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 (記者 阮海峰 陳偉然/文 段晉哲/圖 )11月15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河南站」活動媒體團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緬懷烈士豐功偉績,汲取奮進精神力量。
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位於新縣城南白毛尖,建於1957年,是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園內陳列和珍藏著朱德、鄧小平、李先念、許世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筆題詞及珍貴烈士遺物4500餘件,安葬著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紅軍首長遺骨,紀念著鄂豫皖蘇區13萬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蘇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從大革命時期到新中國成立的漫長歲月中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建立的豐功偉績。
在烈士紀念碑前,媒體團一行舉行了敬獻花籃儀式。隨後,參觀了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廳,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物、詳實的文獻資料等進一步了解了革命艱苦歷程,追憶志願軍將士保家衛國的豐功偉績。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在英烈廣場,媒體團一行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詞。
「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展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參觀後,媒體團紛紛表示,應當倍加珍惜今天的安定生活,同時,傳承紅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革命時期,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書寫了「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傳奇。長期的革命鬥爭,為老區信陽留下了709處之多的紅色遺址,其中新縣365處,也孕育了大別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