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萬物皆可刺身」來形容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應該沒有不妥,在日本,幾乎沒有哪種肉類是不能生吃的。即使不能,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地把它變成可能。
雖然小汐自問也喜歡吃刺身,但也是有設限的,暫時來說只限於比較容讓人接受和喜愛的三文魚、金槍魚、蝦和海膽。除此之外還沒有勇氣挑戰。但是在日本,很多咱們想都沒想過的肉類都被做成了刺身美食。
這一集,咱們一起來見識一下,日本人吃刺身到底有多野?甚至連這種咱們觀念裡認為必須熟著吃的肉類也敢生吃,這到底 是哪來的勇氣呀?
說的就是這種肉類——雞肉刺身,一旁的是比雞肉更具挑戰性的雞胗刺身。即使是在日本當地,能提供雞肉刺身的料店並不多。因為這種料理從食材的甄選到處理都是極其嚴格的,只有少數的料理店才符合資格向食客提供。
下圖這碗是生雞肉、雞蛋蓋飯
雖然雞肉刺身聽起來有點「嚇人」,但仍有熱愛這種美食的人與為了體驗這種美食的人慕名前往,只為一嘗它的鮮嫩。
味道?據品嘗過的網友分享,雞肉刺身口感柔軟細膩,因為這種雞的飼養方式就是為了做刺身的,所以吃起來一點沒有一點禽類的腥羶味,且肉質非常鮮甜。而對雞胗的評價更高,說用薑汁和醬油拌過的雞胗異常爽脆,一點兒都不像在吃內臟。
看完雞肉之後感覺自己對生肉的接受度都提高了,再看牛肉刺身已經不覺得生吃牛肉驚訝了。而且相對來說,牛肉的難度應該比雞肉要低一點吧,畢竟不少人吃牛扒都選五六成熟的呀。這再生幾分應該也不會很驚悚。
在日本的熊本,吃馬肉是一種悠來已久的飲食文化。對於他們來說馬肉是與牛並駕齊驅的,能用牛肉烹調的美食,用馬肉一樣可以,所以,以下這款是——馬肉刺身。
據說吃法同樣是很多樣的,也有如牛肉一樣加生雞蛋做成蓋飯的,或者是像生魚片一樣做成壽司蘸芥末醬油吃。不過,可能馬肉本身就不是菜市場常見的肉類,總覺得馬肉刺身太陌生了,吃它更需要勇氣,呀~突然有種茹毛飲血的感覺。
很多入口即化、鮮嫩味美的美食其實不少都是來自比較尷尬的部位,例如這種白子,它其實是魚類(一般是鱈魚)的精巢。據說最佳吃法是做成刺身再拌上料理店的秘制醬汁。
雖說咱們的飲食文習慣裡面,也會吃雞子之類的部分,但這怎麼說都是熟的。這樣生吃……也太野了吧~
通體透明的魷魚看起來超級乾淨,做成刺身完全沒有血腥感。雖然小汐沒有試過魷刺身,但這一份應該也是挺可的。
用「鮮掉眉目」來形容海膽一點都不為過。在眾多海鮮刺身中,小汐覺得海膽就是玉露瓊漿一樣的存在。(剛剛才說完白子野~打臉了)
嫩得近乎於果凍一樣,用舌頭輕輕一壓,鮮甜無比的汁液迸發並迅速佔滿整個口腔和味蕾,相比起魚籽和蟹籽,它是入口即化的,是極鮮極美的。能讓人忘記它本身是一種不優雅的部位這個事兒,它就是如此鮮美的代名詞,並且鮮美得毫無瑕疵。
說到刺身,它絕對是能」影響「友情的食物。小汐每次和朋友去吃日料,如果對方不吃三文魚刺身總覺得要是點一盤刺身只自己一個人吃有點不禮貌,但不點嘛,又不甘心,每次都要在無私與自私之間做抉擇。
今天分享的「日本人吃刺身到底有多野?連這種肉類都敢生吃,哪來的勇氣?」到這裡,很好奇大家誰有吃過白子、馬肉、牛肉和雞肉刺身的?期待你評論區裡分享吃後感。
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