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呆萌可愛的貓頭鷹,為什麼成了古人眼中的不祥之鳥?

2020-12-21 騰訊網

青銅鴞卣

商代遺留很多青銅卣[yǒu酒器] ,其中很多為「鴞[xiāo]卣」。

「鴞」即鴞鳥,就是通常所說的貓頭鷹。

「卣」是起源於商代的酒器。

「鴞卣」即以貓頭鷹為形象鑄造的青銅酒器。

《周禮》記載:「廟用修。」

東漢學者鄭玄解釋說:「『修』讀『卣』,『卣』,中尊,謂獻象之屬。」

「中樽」亦稱「中罇」,是古代中等容量的酒器。

青銅鴞卣(山西博物院藏)

山西博物院珍藏著一件商朝時期的鴞卣,是該院鎮院之寶之一。

出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山西呂梁石樓縣二郎坡村。

器物通高十四釐米,製作工藝精美,以鴞鳥為造型,以花紋裝飾,鴞首為蓋子,上有把手;鴞體為器身,四足鼎立。

兩隻小貓頭鷹背靠背站立,形象呆萌可愛。

2011年,有網友將這隻鴞卣照片傳到網絡上,酷似網路遊戲中「憤怒的小鳥」的形象,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愛追捧,被評為2011年「最萌的文物」。

鴞卣鑄造於商代晚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及考古學術價值。

其實在古人看來,貓頭鷹是一種不祥的鳥類。

俗語有云:「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

《東周列國志》記載:「此鳥名鴞,晝不見泰山,夜能察秋毫,明於細而暗於大也。小時其母哺之,既長,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鳥,故捕而食之。」

說的是:貓頭鷹白日看不見泰山,夜晚卻視力極佳,明朝秋毫;小的時候它媽媽餵養它長大,等到長大了卻啄食它的媽媽,這種鳥也叫「不孝鳥」、「不詳鳥」。

也因此,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捕食這種動物。

漢朝時期,人們還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那一天,獵殺鴞鳥,做成羹湯食用,其目的就是將這種不祥之鳥、不孝之鳥、食母之鳥捕殺殆盡。

既然古人認為鴞鳥不詳,為何還以「鴞」作「卣」呢?

這是因為,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諸多貓頭鷹造型的器物,反映出上古時期一種圖騰崇拜的痕跡。

距今五六千年時期的先民,發現鴞鳥在夜間可以捕殺獵物,因此極其崇拜,希望這種神奇的鳥類會賦予人類神奇的力量,於是開始以鴞鳥為圖騰。

石樓縣二郎坡村,地處紅山文化遺址範圍。

崇拜鴞鳥的紅山文化影響一直延續到商周時期。

在商朝時期,人們對鴞鳥還是蠻喜愛的,商代青銅器有大量鴞卣,正是先民崇拜鴞鳥的實物證據。

相關焦點

  • 為何如此可愛的貓頭鷹會被人說成不祥之鳥呢?
    其實我是挺喜歡貓頭鷹的因為它臉型和貓真的很相像,最讓我喜歡的就是貓頭鷹的眼睛非常的好看炯炯有神的,我平時也在一些網站上的視頻裡我看到貓頭鷹在飼養人的手臂上高高的站立著非常有範。但是我在網上有看到一份說這個貓頭鷹的話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貓頭鷹被當作「不祥之鳥」。
  • 一隻帶有預知能力的貓頭鷹福鳥,精美的珠寶款式,呆萌呆萌的
    貓頭鷹最具識別度的是與貓咪神似的面部和一對圓溜溜的大眼睛,萌萌的非常可愛。 在珠寶領域有這樣一些精美的貓頭鷹款式,呆萌呆萌的,非常可愛, 一起來找找貓頭鷹的樂趣吧。頭冠部分鑲鑽白色明亮切割圓鑽,英挺的鼻子是一顆長梨形鑽石,萌萌噠的圓眼是糖麵包山光面祖母綠包鑲而成,眼睛邊上的眼睫毛絲絲入扣,顯露可愛的萌感。有利的金爪抓住黃金金屬樹枝,枝丫尾爪鑲5粒或水滴或馬眼形類弧面綠松石。 有情景,有細節,有寓意的這樣一款貓頭鷹胸針,你喜歡嗎?
  • 呆萌可愛的貓頭鷹剪紙,簡單又有趣,沒有學不會的
    今天我們的分享的剪紙方法是貓頭鷹的剪紙,也是很簡單,專門為手殘黨準備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貓頭鷹是捕鼠能力最強的鳥類,一隻貓頭鷹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隻老鼠,相當於為人類保護了數噸糧食,的確是勞苦功高。今天要分享的剪紙是兩種簡化版的貓頭鷹,抓住貓頭鷹的主要的形態特徵,畫出來是呆萌可愛的。小朋友們一定很喜歡,那就一步步地學起來吧。先分享第一種貓頭鷹的剪法,見下圖。1、取一張正方形彩紙,沿著中線對摺2、在折好的彩紙上畫上貓頭鷹的圖案。
  • 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物嗎?鴞卣鴞尊告訴你真實的歷史
    一直是衰神一般的存在民間叫它報喪鳥視其為不祥之物但事實上周代以前貓頭鷹備受推崇本期文物之一>鴞(xiāo)卣(yǒu)眼熟否似曾相識否憤怒的小鳥有原型古代貓頭鷹叫鴞這件商代晚期的萌物外形是兩隻鴞鳥背靠站立眼睛突起紋飾精美卣是盛酒的容器頓時覺得酒都萌了本期文物之二鴞尊
  • 很像貓頭鷹的「廢柴」鴞鸚鵡:翅膀像是擺設、超長待機、呆萌可愛
    據ati網站7月10日消息,紐西蘭有種名為「鴞鸚鵡」(Kakapo)的鳥,有翅膀但不會飛,幾乎是擺設,外表呆萌可愛,性格溫順可人,曾被紐西蘭當地的毛利人當寵物養。這種鸚鵡因形似貓頭鷹而得到了一個綽號——「貓頭鷹鸚鵡」(owl parrots),即便基因研究表明,這種鸚鵡和貓頭鷹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除了形似貓頭鷹以外,這兩種物種的作息也很像,都是晚上活動,因此,鴞鸚鵡又有了另一個綽號——「夜鸚鵡」(night parrot)。
  • 送你一隻貓頭鷹吧
    -2-萌,還不足以描述我貓頭鷹,在我們的文化中,追溯至遠,是非常可愛的形象。鴞卣一被推上網絡上便立刻爆紅,其可愛呆萌的造型神似一款紅極一時的手遊「憤怒的小鳥」,被網友稱為最萌文物。 鴞卣與憤怒的小鳥不過,看上去呆萌的小鳥,其實卻是商代極其尊貴的象徵。
  • 說貓頭鷹不祥是冤枉了它
    貓頭鷹,我們的祖先給它取了很多名字:梟、鴞、鴟、鴟鴞、鵩。千百年來,它背上了種種惡名,人們稱它為惡聲之鳥、不祥鳥、不孝鳥。周朝時,政府設立了專門機構,由專人負責搗毀貓頭鷹的巢。漢武帝時還把梟肉製成羹湯,稱為「梟羹」,用來賞賜百官,其目的也是為了將貓頭鷹斬盡殺絕。這種由皇帝賜群臣梟羹的做法,以後竟成定例,歷代皇宮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都要操辦一番。蘇轍有詩云:「百官卻拜梟羹賜,兇去方知舜有功。」他們是把喝梟羹看作去兇的。賈誼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因觸犯朝廷,漢文帝將他貶謫到長沙。在這蠻荒之地,賈誼終日鬱悶。
  • 送你一隻貓頭鷹吧
    -2-萌,還不足以描述我貓頭鷹,在我們的文化中,追溯至遠,是非常可愛的形象。鴞卣一被推上網絡上便立刻爆紅,其可愛呆萌的造型神似一款紅極一時的手遊「憤怒的小鳥」,被網友稱為最萌文物。 鴞卣與憤怒的小鳥不過,看上去呆萌的小鳥,其實卻是商代極其尊貴的象徵。
  • 特種養殖的什麼都有,就是不能養殖貓頭鷹
    為什麼沒有人養殖貓頭鷹,首先是種苗從何而來,據目前來看,我國還沒有專門繁育貓頭鷹的育種場,從野外捕捉?恭喜你,不但有人請你喝茶,情節嚴重的話,連免費飯菜免費住房都給你提供了,貓頭鷹品種很多,有的是三級二級保護動物,甚至也有些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去野外捕捉貓頭鷹,只能說是太嚮往吃牢飯的生活了。
  • 情人節:貓頭鷹中的愛情鳥告訴你,什麼叫做人見人愛!
    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中,貓頭鷹可不是什麼好鳥。面目恐怖,叫聲詭異,晝伏夜出,令千家萬戶避之不及。我國民間就有「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等俗語,貓頭鷹背負「不祥之鳥」的惡名,雖然有點冤,卻也屬於人之常情,畢竟自己的長相擺在那裡。不過,在龐大的貓頭鷹家族中,也有一個幸運的種群,那就是人見人愛的雪鴞。
  • 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物嗎?鴞卣鴞尊告訴你真實的歷史
    一直是衰神一般的存在民間叫它報喪鳥視其為不祥之物但事實上周代以前貓頭鷹備受推崇本期文物之一>鴞(xiāo)卣(yǒu)眼熟否似曾相識否憤怒的小鳥有原型古代貓頭鷹叫鴞這件商代晚期的萌物外形是兩隻鴞鳥背靠站立眼睛突起紋飾精美卣是盛酒的容器頓時覺得酒都萌了本期文物之二鴞尊
  • 「死亡之神」--貓頭鷹
    導語:貓頭鷹被當做「不祥之鳥」,稱為逐魂鳥、報喪鳥等,是厄運和死亡的象徵。但是為什麼貓頭鷹會成為紋身界的寵兒?小腿貓頭鷹曾經問過一位小夥伴,他為什麼要選擇紋貓頭鷹?我有告訴他在中國貓頭鷹有死亡之神的意思,我問他有沒有了解過?他揮揮手說:「這我當然知道,但是哪裡需要管它那麼多,我就是喜歡貓頭鷹」
  • 不祥鳥貓頭鷹,卻是先民們的神鳥,而且很有可能是鳳凰的雛形
    鴞,是上古時期一種鳥的稱謂,它被古人認為是通神的動物。這種動物的造型最早出現於仰韶文化時期,仰韶文化時期出土有現存最早的陶鴞尊。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齊家文化有鴞形壺。從這些文化期出土文物就可以看出把祭器做成鴞的形狀,已經成為5000年前各個地區文化的共同點,先民們將祭器做成鴞的形狀是期望藉助鴞來通達神靈。
  • 特種養殖的什麼都有,就是不能養殖貓頭鷹
    為什麼沒有人養殖貓頭鷹,首先是種苗從何而來,據目前來看,我國還沒有專門繁育貓頭鷹的育種場,從野外捕捉?恭喜你,不但有人請你喝茶,情節嚴重的話,連免費飯菜免費住房都給你提供了,貓頭鷹品種很多,有的是三級二級保護動物,甚至也有些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去野外捕捉貓頭鷹,只能說是太嚮往吃牢飯的生活了。
  • 貓頭鷹護著鳥蛋寸步不離,主人一碰就發威,真把自己當成了老母雞
    貓頭鷹是一種非常呆萌的動物,很多人們都對他的大眼睛非常羨慕,它們的眼睛處於臉部的正前方,這一雙眼睛可以讓貓頭鷹在捕獵的過程中擁有著良好的辨別能力,在光線很弱的情況下,更是能夠準確的辨別當前的環境。大大的眼睛在貓頭鷹的眼窩裡可是都沒有辦法轉動。
  • 「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這樣的說法靠譜嗎?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被日本稱為「福鳥」的生物,在中國人眼裡卻是「不祥之鳥」。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常把貓頭鷹稱為「不祥之鳥」,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逐魂鳥、報喪鳥,當農村老人即將去世時,它們就會在附近盤旋,甚至發出「咯咯」的聲音,它們「咯咯」一笑就預示災禍將至,從此貓頭鷹就是厄運和死亡的象徵。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鳥」嗎?
  •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代表孝順的烏鴉,怎麼會淪落成不祥之鳥
    圖:網絡未知來源烏鴉這種鳥貌似現在在民間極不受待見,認為它是一種不祥之鳥,但從古代文獻的記載中看,並不是那麼回事兒。圖:網絡未知來源在漢代以前的書裡似乎沒分這麼詳細,《說文解字》裡說:「烏,孝鳥也。象形。」
  • 怪老頭黃永玉90歲畫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呆萌卻有大智慧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怪老頭」黃永玉90歲畫的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呆萌卻有大智慧。黃永玉畫的貓頭鷹呆萌可愛,憨態可掬,看上一眼,你就會喜歡。另外,他畫的貓頭鷹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一隻眼看世界的表現形式,我相信肯定不全是為了呆萌這麼簡單。這其中,肯定還蘊涵這黃永玉自身對世界的理解。
  • 貓頭鷹寶寶一秒脫水變身,自家主人看懵啦,有時可愛有時嚇人
    為什麼感覺有點醜,有點兇,有點像枯樹皮,這是我們印象裡呆萌的貓頭鷹嗎?原來是推友晚上回家一開燈,嚇了貓頭鷹寶寶一跳,然後寶寶啟動了防禦模式,就像這樣把自己儘可能地拉近長,讓自己看起來更瘦,還把眼睛眯成迷離的狹縫,這突出了它頭上羽毛狀的「角」,使它看起來像樹枝。譯君覺得寶寶好像是瞬間脫了水,一秒從毛球慫成枯樹枝。整個過程是這樣滴,有沒有很搞笑。
  • 「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這樣的說法靠譜嗎?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被日本稱為「福鳥」的生物,在中國人眼裡卻是「不祥之鳥」。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常把貓頭鷹稱為「不祥之鳥」,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逐魂鳥、報喪鳥,當農村老人即將去世時,它們就會在附近盤旋,甚至發出「咯咯」的聲音,它們「咯咯」一笑就預示災禍將至,從此貓頭鷹就是厄運和死亡的象徵。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