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企業越來越重視數據分析給業務發展帶來的決策支撐效應,而數據可視化正是數據分析結果呈現的關鍵步驟。數據大屏類產品,對內是企業運維透明化的看板、業務決策的駕駛艙,對外是展現運營形象的窗口,用戶對於數據展現效果要求很高、極其注重體驗感,想要構建出滿意的大屏挑戰不小:
>>>>需求多樣,變更頻繁
數據可視化需求很大程度依賴於用戶感知,相同業務專題應用於不同省份時往往眾口難調,需求層出多樣、差異較大;同一項目也會因不同時段的業務重心不同,變更可視化需求。需求調研難免存在理解偏差,溝通確認很難及時量化明確。
>>>>一對一定製,效率低門檻高
個性化需求形成一對一項目化研發,頻繁涉及內容變動、樣式變動、布局調整等。定製設計周期拉長、編碼效率低下、數據對接調試繁瑣,導致客戶需求整體響應效率不夠理想。同時,如果想開發出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界面,對於前端開發人員的技能和經驗要求較高。
>>>>難以形成產品沉澱
由於各項目需求分散,花費心思精雕細琢出的一個個界面,很難打造成體系化、可復用的數據分析產品。每次項目實施都需再次從頭調研設計開發,時間和人力重複消耗。
如何才能高效響應用戶多樣的可視化需求,降低定製研發成本,輕鬆打造出專業水準的可視化效果、快速適應需求變化?
為此我們組建起專門團隊,開啟了數據可視化設計器的探索徵程。
可視化設計器的誕生及目標
兩名資深設計師領銜數位UI專家、研發骨幹,專攻數月,歷經3版優化,孵化出這款應運而生的數據可視化利器。
深入分析設計研發的切身痛點及業界現狀,確定了基於界面模塊化搭建思想、重點突破界面交互瓶頸的研發思路。在模塊組件基礎上,引入圖層組概念,形成顆粒度靈活搭配和控制的交互單元。經過覆蓋各種數據業務形式,不斷調試打磨,基線版本2個月成型。
接著以支持實際項目落地為標準,推進設計器的重構升級,R2版本結合某運營商數據項目實際需求,豐富完善了大量實用組件,深度優化了操作流暢度。進而R3版本重點攻堅場景化模板的定製能力,梳理和完善了典型場景模型、強化模板配置易用性,將模板設計功能和頁面設計引擎配套推出。
終於,可視化設計器初步實現了產品的使命目標:
提高可視化需求研發效率,大屏界面靈活自助編排,快速響應用戶需求;降低數據可視化開發門檻,圖形化操作簡單,具備專業級視覺效果;保證強大的多維數據分析能力,配置便捷,交互性強;產品支持豐富的業務場景,解決設計難題,數據洞察一目了然;簡化研發流程,統一設計、統一UI規範,實現設計即開發。
我們使用圖形化的編輯方式、來分析展示龐雜數據。根據不同的場景功能和界面要求,通過圖形組件的拖拽,對內容展現的形式進行布局編排和配置發布,輕鬆搭建出專業水準的大屏可視化應用,快速滿足多種業務場景的展現需求。幫助研發團隊解放開發人力,幫助用戶實現隨心所欲的數據分析探索。
可視化設計器的關鍵能力
1、可視化組件庫,豐富的組件能力
海量可視化組件:系統提供對比分析類組件、排名類組件、趨勢分析類組件、關聯分析類分析組件、預測分析類組件等多種形式的可視化組件,支撐各種不同類型分析數據的展現;封裝了模塊化的地理組件、網絡拓撲組件,更快更具針對性的支撐運營商領域分析需求。即便沒有設計師,也可輕鬆構建出各種炫酷的數據呈現效果。同時支持自定義組件接入,導入方便,組件庫擴展靈活。
專業級地理信息可視化組件:支持全國地圖、省級地圖、世界地圖和3D地圖,支持地理軌跡、地理飛線、熱力分布、地域區塊、地理數據等的多層效果疊加,支持地圖下鑽和圖表聯動。地理組件經專業級GIS平臺模塊化封裝,只需對接指定區域及業務數據,即可輕鬆實現各種複雜地圖動效,極大降低了GIS大數據研發門檻。
組件自定義配置:提供強大的組件參數設置工具,支持對各類組件樣式、動作的按需自定義調整,包括組件的大小、位置、顏色、背景、交互事件等。
2、數據組件化,可視的數據配置能力
支持多種數據源接入:能夠接入包括分析型資料庫、關係型資料庫、靜態數據、本地文件上傳、在線API的多種形式數據源,包括支持CSV、JSON、XML、HTTP API、Oracle、MySQL、PostgreSQL、MongoDB等等。支持動態請求,滿足各類大數據的實時計算、監控需求,充分發揮大數據計算能力。界面上顯性配置數據源及參數。
數據配置可視化定義:大屏涉及眾多數據指標的呈現, 各組件所對應的指標、數據範圍、數據響應結果、刷新頻率等,均可在界面上顯性的配置定義,可視化方式將數據開發化繁為簡。
3、頁面設計引擎,圖形化編排、交互靈活
所見即所得的圖形界面編排:依據場景的展示功能要求,對界面內容的布局、組件、動效等進行圖形化的定製編排。通過簡單的點擊/拖拽即可完成界面布局、樣式及圖層交互,無需編程就能輕鬆搭建可視化應用。界面效果實時動態化呈現,編排過程中可隨時預覽,查看、調試設計效果。
複雜交互的快速定製:組件的各種人機互動行為、組件及圖層間的數據聯動交互,均可在設計器中快速定製實現,無需任何代碼幹預,全面支持下鑽、聯動、聚合、跳轉等複雜的多維數據分析和交互場景。
便捷的編排輔助工具:設計引擎對組件編排提供了豐富的輔助工具,比如移動、對齊、複製、上移、下沉等,讓設計操作更便捷,細節體驗更完善。
4、場景模板化,一鍵整體設計能力
數據可視化的難點不在於圖表類型的多少,而在於數據信息的合理化聚集,如何能在簡單一頁之內讓人讀懂業務之間的層次與關聯、數據關係一目了然。這就關係到主題、信息、布局、色彩、圖表的整體綜合設計。
系統整合打造了多種業務場景模板,覆蓋運營商各域各專業,全面支撐電信業務運營分析、網絡質量監控、重保運維等場景。按專題內聚相應的關鍵指標、評價信息,業務內容體系化聚合,模板整體定色定局定調、統一UI及動效設計;並按主要運營商分別預置了相應UI風格方案。按需選取場景模板,完成數據替換後,即可快捷的整體創建大屏,打造專業級可視化效果。
5、多解析度適配與靈活發布能力
支持界面尺寸自定義設置,自動適配各種顯示解析度,無論是大屏、PC端、還是移動端,都能完美顯示。
發布方式簡單靈活,滿足不同場合的使用要求,支持加密發布,支持web發布和嵌入第三方系統發布方式,支持本地部署或雲服務託管,支持區域網分享和網絡公開分享方式。
產品優勢
專業級通用模板,設計與業務數據解耦
基於電信運營支撐行業的多年積澱,系統精心打磨預製了大量運營商業務場景模板。此外,系統還專注於通用性模板的打造,支持普適於各行業領域的地理分析、實時監控、指揮中心等多種主題視角。模板樣式可以由專業團隊設計和發布,不同領域業務人員均可按需定製業務內容、動態加載業務數據,也可基於模板輕鬆調整業務視圖組件,真正實現模板設計與業務數據的解耦。
協同研發支撐,優化研發模式
在需求調研階段需求人員即可使用可視化設計器、簡要記錄編排需求內容和形式,快速形成初始原型,與用戶直接溝通確認,提高需求調研的可感知度、準確性。繼而,設計階段不需再從白紙畫起,設計人員直接在需求原型基礎上進行細化加工,調整完善功能原型;開發人員在設計原型之上,加以數據配置、交互配置等,快速實現頁面功能、渲染髮布。
依託於可視化設計器良好的版本管理及並發控制機制,引入規範的協同研發管控流程,行銷、需求、設計、美工、開發、測試人員均可基於同一套設計版本高效協同工作,設計成果隨售前到售後各環節規範流轉、即時轉化,統一設計、統一UI規範,極大提升了整個研發流程效率。
操作簡單流暢,交互支持強大
針對可視化設計進行了深度優化,操作更加簡單,編排和配置細節不斷完善;重點突破了交互支持不到位的同類產品弱點,可靈活配置實現多個組件模塊或多圖層間的複雜聯動和頻繁交互,使用體驗更為流暢。各類組件、模板效果均經反覆打磨,效果生動更具衝擊力。
實踐應用成效
目前,可視化設計器已運用在多個省份運營商的數據應用項目中,效果顯著,成為數據項目實施的強大助推器。
以某省移動網數據分析項目為例,包含網元預警、上網業務監控等各類分析界面近50個,均使用可視化設計器研發實現。分析需求類目相當繁多,但藉助於設計器即視感的需求梳理模式,溝通效率很高、確認順暢。從項目啟動到落地僅用時1個半月,比往期同類項目人效提升超過50%,同時客戶對系統界面效果滿意度很高。
在一場國際級論壇專項保障任務的突擊仗中更是創造了浩鯨速度,3天監控大屏正式上線,效果驚豔,運行穩定。
從研發團隊內部來看提效也非常明顯。設計基於初步確認的視圖加工完善後即生成界面成果,開發復用設計視圖加以配置快速實現功能。研發流程和溝通成本都極大精減,需求響應一氣呵成。可復用組件及場景模板的打造,使我們的項目經驗、業務經驗能有效沉澱,新項目實施給用戶看到的是高度靈活的成熟數據可視化產品,而不是一張白紙從頭來。
可視化設計器為我們團隊的生產力、為客戶都注入了強大推力,為深化數據可視化應用夯實了基礎。隨著設計器的全面實踐推廣,我們將在探索更快發布方式、模板市場化、數據挖掘能力等方面持續優化,相信可視化設計器會真正成為輕鬆構建數據舞臺、展現數據魅力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