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飲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同的茶,茶性不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如果喝對了,可以養生防病,但喝錯了,可能反而傷身。
我國的茶分六種,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現在養生君就跟大家分別來解析一下。
綠茶:清火祛熱,適合體質偏熱的人
綠茶是普通老百姓喝得最多的一種茶,也是所有茶類中名品最多的一種,比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綠茶、信陽毛尖等。
這些產地地區的人,基本也都喜歡喝綠茶,比如我們四川人,基本上大街小巷的茶館,都是綠茶加點花茶,老年人一喝喝半天。不過從健康角度考慮,大家都喝一種茶,並不科學。
保健作用:
綠茶性涼,微寒,有助於清火祛熱,提神醒腦。另外,綠茶中含有茶多酚、胺基酸等營養成分,可以抗氧化,輔助降三高。
適合人群:
體質偏熱的人,比如經常心裡燥熱、手腳心出汗、口乾目赤等,以及辦公室白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人。
不宜人群:
體質偏寒的人,如果您經常怕冷、痛經,或者脾胃虛弱,吃點生冷就腹痛等人群,如果長期喝綠茶,反而會加重症狀。
紅茶:暖胃護心,適合脾胃不好的人
據我觀察,平時喝紅茶的人好像不多,代表茶類也偏少,比較出名的只有祁門工夫茶、滇紅茶、正山小種等。
紅茶是全發酵茶,色澤紅亮,味道醇厚,關鍵是,它跟綠茶相反,最適合脾胃不好的人。
保健作用:
紅茶性溫,入脾、胃經,可暖胃驅寒、促進消化、保養脾胃。
適合人群:
顧名思義,這種茶最適合腸胃不好的人飲用。很多老年人平時都喝綠茶,其實年紀大的人,很多都會出現消化不好、脾胃虛弱的情況,紅茶是更好的選擇,有一定的養胃作用。
另外,女孩子因為生理結構的特殊性,體質一般偏寒,容易怕冷、手腳冰涼、宮寒痛經等,所以也很適合喝紅茶,保暖驅寒,經常飲用,有助於改善體質。
不宜人群:
體熱愛上火的人,胃火旺的人,比如牙齦腫痛、口臭、便秘、煩熱牙疼、面赤等。
黃茶:人人皆益的養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分氧化。黃茶品類中,名茶似乎更少,我印象中只有君山銀針。
保健作用:
黃茶的作用,也是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肥胖等症狀,但它跟紅茶不同的是,紅茶性溫,所以愛上火的人不宜多喝,黃茶則比較平和,幾乎人人皆益,無論你是體寒、體熱、平和體質,都可以喝。
適宜人群:
體胖的人多飲黃茶,有助於健脾胃,加快脂肪代謝。
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都可以喝黃茶,不分體質。
白茶:上火煩躁者的寧心茶
白茶跟其他茶的發酵都不同,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後自然晾乾,因為滿身披滿茸毛,色白如銀,因而得名。
比較出名的白茶有白毫銀針、壽眉等。
保健作用:
白茶性涼,可以清熱解毒、降火除煩、醒神明目。這看起來跟綠茶很像,但不同的是,「綠茶的陳茶是草,白茶的陳茶是寶」,綠茶最好的是新茶,但白茶喝的是陳茶,可以祛邪扶正。
適宜人群:
熱感冒時,煮白茶喝,可以緩解症狀,加速恢復;
經常上火的人,喝了可以清熱去火。
壓力大的人,喝白茶可以鎮定安神,使人心情放鬆。
不宜人群:體寒的人。
青茶:生津潤喉,減肥瘦身
青茶,又叫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比較出名的有安溪鐵觀音,大紅袍、武夷巖茶、臺灣凍頂烏龍等。
保健作用:
烏龍茶的作用,比較突出的是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另外,它跟黃茶一樣,不寒不熱,比較平和,有生津潤喉的作用,尤其適合秋天喝,用來解燥。
適宜人群:
肥胖的人。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同紅茶及綠茶相比,青茶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除了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喉嚨不適的人,比如老師、導購、導遊、講解員等需要說很多話的人,容易口乾舌燥,嗓子乾渴,就可多喝烏龍茶。
烏龍茶三忌:
烏龍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鹼較其他茶多,所以喝時要注意下面幾點。
一是空腹不飲,否則感到飢腸轆轆,頭暈欲吐,人們稱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飲,否則難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飲,冷後性寒,對胃不利。
黑茶:馳名中外的益壽茶
黑茶屬於全發酵茶,最大名鼎鼎的,就是普洱茶。大家觀察一下會發現,那些比較講究的茶人,很多都喝普洱。像湖南的茯磚茶,走的就是比較大眾的路線,多數賣到藏區,給牧民煮奶茶喝。
保健作用:
去膩化溼,軟化血管,對痰溼瘀滯、飲食過度導致的脂肪肝、消化不良很好。
適宜人群:
三高、肥胖、脾胃不好者。
大家都喜歡喝什麼茶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