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微特稿】一項國際聯合研究顯示,兒童時代切除扁桃體和腺樣體,可能增加患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長期風險。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以1979年至1999年出生的近120萬名丹麥兒童為研究對象,分析從他們出生起至少10年、最多30年的健康數據。這些孩子中17460人接受腺樣體切除手術,11830人接受扁桃體切除術,31377人接受兩種手術。
研究顯示,小時候接受扁桃體切除術的人患哮喘、感冒、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比沒有切除過的人高兩倍;兒時接受腺樣體切除術的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比沒有切除過的人高一倍多,患呼吸道疾病和結膜炎風險高將近一倍;扁桃體和腺樣體都切除的人患中耳炎、鼻竇炎的風險高4至5倍。
研究人員說,情況嚴重時有必要切除扁桃體和腺樣體,「但是我們觀察到的結果顯示,這樣做會增加長期疾病風險,表明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遲切除,以便讓免疫系統在兒童時代正常發育,減少以後的患病風險」。
研究報告由《美國醫學會雜誌·耳鼻喉科-頭和頸外科學卷》發表。(完)(歐颯)
關鍵詞:扁桃體(Tonsil)、腺樣體(adenoid)、《美國醫學會雜誌·耳鼻喉科-頭和頸外科學卷》(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