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靜靜地讀書看報,黨員志願者在輔導孩子學習,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在青雲譜鎮陽光南社區鄰裡中心,一幅幅文明又溫馨的畫面讓人看著就幸福。這是社區鄰裡中心經過重新升級改造投入使用後,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這裡也成為小區居民「打卡」的新去處。
「便民式」設置讓環境更好了
來到青雲譜區城南廉租房,遠遠望去,樓頂上迎風飄揚的國旗分外引人注目,加上外部中國古典式的實木裝飾風格,讓人一眼就能辨識出這裡就是益民社區鄰裡中心了。
走進鄰裡中心,前來辦事和活動的居民絡繹不絕。敞開式的辦公環境,讓居民與工作人員交流起來更順暢、更親切,各項辦事指南也為居民辦事提供了便利。「你看,經過升級改造,我們社區鄰裡中心可以說是面貌一新。」社區主任熊豔一邊介紹,一邊帶領記者參觀起來。在上下兩層560平方米的空間內,「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退役軍人服務站、居民理事室、文體活動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形成了以黨群服務為核心的多功能、一體化社區工作綜合體。
今年,青雲譜鎮的陽光家園、福祥家園、城南廉租房小區等被納入南昌市第二批「1+5+X」鄰裡中心建設試點社區,總投資約250萬元。目前,這批鄰裡中心已陸續完成改造升級並投入使用。合理的功能布局,優美的內部環境,成為了黨員幹部的「加油站」,居民群眾的「歡聚廳」。
「點單式」服務讓功能更優了
「阿姨,您認為咱們小區還需要增加些什麼設施?」「希望在社區文明實踐站參加什麼活動?」……「我希望小孩下午3點半放學後有人照看一下。」陽光北社區通過推行「點單式」服務模式,有效提高了「供需」匹配度,深受群眾好評。
為更精準地為居民群眾服務,陽光北社區組織黨員幹部在小區內廣泛徵求和了解群眾需求,通過入戶走訪,收集「微心願」,微信群徵集群眾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匯總形成「需求菜單」,「目前,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共徵集整理各類服務清單50餘條,梳理居民合理訴求15條。」社區主任李小蓮表示,有效主動服務,為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贏得了先機,確保了社區服務更高效、更精準。
在鄰裡中心建設中,青雲譜鎮以社區「大黨委」為載體,吸納轄區部分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參與社區治理,成立志願服務隊伍,將更專業、更精準的「服務清單」第一時間送到居民手裡,通過開展各類專題講座、文藝表演、愛心義診、義捐、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類志願服務,讓群眾在「服務清單」裡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共享式」融合讓關係更近了
「這裡簡直是一個『百寶箱』,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越來越想來!」福祥社區居民吳水寶說,鄰裡中心改造升級後,自己來社區的時間更多了,在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之餘,還認識了不少鄰裡街坊,大家從之前樓道裡「最熟悉的陌生人」成為如今無話不談的朋友,還經常相約到對方家裡串門做客。
「看到鄰裡中心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我們老姐妹都願意來這裡坐坐。」 陽光南社區老黨員吳水蓮說,在這裡,她們會經常收集居民意見建議,然後通過居民議事會,精準地解決群眾的煩惱和訴求。
居民們說,加入鄰裡中心後,打破了現代居民樓中「關起門來、互不認識」的尷尬,社區居民間的感情更和睦了,社區氛圍更和諧了。鄰裡中心積極主動、用心用力服務群眾,有效地拉近了黨群幹群距離、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增強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目前全鎮已有六個『1+5+X』社區鄰裡中心建成使用,明年將實現『全覆蓋』目標。」青雲譜鎮副鎮長周紅梅表示,按照「辦公場所最小化、居民服務最大化」原則,構建開放、多元、共享的社區服務體系,著力提升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梅志剛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記者 聶俊鵬 文/圖 實習生 吳越