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篇報導說敵軍殺到義大利陣地前了,義大利軍隊一排排的大炮,成千上萬箱的炮彈,愣是沒開一炮投降了,後來記者採訪一位投降的義大利將軍問有這麼多的大炮和炮彈為什麼不用,這位將軍的回答當場雷翻了採訪他的記者:沒有撬棍我們沒辦法打開裝炮彈的木頭箱子!
更有意思的是1941年北非戰場上的一次戰役,當時隆美爾帶著德軍進行追擊英軍,義大利第132裝甲師負責側翼的工作。鑑於義大利軍隊的名氣,很快就有一隻英軍裝甲部隊來找麻煩,師長馬裡奧明明擁有百十輛戰車,卻還壯不起雄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趕緊投降了事,於是派聯絡官打著白旗就要和英軍商討投降事宜的意思。
不過對面的英軍卻不願意接受意軍投降,英軍想打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於是拒絕了義大利軍隊的投降意願,並殺了意軍派去了聯絡官。
這下意軍可惱火啦,馬裡奧立即命令部隊全員投入戰鬥狀態,向他們正面的敵人發起進攻!
結局特別搞笑有戲劇性,因投降遭拒的義大利軍隊,一怒之下將對方打得潰不成軍,人仰馬翻。
其實說這個故事不是說義大利人不能打,而是義大利人不盲從,不願意打無意義的戰爭。
二戰時期,義大利國內厭戰情緒極高,包括軍隊,全國上下估計只有墨索裡尼想打仗,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但不想打歸不想,義大利士兵的戰鬥力可不弱,隆美爾也說過義大利上層指揮官能力很差,但士兵的素質卻很高。
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說在某個軍港,英國人沒有軍艦對抗義大利人,只好整些木板啥的,弄了些假軍艦忽悠義大利人。戰爭快結束了,義大利軍艦奉命回國,臨走前,派出一架飛機,往英軍不多的幾個老舊軍艦中一艘扔下了一枚木製炸彈。英國人這才知道義大利人並不傻,只是沒有揭穿他們。
所以明顯不是戰鬥力不行,應該是義大利高層尤其是軍方已經達成默契,就不想參與二戰,所以從上到下只是做個樣子,其實這才是大智慧的表現,二戰硝煙中他們成功保全了自己。
一戰打光了歐洲一代人,到了二戰時期除了德國人為了復仇而戰,其他國家並不想打仗,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初期英法一直都是綏靖政策的原因,除了少數的國家和地區以外整個歐洲充斥著反戰的氛圍。
不管怎麼樣義大利算是戰勝國,前期到處惹事幹不過希臘讓德國來救,53萬人幹不過人家幾萬人,德國一個月直接拿下,希臘最後不承認向義大利投降和德國籤的投降,英國空軍一名上校跳傘,一千義大利軍人自動當俘虜,蘇德戰場硬被義大利坑得晚了六個月。義大利後來一看美英諾曼第登陸了反手就是對德宣戰。
二戰時義大利的領袖可以說是德國領袖的老師,墨索裡尼思想對希特勒的思想形成幾乎是指路明燈。義大利更適應做商人,當希特勒快要打敗法國,就要佔領西歐全境時,墨索裡尼感覺有利可圖才參加了二戰,最終被德國帶進了坑裡。這一點,西班牙就聰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