昭然於世的一套東方哲學。那時候,臺灣著名茶家周渝先生去働海茶廠找茶, 喝完各種南糯、布朗、景邁、班章……最後他獨獨對兩個易武茶感興趣。茶廠技術人員很奇怪,為什麼周渝先生說它茶氣最強,「明明最淡啊」。
  • 茶友來稿 | 存茶存易武
    易武新茶,花香蜜香高揚,古樹茶的原野香韻明顯,雖然沒有班章的濃釅苦重,但這來自原始自然的香氣,是易武陳化後的基底。 喝普洱生茶的人都很糾結,普洱茶越陳越值錢,但是值錢的過程中,茶味越來越淡,茶性越來越溫和。以口味濃鬱著稱的布朗地區的茶,包括老班章、老曼娥等,尤為如此。易武新茶由於加工工藝中的持嫩度低,便給後期轉化留存了足夠的空間。三年尷尬期的易武「香氣凌厲、茶性刻薄」;五年過渡期,酯型兒茶素的降解和DL-C的異構化持續進行,使得易武茶滋味豐富、口感飽滿。七年陳化期後,易武茶性質相對穩定,香氣濃鬱、口感醇厚。
  • 易武小樹茶就沒有好喝的嗎?
    易武,普洱茶的寵兒 在普洱茶的世界裡,易武茶扮演的,一直是個受寵的角色。 再去易武看看,最火的薄荷塘古樹產量,頭春下來兩百來斤左右,市場上流傳的量已比實際產量高出上百倍,茶品層色如何,裡面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 潤元昌易武純料品鑑會,於禪舍內獲茶心
    禪舍茶心店內一角燈光之下,更添暖意溫馨。大家到齊後,都迫不及待地開始潤元昌易武純料的品鑑。所以喝同慶河的時候,大家對其濃烈的野韻鮮活之感深為震撼,世外桃源之茶果然名不虛傳。以至於品鑑會之後,潤元昌易武純料新品同慶河直接售罄。
  • 易武茶之古曼撒,千山萬水只等你!
    它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臘茶山在內,因面積較大也有人將易武茶山稱為易武茶區。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 這裡所制普洱毛料口感純正,是易武茶區好茶的代表之一,香氣高,回甘好。大多是百年以上的古茶樹,生態環境好,茶樹長勢喜人。 易武麻黑
  • 中一條以上的易武茶,真的都很貴
    除了知名度,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易武茶的整體價格?本期說茶網文章就來為大家揭曉。此外,易武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樹品種——正因如此,隨著品飲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易武茶備受歡迎,價格亦隨之上漲。從明清到民國時期,整個易武地區都分布著大量的老字號茶莊。得益於此,易武的茶商從很早之前就有存茶意識,目前市面上流出的許多優質天價老茶,大部分就出自易武。
  • 麻黑茶會|易武產區的茶為什麼會成為普洱茶收藏的熱門?
    也有人說,「繞開麻黑,你損失的將是半個易武」。在普洱茶特別是易武茶跌宕的時間線裡,無論對於喝茶人還是做茶的企業,麻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首先,麻黑,是一段歷史。麻黑是易武歷史最悠久的村寨之一,全村以漢族人為主。六大茶山鼎盛時期,漢族人從石屏、江西等地來到這裡,制茶販茶。茶葉興,麻黑興。麻黑,也是一款茶。
  • 一盞真趣:易武茶臻品普洱,落水洞備受讚譽
    易武古樹,茶中皇后 說到雲南的普洱茶,眾人熟知「班章為王,易武為後「的說法,皆因這兩款茶極具代表性的茶感和茶氣。
  • 一篇文章搞懂易武茶區的山頭普洱茶
    俗話說,班章王,易武后。意思是說班章山頭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氣的君王,而易武山頭出的茶則口感細膩,像溫柔的皇后。易武茶為何有如此崇高的美譽,下面我們來一一解開其中的奧秘。易武簡介茶區:易武名稱來源:易武地名為傣語。
  • 96真淳雅:堪稱易武中期茶的標杆茶品,業界稱之為新「宋聘號」
    1994-2004的這十年,被稱為易武的「復興時代」。在這十年間,湧現了一大批後來聞名於世的易武茶品,其中有96真淳雅、98順時興、99易昌號、99綠大樹等。曾經作為貢茶重鎮的易武,如今這樣沒落,給呂禮臻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他決心尋找易武傳統制茶技術,讓「易武正山普洱圓茶」再次與世人見面。
  • 茶葉知識科普,易武茶區4款具有代表性的茶,你知道嗎?
    俗話說:「班章為王,易武為後」,並不是說易武的茶只能「屈於其後」,而是說易武山頭出的普洱茶,口感細膩柔和,就像溫柔的皇后。先前一篇文章已經介紹到布朗茶區的茶品特徵和區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易武茶區的茶品特徵與區別。
  • 小喜年:易武哪個茶區的口感是你的心頭好?
    一方山水養一方茶,不同的生長環境所孕育出來的茶樹不同,其口感、香氣更是可能天差地別。易武茶山是三大茶山之一,這裡產出的普洱茶香揚水柔,廣受茶友們的喜愛。易武山又根據產出茶葉的特點不同分成不同的茶產區,小喜年根據早期尋茶的經驗,就易武茶區中幾個主要的茶產區做一個簡單介紹,快來看看哪個茶區的口感是你的心頭好!一、薄荷塘薄荷塘茶葉開湯後茶湯金黃透亮,油性十足,入口苦澀感極低,水路細膩甜柔。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純」,茶湯十分乾淨,有山野間清冽之感。
  • 一盞真趣:易武茶臻品普洱,落水洞備受讚譽
    說到雲南的普洱茶,眾人熟知「班章為王,易武為後「的說法,皆因這兩款茶極具代表性的茶感和茶氣。落水洞,是易武公認高品質的茶產地,是茶馬古道的途經之地,位於易武鄉麻黑村委會,平均海拔在1463米左右,是種植和製作普洱茶歷史最悠久的寨子之一。作為易武茶中的品質典範,但凡喝過落水洞古樹茶的人,都會被那份脫俗高雅的香甜柔和所折服。高山環繞、森林與茶樹混生、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以及當地茶農們的合理保護、採摘以及精湛的制茶工藝等,共同造就了落水洞普洱茶的出眾品質。
  • 易武簡史:你最想了解的易武全在這裡
    1958年末,易武、勐臘兩縣合作為易武縣,縣府設勐臘,1961年易武縣更名為勐臘縣,沿用迄今。易武,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臘縣東北部,易武是傣語的譯音,「易」意為「美女」,「武」意為「蛇」,「易武」全意為「美女蛇所在地」。據《普洱府志》記載:「雲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產易武較多,茶味易好」。清道光十八年(1839年),道光皇帝御賜給貢茶的進士車順來「瑞貢天朝」匾額。
  • 九山之臻 2020春茶品鑑會,上海「易武茶區」
    七月上旬勐海茶區的茶香還未褪去,於此屋簷下我們再一次相聚,聽小雨或密灑修竹,或輕敲疏梧,共同品味九山之臻易武茶區之韻味。 心底似乎有一個聲音不斷迴響,告訴自己以一顆虔敬去到那蟲鳥和鳴,生機盎然的古茶園中,與這杯茶一起聆聽自然與歲月共同交織演繹的絢麗篇章 !
  • 易武新貴,值得期待的天門山高杆古樹茶
    在這時,一盞熱茶,一本好書真算是人保留自我空間中最愜意的生存方式了。人生一大喜好,喝茶不瞞您說,我喜歡喝茶。特別是對於我這種經常熬夜的人而言,茶是我提神的重要法寶。在眾多茶類中,唯有普洱最得我歡心。而在普洱中,易武的茶更是我的心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