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魅力大PK閱讀習慣差 香港人一年只買一次書?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書展魅力大PK閱讀習慣差 香港人一年只買一次書?

2015-07-20 09:05:04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2015年07月20日 09: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

)

  第26屆香港書展7月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共有33個國家及地區、共超過580家參展商參與,打破歷屆紀錄。有人說,我們曾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但當你在書展上看到讀者廢寢忘食的閱讀熱情後,也許要重新定義這座城市的文化軟實力。也有人說,香港書展和維園年銷市場並無區別,別看熱鬧,市民的閱讀習慣沒有提升和改變。

  點燃了閱讀熱情

  經過幾天的醞釀,以「從香港閱讀世界·一讀鍾情」為主題的2015香港書展漸入佳境,客流量逐漸攀至高峰。

  本屆書展,書籍種類無所不包:流行文學、兒童讀物、社會科學、金融財經、語言文學……除了誘人的折扣促銷,出版商紛紛各出奇招招徠讀者。剛參加完講座的韓女士是香港書展的常客,她說自己除了被大師的文學成就所吸引外,整潔的場館布置、人性化的入場指引和服務設施也讓她備感便利。

  在這樣的氛圍裡,不少來到書展的當地人或者旅遊者都是大買特買。這不禁讓人好奇,是不是一次就買夠了一年要讀的書?

  主辦方香港特區貿易發展局深諳閱讀不是一時一地之事,今年還第四次開展「文化七月·悅讀夏季」活動,促進香港全民閱讀的風氣的形成。機構在香港各地舉辦了包括作家分享會、講座、親子閱讀工作坊和寫作攝影比賽等文化活動,讓市民的閱讀熱情溢出書展之外。

  香港書展至今走過了26個年頭,早已是亞洲地區頂級的文化盛事。香港雖然曾經頂著「文化沙漠」的帽子,但以她兼容古今、交匯中西的包容度,持續推動著地區經濟發展和華語文化交流事業的蓬勃。

  大賣場沒有文化?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不少平時常逛書店的當地讀書人,對香港書展並不熱衷。看著被高昂的租金逼著空間越來越窄的書店,不少人擔心,香港書店的未來何在呢?就在這樣一個連有模有樣的書店都少有的城市,卻辦起了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書展。這不禁讓人疑惑:香港人一年只買這一次書?

  2012年第23屆香港書展時,臺灣作家楊照在分享會上暢談自己的香港書展經驗。他說:「我第一次來香港書展的時候,從入口處進去,一直被人潮推著走,就這樣一圈走了15分鐘,然後就從出口出去了。這樣的場面,在臺北書展是不可能的。」

  楊照也因此對香港實體書店的生存感到擔心:「人流這麼集中,是不是說明大家每年都集中在這一兩天買書?會不會是大家平時都不逛書店?那香港書店的生意是不是很艱難?」楊照認為,讀者更在意的或許是被書包圍的感覺,而不是被人包圍,一個好的、可以流連的書店不是書展可以代替的。

  有學者認為,香港書展本質上不外是個吸引人流的書市,好處是人多勢眾熱熱鬧鬧,壞處是缺乏特色如過眼煙雲。儘管書展辦得如火如荼,香港舞臺劇導演胡恩威卻曾憤慨地表示,香港書展和維園年銷市場並無二致,市民的閱讀習慣也沒有提升和改變,書展上最受歡迎的仍是低俗讀物。在他看來,香港書展倒成全了更多低俗出版商和低俗作者。

  這種批評的視角,倒是贏得了不少知識精英的贊同。在本屆書展「年度作家」李歐梵看來,香港書展還不夠國際化。他說,書展應該有舊書、絕版珍本和小眾書籍,讓愛書的人「凝聚」。(王大可)

相關焦點

  • 香港書展熱過七月天 香港人一年只買這一次書?
    「被電子產品餵大的一代」  書展亦設有電子書攤位。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只看圖畫不看文字,只看娛樂搞笑,不看文化科普。早有憂慮之聲傳出,被電子產品餵養大的一代,是否會成為傳統出版業的終結者?部分臺版書、以及宗教相關書籍也在三樓展廳。  展館  書展現場的「文藝廊」還設有「年度作家陳冠中專區」、「衛斯理五十周年展覽」和「人間淨土——走進敦煌莫高窟」3D展覽等。  微觀察  香港人一年  只買這一次書?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揭秘香港讀書習慣
    書展現場閱讀世界文化之旅日前閉幕的香港書展一連舉行了七日,以「閱讀全世界」作為主題,廣邀世界各國參展商共赴盛會,逾580家展商參與,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書迷們入場買書之餘,亦可以感受到各國文化。香港本地的出版界也是卯足了勁,紛紛於書展期間推出主打新書。今年書展推出的新書,保守估計佔到了全年新書的一半以上;出版日期在過去12個月以內的,共有1.2萬本書。每年的書展重頭戲之一是名家講座系列,今年講者亦星光熠熠。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閱讀世界文化之旅「文化沙漠」這頂帽子,香港已經戴了不知多少年。消費主義至上、實用主義為王的香港人,每日與時間競爭,什麼事情都追求快、快、快,忙到根本停不下腳步,靜不下心來讀書。閱讀世界文化之旅日前閉幕的香港書展一連舉行了七日,以「閱讀全世界」作為主題,廣邀世界各國參展商共赴盛會,逾580家展商參與,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主辦方更特別設置了「國際文化村」,法國、美國、越南、土耳其、印度、南非、匈牙利、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都有參展。書迷們入場買書之餘,亦可以感受到各國文化。香港本地的出版界也是卯足了勁,紛紛於書展期間推出主打新書。
  • 香港書展本土書大賣 飲食旅遊書籍最受歡迎
    香港書展本土書大賣 飲食旅遊書籍最受歡迎 2014-07-22 10:10:40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7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2014香港書展」經過連續6日展期,今日將踏入最後一日,除教科書及參考書繼續備受熱捧外,有關香港故事的本土書亦在書展中抬頭。聯合出版集團昨日(21日)表示,本土書籍大賣反映港人愈來愈重視自身文化,當中本地飲食及本地旅遊書籍更受年輕人喜愛。
  • 書展三城記:臺北香港和上海書展,越來越接近
    而在這些人中,陸灝是一個核心,所以因為書展而見到一個人,因為一個人而見到其他人。  東方早報:很多人包括一些出版人都覺得,書展可能過時了,現在連書店都要倒閉了,為什麼還要書展?在你們看來,為什麼還要書展?  張大春:書展已經成為號召大家一年一次聚集在一起的理由。實際上,書展場外的那些活動已經真正成為充實整個城市閱讀的養料。
  • 香港書展哪些書最暢銷?排行榜透視港人閱讀趣味
    原標題:香港書展哪些書最暢銷?排行榜透視港人閱讀趣味  香港書展一連七日,每日都熱鬧非凡!香港最大的綜合性出版集團——聯合出版綜合屬下八間出版社和物流現場數據,統計得出每日的「暢銷書」排行榜。書展已接近尾聲,這份排行榜也將為大家一探香港人的讀書趣味!
  • 視頻|看看臺灣網際網路教父詹宏志在上海書展上怎麼買書
    視頻|看看臺灣網際網路教父詹宏志在上海書展上怎麼買書 澎湃訊 2016-08-23 07:05 來源:澎湃新聞
  • 你一年一追的香港書展就快來啦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書展到今年也已經是第28屆了。回歸20年來,香港書展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整個粵港澳地區一年一度最大的圖書盛事。去年香港書展現場人潮如織。中文寫作名作家齊聚香港書展於每年7月舉行,從初期一個小型展覽到如今盛大的文化交流平臺,規模和聲勢一年大過一年。去年更是吸引超過102萬人次入場參觀,打破歷屆紀錄。
  • 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
    原標題: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閔捷 張晶 丁梓懿)時值正午,坐落在香港鬧市區灣仔的三聯書店裡,前來看書、買書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三樓的咖啡廳鬧中取靜,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約的專訪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 香港明星書展售書大比拼 Twins到場支持霍汶希
    香港明星書展售書大比拼 Twins到場支持霍汶希   書展昨日(18日)揭幕,多位歌星藝人已經急不及待,大鬥才學,當中以英皇高層Mani(霍汶希)最為轟動,獲二百多名Fans索取籤名,打敗打扮性感的黃婉伶(Race)。
  • 香港人愛讀什麼書
    中國圖書進出口深圳公司總經理林宏雄還記得五年前他們初來參加香港書展的時候,帶了許多內地暢銷的嚴肅文學、國學書,結果銷售並不理想。那一次,他們一周書展的銷售額只有40萬元人民幣。後來幾年他們把書種不斷調整,參展書總量幾乎不變,而銷售額可以達到200萬元。他們發現香港人最喜歡內地中醫養生的書。於是,今年參展書籍中有20%~30%為此類。
  • 從香港書展看兩岸三地文化差異
    調查發現,本屆香港書展入場人士平均消費為902元,與去年基本持平。最多參觀人士希望選購的書籍類型,分別是小說和文學。香港貿發局署理總裁周啟良表示:「今屆香港書展繼續得到市民大眾的支持,入場人次連續第3年突破100萬,真正體現香港人鍾愛閱讀及文化。市民來到書展,除了可以選購全球35個國家及地區640家參展商帶來的各類書籍外,同時亦熱衷於參與作家講座,與平日難得一見的作者近距離交流。
  • 今天我們逛書展買書,獲得的是什麼?
    如今一本新書通常數字版紙質版同步發行,數字版也比紙質版更有價格優勢;哪怕是再冷門的字帖學術書,都可以在網站上尋著蹤跡,一本熱銷經典通常能羅列出幾十個版本;而Kindle等電子閱讀器的普及,更是帶來接近紙質書的閱讀體驗。  今天我們逛書展買書,獲得的是什麼?
  • 蔡英文「爽約」臺北書展開幕式 上任後只出席過一次|獨家
    本屆書展以「讀書正好」為主題,匯集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以色列等52個國家和地區的735家出版社,德國為此次主賓國,這也是德國時隔20年第二次擔任臺北書展主賓國。書展將從2月12日持續到17日,集中呈現「十大創新」、「十大主題館」及超過500場的精彩活動。
  • 香港書展落幕 小說、文學及旅遊書最受歡迎
    7月25日,讀者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二十八屆香港書展上選購書籍。新華社記者 劉昀 攝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丁梓懿)第二十八屆香港書展於25日晚閉幕。儘管受颱風影響,為期七日的書展仍吸引近100萬人次入場參觀。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進行的一項調查表示,小說、文學及旅遊書籍最受歡迎,參觀者在書展的平均花費預算為每人812港元。  主辦方在書展期間訪問了超過800名參觀人士。結果顯示,有42%的受訪者表示有因為大會選定「旅遊」作為年度主題,而有多留意相關書籍。78%的受訪者打算來書展購買最新書籍,也有一半的受訪者希望享受購書折扣優惠。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愛旅遊」的香港書展
    新華社香港7月23日電(記者郜婕 丁梓懿)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今年走入第28個年頭。與往年相比,近兩年香港書展的變化之一在於開設年度主題,意在通過對不同主題書籍及其作者的推介,拓展和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 香港書展帶讀者文遊四海
    (圖片由香港貿發局提供)  7月25日傍晚6時許,香港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內人潮湧動。第28屆香港書展即將落幕,愛書的讀者們流連忘返,希望把握最後時機與好書相逢。  書展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周啟良形容,市民對書展的熱情「無懼風雨」。
  • 閱讀小報│香港書展關鍵詞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香港書展開幕了,今天的閱讀小報,試圖以關鍵詞的形式梳理今年香港書展值得關注的書和人。年度作家:李歐梵自2010年香港書展設立「年度作家」以來,李歐梵是其中第一位毫不客氣批評書展的人。查建英:離開中國才懂得中國《弄潮兒》雖然是去年的書,但經過今年歐逸文、何偉、傅才德等人非虛構寫作的閱讀,會覺得,比起來,查建英老師是最適合談「跨地域寫作的優勢與陷阱」的人。
  • 徐圖之∣香港書展及其以外的書店風景
    除了籤售會和講座,香港書展並不比一般香港書店多些什麼。以折扣為例,旺角西洋菜南街的樓上書店一般是港版書八折、臺版書七折,這個力度基本就是書展全場的折扣。但因為佔香港出版市場大頭的連鎖書店,如香港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及商務印書館等,平時對非會員不打折,所以書展期間的折扣對平時不怎麼買書的市民來說非常優惠,何況這些連鎖書店還會視情況(如7月23日受颱風影響書展閉館到下午才開)在八折基礎上再減價促銷,特別是香港家長會購買大量教輔及兒童圖書給子女在暑期充電。
  • 香港書展2019| 哪些書最值得你讀?資深出版人話你知!(下)
    這一年香港書展的主題是「科幻及推理文學」,自然少不了相關主題的書籍推薦。年初《流浪地球》電影的大熱也帶動了小說原著的銷量,故事講述人類決定捨棄趨向滅亡的太陽,與地球一起逃出太陽系。萬裡機構營銷及市場部經理黎曉朗特別介紹稱,在萬裡機構攤位1d-b02會同時售賣鼎爺廚房1、2、3冊,三冊一起購買還可享受優惠價216港元,這也是萬裡攤位書展期間才有的特別優惠,想一次集齊三本的讀者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