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普法 | 雙泉司法所《民法典》法律明白人培訓活動

2021-01-10 澎湃新聞
民法典普法 | 雙泉司法所《民法典》法律明白人培訓活動

2020-10-28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湟中區上新庄司法所聯合派出所組織村警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
    學好用好《民法典》 做好法治宣傳員上新庄司法所聯合派出所組織村警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切實有效運用《民法典》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民法典》,10月29日,上新庄司法所聯合上新莊派出所組織轄區內34名村警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講座中,司法所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民法典》亮點及一系列新規定進行解讀,講解了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 「民法典進鄉村」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縣委組織部和司法局舉辦《中華...
    》學習解讀和基層人民調解員暨農村法律服務明白人業務培訓會為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切實把握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歷史意義,進一步增強鄉(鎮)村領導幹部學法、普法、用法意識,培養基層人民調解員和農村法律服務明白人,不斷提升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 陝西省人大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及諮詢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切實提高《民法典》的知曉率,全力營造學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氛圍,12月18日,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省律師協會、省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民法典》普法宣傳及法律諮詢活動在陝西省圖書館舉行。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俊,副主任委員朱峰,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律師協會會長韓永安,陝西省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常百寧,省圖書館副館長張海翔、陸路等出席活動。
  • 《民法典》普法宣傳及公益法律諮詢活動圓滿舉行
    2020年12月18日,由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辦, 陝西省圖書館承辦,陝西省律師協會協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普法宣傳及法律諮詢活動如期在陝西省圖書館一樓扇形大廳舉行。活動現場,讀者們領取《民法典》、參與法律諮詢活動分外熱情,法治觀念更進一步深入人心。本次活動啟動儀式由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常百寧主持,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陳俊、陝西省律師協會會長韓永安先後致辭,陝西省圖書館張海翔副館長、陸路副館長參加了活動儀式。「《民法典》不僅是權利的宣言書,還是權利的救濟法典,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 「三大攻堅戰」金頂街司法所讓《民法典》走進拆遷現場
    《民法典》日前,石景山區司法局金頂街司法所組織北京石泰集團有限公司、中聞律師事務所走進模式口村拆遷改造現場以「宣傳《民法典》 以法保拆遷」為主題向承辦模式口村改造的拆遷公司相關負責人贈送《民法典》並開展相關法條的學習宣講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
  • 盛世民法典 | 民法典普法小劇場:被侵權時,如何適度把握「自助行為...
    盛世民法典 | 民法典普法小劇場:被侵權時,如何適度把握「自助行為」?為深入學習宣傳和推進民法典實施,雲浮市律師協會專門成立民法典宣講團,並作為省律師行業民法典宣講團雲浮市分團。自宣講團成立以來,民法典的普法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成員們以多種方式紛紛走進機關、企業、村(社區)、學校等地開展宣講,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 學習宣傳《民法典》,中山石岐司法所這個普法講座乾貨滿滿!
    學習宣傳《民法典》,中山石岐司法所這個普法講座乾貨滿滿!》做好《民法典》的宣傳、闡釋及普及工作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近日石岐司法所和大信社區邀請市律師界人大代表王金府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講座王律師就《民法典》中的新增及亮點條款進行了重點介紹,強調了《民法典
  • ...法治彩繪、親子普法、知識大轉盤……這裡的活動精彩紛呈,不容...
    自民法典宣講團成立以來,崇明區面向國家工作人員、青少年、村居民等各類群體積極主動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不斷掀起民法典學習宣傳熱潮。
  • 化身「普法快遞員」、製作法治蛋黃酥……寧波各地「雙節」普法各...
    邱隘司法所組織普法志願者帶著親手製作的500餘個法治月餅,走上街頭,走進商鋪,將「吃法治月餅,做法律明白人」的美好期望傳遞給千家萬戶。東郊司法所攜手街道婦聯,開展「有家人陪伴才算團圓,有法治保障才能平安」主題活動,組織普法志願者製作法治蛋黃酥,分發給社區孤寡老人,營造平安祥和的節日氛圍。鍾公廟司法所做好社區矯正對象節前集中教育,向所有社區矯正對象發放「法治大禮包」,包括《社區矯正法》、《民法典》、「平安三率」、「防範網絡電信詐騙」等宣傳手冊。
  • 「法」護成長,有「典」不一樣,鍾村街「民法典」普法漫畫比賽開始...
    ,日前,由鍾村司法所聯合鍾村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中小學,共同舉辦鍾村街2020年「民法典」普法漫畫比賽!>主辦單位:鍾村司法所、鍾村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協辦單位:鍾村街中小學、信息時報融媒平臺—微社區e家通鍾村在線結合《民法典》內容,·普法宣講並結合漫畫、插畫等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發揮青少年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促進普法成效。
  • 靖安寶峰鎮組織農村「法律明白人」集中學習民法典(圖)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葛書江、章爽報導:為進一步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廣大農村的宣傳普及,讓農民掌握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最新規定,引導農民群眾進一步增強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意識,近日,靖安縣司法局、寶峰鎮政府組織寶峰鎮各村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幹50餘人集中學習民法典
  • 【普法動態】韶關市民法典法治宣傳志願服務活動走進樂昌市坪石鎮
    【普法動態】韶關市民法典法治宣傳志願服務活動走進樂昌市坪石鎮 2020-07-14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典亮湖北 法潤武昌——民法典學習宣傳進社區活動啟動
    他表示,民法典是一部以「民」命名、以民為本的法典,在落實過程中,一定要緊貼群眾需求、回應群眾關切,實施精準普法,指導廣大社區居民學習運用民法典保護自身權益,幫助社區群眾依法解決涉及的「鬧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推動惠民、便民、助民舉措落地,全力構建和諧社會,努力護航美好生活。湖北省司法廳副廳長劉嗣元為活動致辭。
  • 成都市武侯區多種形式掀起學習《民法典》熱潮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一是要深刻把握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把民法典作為重要學習內容,結合部門職責和工作實際抓好學習貫徹;二是要研究新變化,以民法典為抓手推進法治武侯建設,按照民法典的最新要求,加強相關聯、相配套的制度建設,及時更新完善工作規章制度,自覺將民法典作為實施行政行為的重要標尺,嚴格公正執法,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提高運用民法典營造法治化市場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為進一步讓民法典宣傳落地生根,增強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法治意識,椒江區司法局聯合葭沚街道江邊社區共同舉辦《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之「藝術點綴生活,文化豐富心靈」主題遊園會。活動以民法典宣傳為重點,結合「藝術點綴生活,文化豐富心靈」的活動主題,特別設置了富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民法典普法遊園會」法治闖關遊戲。
  • 「學法用「典」」湟中區上新庄司法所組織各村婦聯主任開展《民法...
    為深入推進民法典的宣傳,切實讓《民法典》走到轄區各村婦女幹部身邊,融入村民生活,引導轄區群眾自覺養成守法、用法意識,形成平時學法、遇事找法、依法辦事的良好習慣,8月31日上午,上新庄司法所組織轄區33個村婦聯主任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
  • 「民法典與生活同行」——阜南在行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這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 民法典物權編解讀及法律適用
    法制網6月11日訊 為了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為廣大青少年、人民群眾、法律職業人士及黨政領導幹部進行民法典系統學習提供便利,助力國家法治建設。中國政法大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制網、央視頻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自6月9日開始聯合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 江山司法所打造「民法典主題遊步道」,「典」亮景區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決策部署,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江山司法所精心規劃,將法治宣傳與休閒生活完美融合,在江山鎮村美村打造了全鎮首個「民法典主題遊步道」。
  • 人民日報: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專門成立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抓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和實施準備工作,修改制定了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係。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