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來啦
時間由3天延長至5天
小「火」伴們
聽到這個消息
是不是早已嗨翻天了
點擊播放 GIF 0.2M
那你們知道「五一」的由來嗎?
今天
小編帶你們一起了解
「五一」的前世今生
話不多說
請跟小編一起往下看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五一勞動節由來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這一決議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上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五一的由來
中國起源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
首次紀念
1920年5月1日,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五一」運動史》,介紹「五一」節的來歷和美法等國工人紀念「五一」的活動,號召中國工人把這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蔡元培、陳獨秀、孫中山也分別題詞或者發表文章。這一天,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勞動節。
紀念歌曲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裡,工人們學唱《五一紀念歌》。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掃除淨,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願大家努力齊進取。」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共同創編而成的。
法定節日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採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了1949年12月23日中國政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每年春節、「五一」和國慶節法定節日加上調休,全國放假7天,形成了3個「黃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國國務院第二次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春節的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由7天調整為3天,減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法定節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黃金周也成為歷史。2008年起,五一黃金周變為五一3天小長假。
五一勞動節意義
國際勞動節的意義在於勞動者通過鬥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鬥精神,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這才是五一勞動節的精髓所在。所以,人們才這麼注重勞動節。
經過小編對「五一」的介紹
相信小「火」伴
對「五一」相關知識已經有所了解了
「五一」是勞動人民的節日
每個平凡的勞動者
卻用行動書寫著不平凡
他們用汗水澆灌收穫
用辛勤付出點亮中國夢
今天
讓我們向每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
致敬!!!
策劃:馬奔
文字整理:馬阿強
視頻:馬阿強、唐楨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主管|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1813 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責編:蘇長樂
遠程編輯:馬阿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