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土行】媒體團向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籃 集體...

2020-12-21 映象網

映象網訊 (記者 阮海峰 陳偉然/文 段晉哲/圖 )11月15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河南站」活動媒體團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緬懷烈士豐功偉績,汲取奮進精神力量。

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位於新縣城南白毛尖,建於1957年,是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園內陳列和珍藏著朱德、鄧小平、李先念、許世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筆題詞及珍貴烈士遺物4500餘件,安葬著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紅軍首長遺骨,紀念著鄂豫皖蘇區13萬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蘇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從大革命時期到新中國成立的漫長歲月中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建立的豐功偉績。

在烈士紀念碑前,媒體團一行舉行了敬獻花籃儀式。隨後,參觀了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廳,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物、詳實的文獻資料等進一步了解了革命艱苦歷程,追憶志願軍將士保家衛國的豐功偉績。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在英烈廣場,媒體團一行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詞。

「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展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參觀後,媒體團紛紛表示,應當倍加珍惜今天的安定生活,同時,傳承紅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革命時期,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書寫了「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傳奇。長期的革命鬥爭,為老區信陽留下了709處之多的紅色遺址,其中新縣365處,也孕育了大別山精神。

相關焦點

  • 【紅色故土行】聆聽先烈動人故事 讓大別山精神發出新時代光芒
    革命時期,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書寫了「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傳奇。11月15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活動媒體團來到信陽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將帥館,追隨英雄先烈腳步,尋訪紅色精神勝地。
  • 走進鄂豫皖蘇區首府——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9月16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信陽市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靈,並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腳步,一起走進那段崢嶸歲月,重溫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 在紅色浪潮中崛起的鄂豫皖蘇區首府,元帥改名的紅色旅遊典範之城
    新縣是鄂豫皖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也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更是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以鄂豫皖蘇區首府的誕生而重寫歷史的新縣,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正譜寫著新的紅色篇章!
  • 城市空間的政治化:鄂豫皖蘇區首府的改造與轉型
    提要:近代以來,中國的城市空間逐漸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由於政局動蕩,政權更迭頻繁,不同政權主導下的城市空間轉型具有不同特點,隱含不同的政治意圖和意識形態色彩。新集原為鄂豫兩省交界處的一個集鎮,由於其地理位置、經濟貿易和房屋建築等有利因素而被設立為鄂豫皖蘇區的首府。
  • 他們在革命老區新縣,聆聽一段段紅色故事
    11月15日上午,「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河南站」活動媒體團來到信陽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緬懷烈士豐功偉績,汲取奮進精神力量。大河網記者了解到,革命時期,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書寫了「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革命傳奇。深秋時節,大別山區仍然群山疊翠、草木蔥蘢。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及首府革命博物館,媒體團一行進行了敬獻花籃儀式,參觀了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廳等,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物、詳實的文獻資料等進一步了解了革命的艱苦歷程,追憶紅軍將士的豐功偉績。
  • 拜謁紅安鄂豫皖紅軍烈士紀念碑:青山處處埋忠骨,革命勝利祭英靈
    於是,他建議我到距離這裡不遠處的七裡坪王錫九村鄂豫皖烈士紀念碑去看看。再向前走,鬱鬱蔥蔥松柏叢中,遠遠看見一座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著剛勁有力地寫著「鄂豫皖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的碑文。凝視紀念牌,我仿佛看到這些革命烈士昂首挺胸,雙眼炯炯有神地凝望遠方,向革命事業勝利點大步進軍。深深地感受烈士們那鬥志昂揚、寧死不屈的精神。
  •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28年紅旗不倒 樹法治精神信仰
    新縣是紅色的熱土,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探索法治道路的實驗田。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裡,陳展有《懲辦土豪劣紳條例》《鄂豫邊革命委員會土地政綱實施細則》,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始建於1984年,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019年9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進行考察調研,了解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
  •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丨探訪柴山保革命根據地暨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
    蘇區首府樹豐碑 紅城新縣譜新篇——探訪柴山保革命根據地暨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李子耀 通訊員 聶建武位於新縣首府路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成了網紅打卡地
  • 紅色首府,將軍故裡——新縣
    這是一片深沉而又厚重的紅色土地,它以鄂豫皖蘇區首府的誕生而重寫歷史,因傳奇將軍許世友的故鄉而遠近聞名。這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春季山花爛漫,秋季層林盡染。這就是因綠秀美,因紅揚名,有天然氧吧之美譽的豫南明珠_新縣。
  •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丨探訪柴山保革命根據地暨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
    蘇區首府樹豐碑 紅城新縣譜新篇——探訪柴山保革命根據地暨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李子耀 通訊員 聶建武位於新縣首府路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成了網紅打卡地
  • 騎行團走進習水土城 向青槓坡紅軍烈士敬獻花圈
    當天上午,在簡單的發車儀式後,騎行運動員們從四渡赤水紀念館出發,騎行5公裡之後,來到了青槓坡戰鬥遺址,並在青槓坡紅軍烈士紀念碑前敬獻了花圈。騎行者為青槓坡紅軍烈士敬獻花圈  從解說員的描述中記者得知,青槓坡紅軍烈士紀念碑四周的一切都是當年慘烈的青槓坡戰役遺址,烈士們曾在這裡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與敵人進行過殊死搏鬥。
  •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榜上有名_地方_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為充分運用社會資源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發揮各類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中的作用,日前,全國普法辦公室印發通知,確定47個單位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榜上有名,喜獲殊榮。
  • 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日前,全國普法辦公室印發通知,確定47個單位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榜上有名,喜獲殊榮。隨後,在鄭州舉辦的2020年河南省「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上,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被正式授牌。
  • 自治區領導和首府各族各界代表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呼舉行...
    9月30日是我國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自治區政協主席李秀領,內蒙古軍區司令員馬慶雷等自治區省軍級領導同志來到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烈士紀念碑廣場,與首府各族各界代表共同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不朽功績、向人民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向無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3月31日,記者從徐聞了解到:當年曾參加解放海南島渡海戰役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參戰部隊部分軍人的後代共50多人,在海南戰役研究會的協作下,於3月下旬從全國各地來到雷州半島參觀原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40軍軍部舊址,併到徐聞縣角尾鄉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啟渡地燈樓角瞻仰無名烈士紀念碑並敬獻花圈,還到邁陳鎮、南山鎮三塘慰問至今尚健在的渡海功臣、渡海船工。
  • 致敬 森警官兵敬獻花圈緬懷先烈
    致敬 森警官兵敬獻花圈緬懷先烈       本報訊(曾鵬 記者 郝勇)4月3日,記者從武警四川省森林總隊獲悉,清明前夕,該總隊武警甘孜森林支隊官兵來到駐地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並在英雄紀念碑下莊嚴宣誓。
  •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公祭活動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邕舉行
    原標題:烈士公祭活動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邕舉行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貽澤)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在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烈士公祭活動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9月30日在南寧市人民公園舉行。
  • 宣城市舉行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
    核心提示:9月30日是國家「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我市黨政軍領導與全市各界代表一起來到宣城烈士陵園,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深情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
  • 追思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應勇等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並瞻仰烈士...
    應勇等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並瞻仰烈士紀念碑 2020-09-3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