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兵:氧化石墨烯粒徑尺寸的調控技術與測試方法淺析

2020-12-13 儀器信息網

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分離出當前知名度最高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並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作為石墨烯的重要衍生物,氧化石墨烯可以通過預先對石墨進行氧化,然後再剝離石墨層而獲得。隨著剝離程度的不同,氧化石墨烯一般具有單層、雙層、三層以及少層(一般為2-5層)和多層(6-10層)結構。由於氧化石墨烯具有的獨特二維結構以及優異的電學性能、光學性能以及化學活性等特性,使得其在超級電容器、透光薄膜、催化觸媒以及抗菌淨化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由於氧化石墨烯生產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同時擁有大量的羧基、羥基和環氧基等諸多含氧基團(圖1),因此比其他碳材料更具競爭優勢。目前,全球擁有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從事氧化石墨烯材料研發工作,很多中國高校和研究所都有這樣的研究團隊或研究人員。世界上有數千家公司在研發氧化石墨烯產品,包括眾多的中國公司。

圖1 氧化石墨烯結構示意圖(a)和HRTEM圖(b)

由於材料的尺寸、形狀與材料的性能有著密切的關係,粒徑是納米材料最重要的表徵參數之一。因此,獲得尺寸及形狀規則均一的氧化石墨烯納米材料對於拓寬其應用領域,非常重要。然而,目前的製備技術一般獲得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其尺寸以及形狀均具有多分散性的特點。因而需要對產物進行處理,以獲得尺寸及形狀規則均一的氧化石墨烯納米材料。

氧化石墨烯粒徑調控技術

目前,針對於尺寸及形狀多分散性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其粒徑調控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現分別作簡單介紹如下:

1)氧化切割法

在石墨的氧化過程中,就石墨的內部碳原子而言,在氧化的開始階段,石墨的sp2雜化結構將轉變為sp3雜化結構,形成呈線狀分布的環氧基,而後續的氧原子為了維持體系的穩定,將在環氧基線狀分布的基礎上,原位形成環氧基對。由於羰基比環氧基對的能量低,從而使得羰基在結構中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因此,在氧化過程中,形成的環氧基對將原位轉變為羰基,從而導致碳碳鍵斷裂。如此循環,從而實現對石墨片的切割細化。而對於石墨邊緣的碳原子而言,氧原子將首先與其結合併使石墨本身的碳碳鍵斷裂,形成羰基。隨著氧化反應的繼續進行,從體系穩定性角度(能量最低),後續的氧原子將與內層(而非相鄰)的碳原子結合形成碳氧鍵,同時再使內部碳碳鍵斷裂。如此反覆,進而實現對石墨片的切割作用。而該切割作用即可實現對氧化石墨烯產物粒徑的調控優化。

2)離心篩選法

離心篩選技術是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利用被離心樣品物質的沉降係數、浮力、密度的差別,進行分離、濃縮、提取製備樣品。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分離技術,離心篩選已被廣泛應用於固/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等領域。

在離心力場中,懸浮分散在水中不同粒徑尺寸的氧化石墨烯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沉降運動。通常,粒子的沉降速度與其粒徑的平方成正比關係。也就是說,大粒子的沉降速度將大大快於小粒子。因此,通過高速離心,可以明顯改善氧化石墨烯的粒徑尺寸分布優化。

3)超聲細碎法

採用超聲細碎技術,可明顯加速多層氧化石墨烯的剝離,從而提高單層或少層氧化石墨烯的產率,同時對於細碎氧化石墨烯粒徑尺寸以及優化其尺寸分布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適當的超聲處理階段,來源於超聲波的震蕩力會破壞氧化石墨烯之間的團聚(亦有利於層間剝離),同時粉碎細化氧化石墨烯,從而導致隨著超聲處理時間的延長,出現氧化石墨烯粒徑尺寸的減小以及尺寸分布的窄化。當繼續延長超聲處理時間,由於此時的超聲震蕩力不足以再粉碎細化已經形成的較小尺寸的氧化石墨烯。因此,增加超聲處理時間將不會再對氧化石墨烯的粒徑尺寸起到粉碎細化作用。因此,在超聲處理細化及優化氧化石墨烯粒徑尺寸及其分布的過程中,存在臨界處理時間。為了獲得粒徑尺寸及其分布滿足需求的氧化石墨烯,必需選擇適當的超聲處理時間。

氧化石墨烯粒徑測試方法

現階段,針對於氧化石墨烯材料粒徑的表徵方法眾多,現簡要介紹幾種常用的測試方法如下:

1)掃描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EM利用電子和物質的相互作用,以獲取被測樣品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的信息,如形貌、組成、晶體結構等。SEM是對納米材料尺寸和形貌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因此,該方法也常常用來測試表徵氧化石墨烯的粒徑尺寸狀態(圖2)。該方法是一種顆粒度觀測的絕對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直觀性。但是,該方法的測量結果缺乏整體統計性,同時對一些不耐強電子束轟擊的樣品較難得到準確的結果。

圖2 氧化石墨烯粒徑SEM圖 

2)透射電子顯微鏡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EM是把經加速和聚集的電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樣品上,電子與樣品中的原子發生碰撞而產生散射,從而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TEM解析度為0.1~0.2 nm,放大倍數為幾萬~百萬倍,可用於觀察超微結構。TEM是對納米材料形貌、粒徑和尺寸進行表徵的常規儀器。該方法可直接觀察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形貌和測定粒徑大小(圖3),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與可信性。但是TEM測試的是材料局部區域觀察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及統計誤差,需要利用一定數量粒子粒徑測量,統計分析而得到納米粒子的平均粒徑。

圖3 氧化石墨烯粒徑TEM圖

3)原子力顯微鏡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FM是利用測量探針與樣品表面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信號, 在納米級或原子級水平研究物質表面的原子和分子的幾何結構及相關性質的分析技術。AFM能直接觀測納米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結構。AFM測量粒子直徑範圍約為0.1nm~數十納米,在得到其粒徑數據的同時,即可觀察到納米粒子三維形貌。因此,該方法也常常用來測試表徵氧化石墨烯的粒徑形貌特徵(圖4)。同時,AFM可在真空、大氣、常溫等不同外界環境下工作,也不需要特別的制樣技術,探測過程對樣品無損傷,可進行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探測等。但是,AFM測試觀察範圍有限,得到的數據不具有統計性,較適合測量單個粒子的表面形貌等細節特徵。

圖4 氧化石墨烯粒徑AFM圖

4)動態光散射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光通過膠體時,粒子會將光散射,在一定角度下可以藉助於科學儀器檢測光信號。DLS即通過測量樣品散射光強度的起伏變化,而得出樣品的平均粒徑及粒徑分布信息。DLS適用於氧化石墨烯工業化產品粒徑的檢測,測量粒徑範圍為1 nm~5 μm。該方法能夠快速獲得精確的粒徑分布,重複性好,測試取樣量較大,測試結果具有代表性。但是,其測試結果受樣品的粒度以及分布影響較大,只適用於測量粒度分布較窄的顆粒樣品,且測試中易受粒子團聚和沉降的影響。

5)拉曼光譜法 (Raman) 

拉曼光譜法基於拉曼效應的非彈性光散射分析技術,拉曼頻移與物質分子的轉動和振動能級有關,不同的物質產生不同的拉曼頻移。利用拉曼光譜可以對納米材料進行分子結構、鍵態特徵分析、晶粒平均粒徑的測量等。因此,該方法也常常用來測試表徵氧化石墨烯的晶粒平均粒徑(圖6)。拉曼光譜法靈敏度高,不破壞樣品,方便快速。但是也存在測試結果易受光學系統參數等因素的影響,而且傅立葉變換光譜分析常出現曲線的非線性問題等不足。

圖6 氧化石墨烯粒徑Raman圖

總結

目前,針對於尺寸及形狀多分散性的氧化石墨烯納米材料,其粒徑調控技術主要有氧化切割法、離心篩選法、超聲細碎法等。同時,納米材料粒度的測試方法眾多,不同的粒度分析方法均有其一定的適用範圍以及對應的樣品處理方法。因此,在實際檢測時,應綜合考慮材料的特性、測量目的、經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確定最終選用適當的氧化石墨烯粒徑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1] Su C, Loh K P. Carbocatalysts: graphene oxide and its derivatives [J].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3, 46 (10): 2275-2285.

[2] Erickson K,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l chemical structure of graphene oxide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J].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40): 4467-4472.

[3] Bianco A, et al. All in the graphene family-A recommended nomenclature for two-dimensional carbon materials [J]. Carbon, 2013, 65: 1-6.

[4] He Y, et al.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t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a graphene oxide colloid [J]. Carbon, 2013, 56: 201-207.

[5] Li Z, et al. How graphene is cut upon oxid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18): 6320-6321.

[6] Fan T, et al. Controllable size-selective method to prepare graphene quantum dots from graphene oxide[J].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5, 10(1): 55.

[7] Khan U, et al. Size selection of dispersed, exfoliated graphene flakes by controlled centrifugation[J]. Carbon, 2012, 50(2): 470-475.

[8] Zhao J, et al.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large-area graphene oxide sheets fo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J]. ACS nano, 2010, 4(9): 5245-5252.

[9] Krishnamoorthy K, et al. The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graphene oxid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oxidation[J]. Carbon, 2013, 53: 38-49.

[10] Hu X, et al. Effect of graphite precursor on oxidation degree, hydrophilic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graphene oxide [J]. Nano, 2014, 9(3): 14500371-8.

 

作者簡介:

胡學兵,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2014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現就任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2008年和2017年分別在法國歐洲膜研究所和英國諾丁漢大學從事學術研修工作。主要從事面向環境、能源等應用的功能化石墨烯新材料及分離膜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青年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江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等各類項目10餘項。2016年榮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江西省唯一),2017年榮獲中國科學院開放基金項目一等獎,2018年「儒樂杯」江西省青年科技創新項目大賽全省前8強。先後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RSC Advanc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Materials Letters》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7篇(SCI/EI收錄39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13項。

12月18日,胡學兵教授將親臨由儀器信息網組織的第二屆『納米表徵與檢測技術』公益網絡研討會,更深入地講解氧化石墨烯粒徑尺寸測試表徵技術,機會難得,業內同仁和莘莘學子可以點擊下方圖片或連結報名參會,與胡教授互動交流。

免費報名地址: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ano2/

相關焦點

  • 一文教您看懂石墨烯表徵結果
    該檢測方法常用於採用氧化石墨還原法製備石墨烯時表徵氧化石墨和石墨烯的氧化、還原程度。圖1 不同水合肼用量製備石墨烯紅外光譜圖圖1 為某實驗室使用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過程中採用不同用量水合肼製備出的石墨烯紅外光譜圖。當水合肼用量為0. 05 ml 時,產物表面官能團變化較小。
  • 上海交大:綠色,安全,通過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的最新進展
    本文要點:通過綠色,安全,快速地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成果簡介 人們對開發高效生產氧化石墨烯(GO)的途徑有著廣泛的興趣。GO電化學生產原理方案1.石墨電極電化學氧化過程的示意圖電化學通常應用雙電極系統,其中石墨材料(例如,石墨棒,粒料和薄片)用作工作電極(陽極)並且Pt用作對電極(陰極)。
  • AM:石墨炔材料電池新突破—催生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
    近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中混合膜的形貌調控是提高器件性能的重中之重。在各種調控策略中,添加劑對於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提高至關重要。但是,現有高效添加劑都具有揮發性,這會導致器件性能參數出現批次性差異,影響了有機電池的產業化進程。
  • 石墨化電解槽內襯常見的破損現象及修理方法
    摘要:鋁電解主要的成本構成部分是電能、氧化鋁粉及內襯修理成本。對石墨化電解槽的破損現象,修理方式的判斷方式、檢修工藝及焙燒方式,文章進行了介紹,為電解槽的修理工作提供了參考。我國電解鋁技術從80年代到本世紀初,經歷了多次「飛躍」,引進中間下料預焙槽技術,實現國內電解槽技術逐步由自焙槽向預焙槽轉化,預焙陽極電解槽直流電流從160kA提高到300kA、350kA乃至400kA,半石墨陰極到全石墨陰極,電流效率、直流電耗、電解槽壽命等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目前國內對提高電效,增加電解槽壽命都有相關研究,文章僅討論石墨化陰極電解槽內襯修理辦法。
  • 邵陽石墨是什麼材料
    邵陽石墨是什麼材料 具體哪些雜質對可膨脹石墨及其製品的性能有利,哪些雜質對可膨脹石墨及其製品的性能不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一些研究表明,有些雜質如硼、銀、鱗的存在,有利於石墨優良性能的發揮,但大多數微量元素對石墨性質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還有研究表明,雜質存在及影響石墨膨脹工藝過程中的酸處理即形成層間化合物的過程,在此之後,各種雜質的存在對膨脹並無大的影響。
  • 生物物理所發現分泌途徑磷酸化調控內質網氧化還原穩態的新功能
    該研究發現分泌途徑激酶Fam20C可通過磷酸化內質網巰基氧化酶Ero1a來調控內質網的氧化還原穩態,首次建立了蛋白質的磷酸化修飾與氧化摺疊之間的聯繫;為內質網等分泌途徑細胞器的環境和功能的調控提供了新的機制;揭示了蛋白質磷酸化修飾新的生物學功能。  人基因組編碼的蛋白中約有30%是磷酸化蛋白。
  •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著色及封閉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4.3 微弧陽極氧化  微弧陽極氧化又稱微等離子體氧化或陽極火花沉澱,是陽極氧化技術的發展,它使用比普通陽極氧化高的電壓。微弧陽極氧化突破傳統陽極氧化的限制,將Al、Ti、Ta等金屬或其合金置於電解液中,利用電化學方法,使該材料表面微孔中產生火花放電斑點,在熱化學、等離子體化學和電化學共同作用下,生成陶瓷膜層的陽極氧化方法。
  • 硫基電解液提升NCM/石墨電池循環性能
    為了降低硫基電解液的粘度,作者合成了MESL溶劑(合成方法如下圖所示)。電解液的配製時通過將LiTFSI溶劑到MESL溶劑當中,獲得1mol/L的溶液,並向其中加入FEC。在電解液中添加FEC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負極的庫倫效率和循環性能,下圖展示了向MESL+LiTFSI電解液中添加1%(體積分數)的MESL後,石墨負極的循環性能和庫倫效率。
  • 石墨烯晶圓亮相後,金剛石晶片迎來技術突破,國產晶片找到新賽道
    01石墨烯晶圓亮相前段時間,中科院已經成功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並可小規模量產。由此,中國成為唯一可生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國家。這也表示,中國石墨烯晶圓在產品尺寸、產品質量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石墨烯單晶圓相較於矽晶圓,性能至少提升了十倍。
  • 碳世界裡的石墨和負極材料
    炭素工藝通常有煅燒,中碎,篩分,混捏,成型,焙燒,浸漬,石墨化,加工等工序。在炭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發展迅速,其中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就是一種石墨材料,原料是石油焦,生產工藝是將骨料和粘接劑進行破碎、造粒、石墨化、篩分而成。主要成本在石墨化,石墨化是是傳統炭素行業的延伸,也是主要的技術壁壘。
  • 石墨坩堝的製作過程
    石墨坩堝石墨下垂器乾燥後按半成品標準檢驗。合格的產品進入上釉工序刷上釉,釉層乾燥後再入窯燒成。燒成的目的是提高坩堝的密度和機械強度,提高產品質量。圖片來源於網絡1.燒成原理石墨坩堝石墨下垂器在燒成過程中,坯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是塑性耐火粘土。
  • 預處理方式對氧化-還原聯合技術修復硝基苯汙染地下水的影響
    因此,聯合氧化技術和還原技術實現NBCs的完全降解是一種可行的方法.研究發現,常見的還原方法是使用ZVI (zero-valent iron,零價鐵)還原NBCs,從而提高NBCs的可降解性,ZVI具有較高的還原電位,可以使硝基還原為氨基. 研究表明,ZVI可以在數小時或數天內將NBCs轉化為中間產物或氨基產物.
  • 中科院迎來技術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登場
    打開APP 中科院迎來技術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登場 商業經濟觀察 發表於 2020-12-12 10:51:08 如今二十世紀早已過去了,但矽基晶片卻仍然是主流,全球各大科技公司或國家都想要掌握頂尖的矽基材料和相應的晶片技術。 不過,雖然矽材料在大自然中很常見,但是想要製備矽基晶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各種工藝技術和核心設備的支持。目前,全球能生產晶片的廠商只有那麼幾家,而達到高端水平的就更少了,臺積電和三星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Science:海洋鐵匯在調控早期大氣氧化中的角色——三鐵同位素的限制
    Science:海洋鐵匯在調控早期大氣氧化中的角色 ——三鐵同位素的限制鐵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金屬元素之一,且相比於其他金屬元素,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敏感度,因而沉積物中的鐵組分可準確地記錄地球歷史上大氣、海洋和陸地的氧化狀態及轉變歷程(Raiswell and Canfield, 2012)。
  • 棚室內二氧化碳的調控技術有哪些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文/豆角種植技術文/柳條折盡花飛盡【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棚室內二氧化碳的調控技術,通風換氣法:通風換氣是在棚室內二氧化碳含量低於外界時採用的措施,根據棚室內二氧化碳變化規律早晨一般不放風,以保持一夜之間室內果樹和土壤中釋放的二氧化碳。
  • 查默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氣凝膠 或有利於推進鋰硫電池的...
    (圖片來源:Yen Strandqvist/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學)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為了適應電氣化未來的需求,需要研發新型電池技術,其中一個選擇就是鋰硫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比,理論上來說,此種電池能量密度要高5倍。
  • 攻堅"卡脖子"技術,中鋼集團特種石墨材料刻章亮相"印記中國2020...
    中鋼集團國家級新型核石墨材料刻章亮相傳承千年的篆刻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伴隨歷史長河,其藝術生命不斷拓展延伸。新時代下,大眾篆刻藝術守正創新,材質、刻制技術、藝術形式不斷創新,持續煥發活力。據了解,此次展覽的一大特點是印章用材豐富多元,除了實木、石料、銅等傳統用材,還採用了新型石墨、SLA光敏樹脂、玻璃纖維、複合微孔準直玻璃、玻璃微珠等新材料,共計19種之多。印章設計製作技術先進:,由電腦設計印文、機器刻制、3D列印,彩噴UV裝飾等。新技術新材料賦予印章藝術更多屬於這個時代的印記和新的內涵。
  • 這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高級氧化技術
    這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高級氧化技術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高級氧化技術又稱深度氧化技術,其基礎在於運用電、光輻照、催化劑,有時還與氧化劑結合,在反應中產生活性極強的自由基(如HO•),再通過自由基與有機化合物之間的加合、取代、電子轉移、斷鍵等,使水體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氧化降解成低毒或無毒的小分子物質
  • 材料性能熱分析:瞬態平面熱源法測試技術的拓展及應用研究
    該方法能準確反映材料在微小形變時的物理性能,測得值精確穩定,對脆性材料如石墨、陶瓷、玻璃、塑料、複合材料等也能測定,該方法測定的溫度範圍極廣,從低溫~3000℃範圍內均可。(4)瞬態平面熱源法作為一種絕對測量方法,在理論上可以達到很高的測量精度。在試樣尺寸滿足測試方法規定的邊界條件基礎上,熱導率的測量範圍可以沒有限制。
  • 具有超快充電/放電和優秀低溫性能的石墨基鋰離子電池
    N2吸脫附測試表明PGN/CNT中存在少量的微孔,主要為介孔,材料的平均比表面積為280m2/g,主要的孔尺寸大概為4nm。下圖為採用傳統電解液時所測得的PGN/CNT半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包括循環伏安測試、不同倍率的充放電測試、電極的充電倍率性能(不同倍率的脫鋰性能)和EIS測試。所有測試的溫度均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