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findyi,作者系前現任土豆教育CTO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就創業成功身家過億?而有的人工作十年後卻面臨失業的風險?
剛加入360的時候,老周做新員工培訓,說了這樣一段話:「創業不一定是自己做CEO,大家在360工作也可以當作是在給自己創業,要用創業心態對待你們的工作,如果是混日子的心態,你能混我10年但能混一輩子嗎」。
那個時候年輕,覺得老周就是在給我們洗腦,只不過是一個包裝的比較好的資本家而已!
帶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在360工作了五年,後來又經歷過在大公司擔任高管、自己創業和在創業公司擔任聯創。經歷了這些,也看過很多發展的好的朋友和下屬,今天回頭看老周說的這段話,覺得非常有道理。
打工也要有創業心態,甚至是否有創業心態決定了很多人職場的命運!
那麼創業心態到底是什麼呢,在職場中我們究竟做到哪些才算有創業心態呢?
結合我十多年工作經驗和認知給大家四點建議:
01
解決問題
而不是解釋原因
不知道大家工作中有沒有碰到這樣的對話:
「這個我盡力了,出問題不是我的原因」、「他們出的問題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是技術,產品讓我怎麼實現我就怎麼實現」、"技術不給力,我也辦法,我的文檔可是按時交付的"、「這都是老闆要求的,就這樣做」
還有一類這樣的對話:
「我仔細看了這個方案,有一些建議,我們一起討論下吧」、「放心,我再嘗試一些其他辦法,我一定搞定」、「現在進度遇到問題了,我們一起想想有什麼辦法能加速?」、「解決這個問題有三套方案,各有優缺點,我們可以一起看看哪套好」
這兩類對話有什麼區別?第一段對話,是在解釋原因,首先讓自己沒責任。這是典型的打工心態。第二段對話,是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典型的創業心態。
經濟情況好或公司情況好的時候,解決問題型的員工獲得的資源要遠遠超過解釋原因型的員工。升職加薪配股,享受公司的增量紅利。
經濟情況不好或公司情況不好的時候呢?這個時候公司一般都會啟動人員優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優化掉解釋原因型的員工。
我在360工作的時候,從來不會思考這事情到底該不該我負責。只要是我能做好的,我都會去做。
我是技術出身,但是如果產品的方案不夠完善我也會幫產品一起做完善。甚至有好幾次主動提出新的產品方案,並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因為一心只想解決問題,我取得了副總裁的絕對信任。在360工作1年多就升職了,並且授予的期權也讓我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職場的工作中,不要給自己的工作劃上明顯的邊界。來了新同事,能幫就幫,本職能之外的事情,也可以多了解多參與。這樣影響力很快就上去了。然後碰到機會來的時候,你肯定要比那些解釋原因、甚至推卸責任的人要更有優勢。
02
工匠思維
而不是激情思維
如果我們不能熱愛自己的工作,那麼我們很難有創業心態去對待工作。
2005年6月,史蒂夫·賈伯斯站在斯坦福體育場的講臺上,向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生們發表演講。在演講中,賈伯斯提出了下面這條建議:你需要找到你所愛的東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熱愛自己所做的事。
賈伯斯的這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真的贊!!!
今天很多成功學自媒體也在不斷宣傳:「找到你熱愛的工作,並充滿激情的做下去」。
很多人對本職工作充滿不滿、憤懣、抱怨。他們找到熱愛的工作的方式可能是:不斷跳槽、不斷更換職業方向。一晃很多年過去了,不少人發現還是沒有找到熱愛的工作。
頻繁跳槽換工作一定不是尋找熱愛工作的正確方式,那麼我們怎麼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呢?
在工作中要秉承「工匠思維」而不是「激情思維」。只有拋棄激情思維,我們才能真正找到熱愛的工作。
什麼是工匠思維?
工匠思維(The craftsman mindset)對待職業生涯的一種方式;是以產出為中心的職業觀,關注自己給世界(工作)帶來的價值。這種思維對於打造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至關重要。
什麼是激情思維?
激情思維(The passion mindset)對待職業生涯的另一種方式;關注世界(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價值。這種思維模式與工匠思維相對立。激情思維最終會導致長期的不滿,並讓人不切實際地幻想還有更好的工作。
秉承激情思維的人,在工作中會以自我為中心,關注他人、工作、環境給自己帶來的價值和感受。
諸如這樣的想法:
「這件事我做的這麼優秀領導為什麼還不給我漲薪?」、「這些瑣碎的事情不利於我的能力成長,我不想做」、「同事們水平太差,跟他們在一起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那麼秉承工匠思維的人呢?在工作中他們會關注自己給他人、工作、環境甚至世界帶來的價值。
他們在工作的時候,想到的是自己創造的價值,而這種創造價值的感覺會讓他們克服重重苦難、勇往直前交出卓越的工作表現。
工作十一年我帶過數百名下屬。我發現凡是秉承工匠思維的下屬,往往都能超預期的完成工作內容,並且能不知疲倦的成長。最後,往往能升職加薪的也是這批人。
而那些秉承激情思維的人,卻經常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斷需要投入管理手段去提升他的工作狀態。如果遇到需要優化裁員的時候,他們也會出現在名單的最上方。
而我在360的老領導,就是一個秉承工匠思維的人。她在做任何事,想到的都是給他人、公司、行業創造價值。事實上通過多年努力她真正做到了改變了一個行業!
賈伯斯有一個「只找S級人才」的創業論斷。要成為S級的人才做到工匠思維非常重要!
03
聚焦長遠目標
而不是短期利益
以創業心態打工,就是要聚焦長遠目標,看淡眼前利益。
俞軍,曾擔任滴滴高級副總裁、百度產品副總裁,他是百度搜尋引擎產品的真正靈魂,人稱 「百度貼吧之父」。
俞軍最廣為人知的,是當年去北京求職的簡歷,讓他得到了百度一個普通產品經理的職位。簡歷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長期想踏入搜尋引擎業,無奈欲投無門,心下甚急,故有此文。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索,誠意乞一參與機會。本人熱愛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與搜索相關即可),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不計較工作強度(反正已習慣了每日 14 小時工作制)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段是什麼感受,反正我看完之後是無比震撼!!!
俞軍雖然是打工,但是他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只看重百度提供給他的平臺,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其他一切,都可以讓步。
俞軍早期加入百度,可以說是996加低薪資。但他聚焦長遠目標,最終成為一代產品大師。
我有個朋友,畢業工作就給自己立下了北京買房的計劃。因此他對眼前的工資非常重視,畢業的時候就因為另一家公司多給了1000放棄了最擅長的領域。
為了追求漲薪,他三年時間不到就跳槽四次。一時拿著高薪,但行業的積累和能力的成長都受到嚴重影響。十年過去了,最近一次跟他喝酒聊天,他感嘆到,為什麼我工作十年還要跟應屆生或者工作一兩年的人競爭?
是啊,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眼前利益而放棄了長遠目標。打敗你的永遠都不是歲月,而是你的心態。
04
把自己當作
公司來經營
把自己當作公司來經營,這樣的人一定會具備創業心態,因為除了給公司打工獲取生存的報酬之外,我們也是在經營名字叫「自己」的這家公司。
拿企業經營來說:資本、業務、人才、市場、這些是企業的重要資產。那如果把自己當公司,什麼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
答案是「職場資本」:
職場資本是指對個人所擁有的、在職場中屬於稀缺而寶貴的技能的描述,這是關鍵通貨。是你在職場上持續發展的必備資產。
從職業生涯的長線來看待自己的工作,在你為公司付出時間獲得報酬之外,你還可以獲得大量「職場資本」。你的工作技能、積累的行業人脈、平臺賦予的價值、格局認知,這些統統屬於職場資本。
那麼我們如何快速獲得職場資本呢?
首先要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這個世界的所有商業活動,都秉承等價交換這一最基礎的原則。
通俗點說,如果你是一個初入職場沒經驗的人。那你的勤奮、努力就是你等價交換的資產。用你的勤奮、努力來換取工作技能。
如果你已經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骨幹員工,那你的技能、經驗就是你等價交換的資產。用技能、經驗換取職場人脈、格局認知。
如果你已經有豐富的技能、豐富的人脈、很強的格局認知。這個時候你不再甘於給人打工,而是要開創自己的事業了。你依然要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
比如你需要引入投資,投資是拿錢換你創業公司的股份。你要用你的人脈去換取更多的能支撐公司發展的資源。
把自己當公司經營,這樣你不會再有任何打工心態。你的「職場資產」也會飛速發展,長期積累下去形成的「複利效應」會讓你產生飛躍!
寫在最後的話:
用創業心態去工作,掌控自己的命運,扼住職場發展的咽喉。願我們都做優秀到不能被忽視的人。
作者簡介:現任土豆教育CTO,前噠噠少兒技術VP兼事業部總經理,前360技術總監。
本文來源findyi,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