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古時稱平安京,794年,桓武天皇始建,是日本平安時代、鎌倉時代、室町時代的都城。從平安時代到明治維新前的1000多年的時間裡,京都一直作為日本的首都,這裡似乎沒怎麼經歷過戰火,所以大部分古蹟都得以保存,因此古蹟遍地,光寺廟與神社就有2000多座,更有17處世界文化遺產。漫步在京都城,一不小心就會遇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築。
京都,是一個到了這裡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京都古色古香的建築,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寺院,獨特的習俗與文化,如同一杯老壇酒,又醇又香,需要慢慢細品。京都的古蹟太多,無法一一走遍,只逛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地點。
1.祇園
在京都的第一站去的是祇園,京都站一家抹茶店的小姑娘很耐心地告訴我怎麼走,看我聽不懂日語,就寫了可以到達的公交線路,她的漢字比我寫得好看。
( 抹茶店在京都站負一層,有很多本地顧客光顧。)
出發前在京都站拍了張旅遊觀光地圖,後面幾天的路程就靠它啦。日本的計程車很貴,難以負擔,所以交通基本靠走和公交。
祇園是京都傳統的繁華街區,是指從八坂神社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區域,這裡曾是京都最大的藝伎區, 最繁華的時期據說藝伎就多達3000多人。「日語的漢字為「祇園」,由來為佛教中「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祇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祇陀王子的樹,給孤獨長老的院子。」
現在的祇園依舊保持著眾多古色古香的藝伎館、茶屋、料屋以及當初繁盛一時的歌舞演練場等歷史特色的建築,每年春季的時候,還會舉行大型的歌舞公演,平時也有一些小型的表演。
漫步在這座千年古都的街巷中,如果不是看到穿現代服裝的遊客,街巷兩邊安平時代的建築,讓人恍恍惚惚,有種穿越到古代的錯覺。
「藝伎是失落於世界的藝術品」
祇園的藝伎表演不能錯過,「伎」是技巧,才能的意思,古代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也叫伎,是日本的傳統文化藝術。 「藝伎是失落於世界的藝術品。」——《藝伎回憶錄》
藝伎最開始全是男性,後漸漸由女性替代,直到後來發展為全是女性。從化妝、髮型到服裝都精緻到極致。
2.八坂神社
建於公元656年的八坂神社,是關西地區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比平安建都前還要早,是全日本三千座八坂神社的總本社。整座神社,幾乎都是以橙色作為主色調。有點奇怪為什麼日本許多神社建築物的顏色都非常鮮豔,後面要提到的伏見稻荷大社是大紅色的。
八坂神社香火鼎盛,除了遊客以外,還有許多信眾。對消災解厄、生意興隆非常靈驗的「八坂神社」,自古以來就受到京都居民的崇拜。八坂神社裡面還有許多小神社,其中最有名的要數以美之神聞名的美御神社。
八坂神社在七月份舉辦的「祇園祭」,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長達1個月的盛大的祇園祭,據說源自869年瘟疫流行時,為了消除災難祭拜牛頭天王,顯然和我們的牛魔王不是一路的。祇園祭月的17和24日還會有盛大的遊行活動,可惜我去早了好幾天沒遇上。
交通小貼士:
巴士:搭乘46、100、201、202、203、206、207路至祗園站下車。
步行:由花見小路向北沿四條通路步行2分鐘即到。
3.金閣寺
完成於1397年的金閣寺是一間位於日本京都的禪宗寺廟,其正式的名稱是鹿苑寺,源於日本室町幕府時代著名將軍足利義滿的法名,就是《聰明的一休》裡面的那個將軍,小時候很是討厭那個穿花衣服的有著兩撇難看鬍子的又經常為難一休的大人。
由於鹿苑寺內的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鍍有鉑金所以又叫金閣寺,原先是足利義滿的私人山莊,後改為禪寺。
金閣寺前面的池水叫鏡湖池,金碧輝煌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面,與藍天、雲朵、矮松、紅楓形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下圖名為夕佳亭,坐落於金閣寺景區高處,是江戶初期金閣寺住持鳳林承章為迎接後水尾天皇建造的。據說在這裡觀看夕陽西下時的金閣寺是最美的,所以取名夕佳亭。
特別說明:可能有人會奇怪為什麼幕府的茶室看上去這麼樸素,甚至有點簡陋,其實日本茶道原先並不是現在這般素雅古樸,茶室曾是貴族們炫富的舞臺,名貴的茶具,奢華的裝飾。直到茶道大家千利休改了茶室,擯棄了浮華的裝飾,棄用精緻的茶具,改用粗陶茶具來代替。把茶室的入口改小,不分等級,無論王公貴族或平民百姓入茶室都要低頭彎腰卸甲,提倡「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即在空寂與幽玄中洗脫俗世的貪慾、雜念和邪念,拂去心靈的塵埃,超然於等級和物質。
交通小貼士:
巴士:乘坐12、59、101、102、204、205路到金閣寺站下車。(金閣寺入口處有家賣抹茶冰激凌的店不要錯過了)
4、伏見稻荷大社
最後介紹一下伏見稻荷大社,是日本稻荷神社的總社,建於8世紀,在供奉稻荷神(日本米酒和昌盛繁榮之神)的上千神社中最為重要,是日本神道教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神社裡祭祀的對象很多,主要是人和自然萬物以及各種神靈,和我國的道教有點像,也是萬物都可以為神靈。
稻荷神是日本神話中的穀物和食物神。主管豐收,傳說他有時以男人形態出現,有時以女人形態出現,甚至會變化成蜘蛛等其他形態。他有兩個隨從,是白色的狐和狸貓。
在日本,神社入口的鳥居是神域與人間的分界線,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千本鳥居的「千」是表示多數的意思,「本」是數量詞,千本鳥居並非指有一千座鳥居,表示很多,事實上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境內的鳥居約有幾千座之多(也有說是一萬座之多,我數不過來)。
稻荷神社的鳥居的顏色是統一的紅色,是來自一些效益好的企業向神社敬獻,因此稻荷神社的鳥居和其他神社不同,經常在門前排有一列鳥居,有大有小。最壯觀的是伏見稻荷大社,幾千座鳥居分成幾排,從山腳一直排列到山頂。
稻荷山的整個山坡都綿延著數不勝數的鳥居,有些是緊挨著的,有些又相隔一定的距離,陽光從空隙中灑進來,感覺莊嚴肅穆,恍恍然然間似乎能感覺到神明的存在。
交通小貼士:
從京都站乘坐JR奈良線的第二站:JR稻荷站,走幾分鐘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