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部門做好防汛抗旱與農業生產服務保障

2020-12-1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黃彬 實習記者 吳彤

  7月28日,中央氣象臺與國家氣候中心及多省農業氣象業務單位進行聯合會商,分析研判近期天氣形勢,並對各地作物生產管理提出針對性指導建議。

  29日後,長江中下遊地區雨水明顯減弱,高溫少雨天氣將逐步上崗。未來十天,四川盆地、華南降雨偏多,華北、東北、黃淮多陣雨,江南、華南等地仍多高溫天氣。前期受澇地區災後恢復生產和應對高溫是近期農業生產重點。

  南方多地強降水和高溫影響農業生產

  今年6月以來,南方地區暴雨頻發,安徽、湖北、江蘇、浙江、湖南、江西、貴州、重慶等省(市)區域平均降水量達1981年以來同期最多。

  受強降水影響,安徽、湖北、浙江、湖南、江西、貴州、重慶等省(市)遭受暴雨洪澇災害,部分農田被淹,玉米、大豆、露地蔬菜等遭受漬澇災害,局部地區作物因災減產或絕收;已成熟早稻無法收曬,未成熟早稻灌漿結實受阻,部分早稻反覆受淹、倒伏、稻穗發芽,影響產量和品質;持續降雨也導致部分晚稻移栽推遲,部分魚塘、果園、大棚設施受淹或被衝毀。

  此外,持續適溫高溼的田間環境誘發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和棉花枯萎病等病蟲害滋生蔓延。

  江南中南部和華南大部6月中旬以來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截至7月28日,大部地區超過35℃的高溫日數有15至30天,其中,江西南部、湖南東南部、福建大部、廣東東部、海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日數有30天至40天,福建、廣東、海南平均高溫日數均為1981年以來同期最多。

  持續晴熱少雨的天氣對成熟早稻的收穫晾曬有利,但導致未成熟早稻灌漿期縮短或灌漿不飽滿,結實率、千粒重和品質降低;同時,高溫天氣對一季稻孕穗、晚稻秧苗生長不利,部分地區蔬菜、茶葉、甘蔗、百香果、香蕉、龍眼等生長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持續溫高雨少也導致華南部分地區旱情顯現,影響甘蔗莖伸長及旱地作物正常生長。

   打出組合拳助力災後農業生產恢復

  針對近期持續的強降雨以及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及時對影響各主要農區的氣象災害進行分析評估,加強對暴雨洪澇、高溫乾旱等災害影響地區的指導;同時與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完善信息共享和會商機制,強化預警服務,指導各地及早落實科學抗災措施。

  7月24日,湖北省氣象局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加快災後生產恢復的通知》,聯合做好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荊州國家農業氣象試驗站建議,從肥(農藥)、水、種(養)三個方面綜合施策精準聯控,管控農田面源汙染,科學指導農民災後恢復生產。

  針對7月6日至10日的強降水過程,江西省氣象部門通過「江西微農」平臺,聯合省農業農村部門,5天內連發4次預警,為全省「雙搶」工作組織調度提供決策依據;降雨趨弱後,通過多種渠道跟蹤了解災情影響並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及5個特色氣象中心,為水稻、經濟作物、禽畜養殖等提供操作性強的措施建議。

  入汛以來,遼寧降水持續偏少,氣象乾旱逐漸形成。7月24日,省氣象局聯合中央氣象臺聯合發布《全國農業氣象服務專報》;25日,省氣象局進入抗旱氣象服務特別工作狀態,強化對旱區種植戶的指導;在旱情較為嚴重的義縣九道嶺鎮大屯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協調專項資金用於大屯村鑽挖應急深井和鋪設應急灌溉設備。目前,應急水井已經投入使用,可以完全有效灌溉花生用地130畝,辣椒用地90畝。

  受漬澇災害影響,7月23日,河南氣象部門利用高分3號、哨兵1號雷達數據開展洪澇遙感監測,繪製鄉鎮災害地圖。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災情調查,編制災害評估報告,為農戶後續恢復生產提供依據。

  氣候條件總體利於今年夏糧豐收

  回看今年夏收夏種,全國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都與氣象條件密不可分。

  對於夏糧單產提高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分析指出,一是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小麥整體長勢良好;二是田間管理加強,後期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

  冬小麥播種期間,主產區大部地區底墒充足,小麥基本能夠一播全苗,出苗質量較高;越冬期間,麥區溫度偏高,墒情適宜,實現壯苗安全越冬;返青拔節和孕穗抽穗期,各地光溫水條件總體適宜;灌漿成熟期,以晴好天氣為主,晝夜溫差大,利於小麥乾物質積累和品質提高,特別是收穫時沒有出現高溫、乾熱風和持續陰雨等高影響天氣,確保夏糧順利歸倉。

  在田間管理方面,針對暖冬氣候可能導致小麥後期條銹病和赤黴病易發多發的情況,各地及早制定防控預案,開展監測預警,加強小麥後期「一噴三防」專業化服務,有效防控病蟲害,保障小麥產量和品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小麥返青期間田間管理、農資供應等產生一定影響,但後期各地加強了農資調運和小麥田間管理,總體看來,疫情對小麥生產未產生較大影響。

  今年夏糧生產再獲豐收,奠定了穩定全年糧食生產的基礎。當下,各地氣象部門將繼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充分結合當前防汛形勢,為全年糧食豐收貢獻氣象智慧。

  (高迅芝 鄧敏佳 吳麗君 孟翠麗 林志堅 蔡冰 王家齡對本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張琳皓)

相關焦點

  • 四部門印發《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資金管理...
    附件:《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政部農業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2017年7月19日附件: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資金
  •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全省各地氣象部門齊動員
    市縣兩級氣象部門加強了對天氣的跟蹤監測和會商,高度關注乾旱的發展情況,隨時為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乾旱情報和預報氣象服務,做好人工影響天氣抗旱增雨作業準備。同時,農業氣象專家25人次開展了全市範圍旱情調查,撰寫了6篇系列專題報告報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目前,全市氣象部門正全力落實各項氣象服務措施,確保為小春抗旱保豐收和大春備耕生產提供準確有效的服務。
  • 近期農業生產防汛抗旱怎麼做?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為您支招
    近期,貴州省局部地區洪澇和乾旱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結合生產實際,貴州省農業農村廳6月14日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以加強產業防汛抗旱和生產恢復。以下為各農業產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主要技術措施。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曹軼)由於近期貴州省局部地區洪澇和乾旱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為加強產業防汛抗旱和生產恢復,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結合生產實際,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據悉,本次印發的《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涵蓋糧食生產、畜牧業生產、漁業生產、農村產業革命重點產業、動物防疫、重大病蟲害防控等六大項內容,涉及多個產業。
  • 關於印發贛州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函
    市農業局負責災後農業救災、恢復生產。 市委農工部負責農口部門支援防汛抗旱、抗洪搶險等有關工作。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水旱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準備。 (2)組織準備。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組織指揮機構,落實防汛抗旱責任人、防汛抗旱隊伍和地質災害易發重點區域的監測網絡及預警措施,加強防汛專業機動搶險隊和抗旱服務組織的建設。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曹軼)由於近期貴州省局部地區洪澇和乾旱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為加強產業防汛抗旱和生產恢復,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結合生產實際,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據悉,本次印發的《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涵蓋糧食生產、畜牧業生產、漁業生產、農村產業革命重點產業、動物防疫、重大病蟲害防控等六大項內容,涉及多個產業。
  • 水文氣象在防汛抗旱中的應用
    水利部水文局副總工周國良在做專題報告  本站訊 2013年4月23日,根據教學安排,水利部水文局副總工周國良教授百忙之中抽時間趕赴揚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為水利部支持西部發展水文水資源專修班學員作了題為《水文氣象在防汛抗旱中的應用
  • 關注春耕春播 切實做好氣象服務工作
    市縣兩級氣象部門加強了對天氣的跟蹤監測和會商,高度關注乾旱的發展情況,隨時為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乾旱情報和預報氣象服務,做好人工影響天氣抗旱增雨作業準備。同時,農業氣象專家25人次開展了全市範圍旱情調查,撰寫了6篇系列專題報告報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目前,全市氣象部門正全力落實各項氣象服務措施,確保為小春抗旱保豐收和大春備耕生產提供準確有效的服務。
  • 新密市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暨防汛抗旱工作推進會
    新密市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暨防汛抗旱工作推進會5月20日下午,新密市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暨防汛抗旱工作推進會,會議由新密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陳松波主持,新密市政府副市長李磊、人武部部長郭延軍、新密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健出席會議,新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氣象局將從六個方面做好2011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
    據陳振林介紹,氣象局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切實加強對氣象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人員、裝備、服務「三到位」,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著重從六個方面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工作:    一是強化合作聯防聯動,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應急聯動機製作用,將做好中小河流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精細化氣象預報服務作為今年汛期氣象服務的重點。
  • 湘陰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015年修訂版)
    4)縣農辦:負責指導農業減災工作,研究制定農村救災補種措施,對災後農業生產和重建家園工作進行指導,檢查督促農口各局做好防汛抗旱救災的準備和實施工作。 10)縣農業局:做好農業洪澇災情統計工作,負責洪澇災後農業救災、生產恢復工作。
  • 湘陰縣2020年度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10)縣農業農村局:做好農業洪澇災情統計工作,負責洪澇災後農業救災、生產恢復工作。11)縣工信局:負責本系統工礦企業的防洪保安工作;協調組織、督促檢查本系統有關單位做好防汛抗旱的資金調撥、物資儲備供應工作;緊急情況時,組織防汛搶險後備隊。
  • 河南防汛抗旱部門:今年汛期淮河可能出現較大洪水
    河南防汛抗旱部門:今年汛期淮河可能出現較大洪水 記者從河南省防汛抗旱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根據預測,今年我國氣候狀態整體偏差,極端天氣事件多發,汛期淮河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 今年全國糧食生產總量達13390億斤 端穩「中國飯碗」的氣象底氣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糧食生產總量,今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今年,各級氣象部門進一步強化組織管理,深化與農業農村部門合作,強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和面向生產一線的直通式服務,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糧食豐收。
  • 七星關區召開2019年防汛抗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
    七星關區召開2019年防汛抗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   7月24日,七星關區在區行政辦公中心九樓電視電話會議室召開2019年防汛抗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
  • 關於四川省防汛抗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公示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評選表彰《四川省防汛抗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川人社辦發〔2016〕138號)的通知要求,在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及省直、部隊和相關單位民主評議推薦基礎上,經「四川省防汛抗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
  • 遇汛保安全 遇旱保水源 防汛抗旱,宿遷嚴陣以待築牢堅實防線
    泗洪縣溧河窪治理工程是宿遷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保障防汛抗旱需要的生動縮影。據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精心組織、超前謀劃,建立健全組織體系,開展隱患檢查整改,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強化應急能力建設,系統推進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堅決打好打贏防汛抗旱總體戰。
  • 長江、黃河流域防汛抗旱形勢嚴峻 各地全力備戰
    根據年初氣象水文預測分析,今年長江流域氣候年景總體偏差,主汛期長江上遊降雨正常偏多,長江中下遊降雨偏少,需警惕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引發的區域性較嚴重洪澇或乾旱災害,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黃河流域形勢也需引起重視。近日,黃河防總在河南鄭州召開2018年會議,指出黃河今年的防汛形勢依舊嚴峻,要對黃河今年發生大洪水的較大可能性做好充分準備和應對措施。
  • 含山縣召開防汛抗旱工作會議
    5月18日上午,含山縣召開防汛抗旱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省、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縣長田昕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夏迎鋒主持會議,副縣長朱廣濤、縣政協副主席李定國參加會議。田昕指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對於全縣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意義重大。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清形勢,保持清醒頭腦,緊繃思想之弦,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搶前抓早,把防汛抗旱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確保萬無一失。
  • 水退勁不松 搶抓時機助恢復——長江流域氣象部門投入災後生產生活...
    雨停了、水退了,路通了、家安了……持續緊盯強降雨監測預報預警,全力保障防汛救災,長江流域氣象部門搶時間、抓關鍵,有針對性地開展氣象服務,為災後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添助力。江西、安徽、湖北等地氣象部門印發災後重建氣象服務工作通知,統籌部署防汛抗旱和災後恢復重建氣象保障等工作。在洞庭湖畔、鄱陽湖區,在江淮兩岸,在荊楚大地,幹部群眾不等不靠,守望相助,通過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風險隱患排查和聯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