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火車站站前天橋完成景觀提升
涉及北京站與北京西站 改造後增加行李坡道、盲文標識和指路牌等設施
據市交通委路政局消息,北京站與北京西站天橋景觀提升工程主體工作已經完工,工程共歷時5個月。改造後的天橋增加了行李坡道、盲文標識和指路牌等設施,方便市民通行。
站前天橋景觀美化打造「京城門戶」
據市交通委路政局消息,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於2017年年底啟動了天橋景觀提升試點工程,對北京站、北京西站站前天橋進行美觀亮化,扮靚「京城門戶」,目前工程已經完工。
北京站是1958年建設的國慶工程,人稱「北京十大建築」之一,是民族形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浪漫主義建築。重裝後的站前兩座天橋風格與火車站保持一致。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新裝後的電梯雨棚設計採用1906年的老火車站門廳造型,防拋網設計借鑑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的祥雲圖案,造型獨特、優美。
北京西站地區北廣場兩座人行天橋於2002年年底建成,2003年春運期間投入使用。改造前的站前天橋,老化的橋面鋪裝已不能給旅客提供良好的出行體驗,深藍色的電梯雨棚色彩偏深,略顯沉悶。城市道路養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使改造後的天橋與西客站整體風格保持一致,提升工程將原有的橋面鋪裝更改為石材鋪裝,麻灰色的橋面與黑金沙搭配相得益彰。通透的橋面頂棚,乾淨透亮的扶梯雨棚,在視野上顯得非常開闊。
西客站天橋80%欄杆均為原欄杆利用
據了解,這4座天橋都實施了橋體和墩柱全鋁板包封的改造,即整個橋體和墩柱都包上一層鋁板,耐鏽蝕和美觀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金屬質感使得整座橋更加靚麗美觀。
值得一提的是,西客站天橋全橋的80%欄杆均為原欄杆利用,並保留梁底原有包封,與新增的鋁扣板包封風格統一。原有電梯雨棚材質為耐力板,透光性差且易老化,需經常性維修更換,現在改為鋼化玻璃材質,更加結實耐用。
增加行李坡道方便旅客通行
相關負責人介紹,火車站常年有大量客流,在方便旅客方面,設計者想了很多辦法。
為避免橋面積水給行人帶來不便,新增洩水口的同時在天橋橋面兩側增加了導水槽,橋上若有雨水可集中在導水槽內,由導水槽引入洩水孔。
為方便帶行李的旅客通行,天橋新增了行李坡道。為方便殘障人士,在欄杆處增設盲文標識,給盲人旅客提示信息。此外,橋上增加了指路牌,方便外地旅客快速找到出入站口。文/本報記者 劉珜 實習生 張曜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