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長城亟待保護了,最好的辦法是修建野長城步道。
2.我們昨天走了箭扣長城的西大牆段,感受更深了一層。
3.我們幾個一直在感嘆和探討野長城的保護。
4.西大牆的南側長城保存狀況相當不錯,大部敵樓和牆體完整,很多垛牆和女兒牆都還在。
5.但北側的二道溝一帶的幾座敵樓,極具滄桑美,卻半邊倒塌,岌岌可危。
6.今天,我們看到的北京長城,大部分修建於500年前的明代中期。土木之變之後,朝廷急於應對瓦刺人和韃靼人而大修快修長城,所以這多少是個應急的國防工程。修建時可沒有指望百年不壞,千年不到。
7.古代修建重要城池時,往往要使用巨石或大磚,粘合劑是石灰+糯米漿+桐油,極其堅固,愈久彌堅。而長城工程浩大,可不能那樣修。長城一般修建在高山險峻之處,只能就地取材,因陋就簡。當時能有這種質量,已屬不易。
8.通過這座敵樓,可以清晰地看出敵樓和牆體內部結構。外牆牆體使用條石壘砌,而牆體內只用毛石填充。毛石之間,有使用灰漿簡單粘連的,但多數隻填充普通粘土。
9.所以雨水很容易滲入和侵蝕牆體,同時讓植物生長,樹根膨脹,擠倒了外牆。而外牆一倒,脆弱的毛石內體,也就做泥石流潰散了。冬季,流入牆體的水結冰膨脹,更會加劇風化過程。
10.一棟堅固的古宅,10年不修繕,都會牆倒頂漏,更何況歷經500年風雨的長城。
11.長城的潰態並不是現代人的罪過。清朝基本沒修繕過長城。清末的許多外國人的長城遊記中記錄,那時長城已成廢圮,多有坍塌。
12.幾百年來,負責守衛長城的屯兵將士後代,如同螞蟻搬家一樣,一直在拆磚毀牆,修建自家房屋或豬圈。我們經常看到長城下的農家院院牆上嵌有長城磚。最大的人為拆毀發生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為了修建公路或水渠,集體有組織地大規模地拆毀了太多城關和城牆。
13.近些年來,驢友的攀登也對長城有傷害。雖然我所認識的驢友們,素質都很高,無不以保護長城為己任,做到了不丟垃圾,不亂刻亂畫。但是在攀爬中,腳下不可避免地踢動鬆散的地磚,手把垛牆用力時,也可能鬆動了磚牆。有時甚至爬上已經結構脆弱的敵樓,經年累月,就可能造成坍塌。
14.如今,保護長城,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驢友們也一直強烈呼籲。但是,如何保護長城,卻是一個大問題。
15.文物保護部門和旅遊部門來搶修長城了。但我敢說,這十年來,對長城最大的破壞,就來自於這些部門和公司。比起自然風化和驢友擾動,他們的行為惡果要嚴重得多。
16.因為他們的辦法是翻修一道新長城。
17.這是我們在山西紫荊關看到的以巨資修復的新長城。
19.這是我們看到的北京黃巖關新長城。其方法是把原來的長城拆掉,舊磚廢棄,用新磚重修,真的做到了前無古人。
20.這樣的長城還有任何美感嗎?這樣的修法,花費巨帑,得到的是永遠不可復原的假文物。箭扣長城的鷹飛倒仰段,已經修完,驢友們都認為不好看,沒啥意思了。幸虧,長城如此之長,有關部門還沒有如此財力,破壞所有長城。
21.在我看來,打動了無數人內心的野長城之美應該永遠保存,野長城最好不修。
22.但如果不修,任憑其自然風化,村民和驢友損壞顯然也不行。
23.有人說,應該禁止驢友攀登長城,但這不太現實。因為所謂驢友,都有超過野驢的極強的翻山越嶺能力。不要說通往野長城的山間道路太多,就是沒有路,也會被驢友走出新路。各鄉村為了旅遊收入,也會為驢友暗開方便之門。政府派人開守,耗費大量人力金錢,效果並不好。這如貓捉米老鼠,米老鼠總是勝利。
24.驢友躲躲藏藏地爬野長城,往往也很危險。在箭扣長城,司馬臺長城等地,經常有驢友迷路,墜崖死傷。每次國家或民間救援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25.國家管理的方法應該是疏,而不是堵。中國人民族性格過分孱弱,缺乏勇敢冒險精神,這種精神應該在荒野中去磨練。國外青少年活動最熱衷的活動是童子軍,成年人普遍喜歡戶外活動。箭扣長城,也是在京外國人最喜愛的戶外線路之一,有時這裡甚至外國人比中國人還多。戶外徒步就是要在艱苦和危險的跋涉中,看到最美的風光。所以,野長城就是最美徒步路線。國家是禁不住的,實際上長期以來,政府有關部門對此放任自流。只是每逢重要國事活動,象徵性地管一下。
26.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修建長城步道。
26.由國家或地方財政出資和社會捐贈,對長城進行最低程度的修繕,原則是「固定現狀」,突出一個「野」字,就是不要做任何復原舊貌的努力。
27.最多將鬆動脫落的舊磚舊石頭,應重新粘接到原有位置。不要使用任何新磚,如果非得需要,要明確標識出來。
28.用灰色鋼帶箍住開裂的敵樓,內部用鋼架支撐住可能倒塌的部分。對牆體暴露出來的毛石,做灌漿處理,防止繼續崩落。
29.牆體上的樹不要砍掉。因為樹根與牆體已經長在一體,根系像一張網,對牆體有著很好的保護作用,除非其樹根膨脹危及外牆。
30.特別重要的是,牆體上應該疏通水道,將雨水雪水及時排出牆體。水是牆體坍塌的最重要原因。
31.同時修建步行道。步道基本沿長城而行,可以在牆上,也可以在牆下。繞開需要特別保護的牆體和敵樓。需要保護的敵樓明確標識:「禁止攀登」。喜愛戶外徒步的人,幾乎都是高素質的白領,他們絕對會尊重這些規則。
32.在那些風景旖旎的地方修觀景臺。觀景臺可以是經過特別加固的敵樓,也可能是某個巖架或山頂。觀景臺要儘可能多,以滿足多種審美角度的要求。如果觀景臺少了,遊客就會去爬危險的敵樓。觀景臺上,千萬不要修大煞風景的小亭子和小屋子,允許小商販經營,但不要設垃圾桶,垃圾全部帶走。制高點上,需要一根避雷針。
33.步道建造非常簡單,用灰磚,水泥磚或石塊做成不連續的跳石,每30釐米間隔一塊。因為走步道快速又安全,徒步者就不會去腳踩原地磚,大大減少了對牆體的擾動。
34.對於危險的陡坡斷崖,安裝必要的鐵梯把手、木梯和尼龍繩索,或者在巖石上鑿出扣手或腳蹬處,降低攀登風險。
35.在步道路口和觀景臺,多設置路圖牌,指明道路方向、距離、海拔、景點和道路難度係數。也應該設置一些知識牌,普及歷史、地質、動植物和民俗等知識。步行道是免維護的,對於徒步者在徒步道上出現的任何事故,政府免責。
36.採用這種辦法,可以用比現在全面修復某段長城少得多的錢,實現全面保護了整個長城。這可以保存了野長城之美,促進戶外運動發展,減少驢友迷路死傷,振興鄉村旅遊經濟。
37.在目前還沒有長城步道的情況下,爬牆黨們除了不丟垃圾和不亂刻亂畫外,還應該做到不爬危樓險牆,不擾動牆磚,大家共同保護好長城。
38.文物保護者,不要閉門造車了!應該多聽聽對野長城研究最深的戶外大咖的意見。那些最多戶外人走出的軌跡,就是未來最佳的長城步道。
39.我們面前是半座敵樓,它從沒有任何驢友攀登。但相信用不了幾年,就會在風雨侵蝕下轟然倒塌。如果沒有驢友,這種坍塌小事,甚至不會被社會注意。
******************
本文為千年的墨家原創。
請關注本公眾號;
請點擊「在看」,表示支持;
請留言和評論,與作者互動;
歡迎轉發朋友群或朋友圈;
相關閱讀
冰封,頤和園
石門關-西沙地錯長城穿越
大年三十的北京
銀山塔林-中峰頂
四座樓和桃源仙谷
紫禁城
箭扣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